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纳米锁阳对肝性脑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米中药锁阳对内毒素诱发肝硬化大鼠发生肝性脑病的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硬化大鼠行小剂量内毒素腹腔注射造成肝性脑病模型。观察常态、纳米中药锁阳对肠道菌群,血清IL-2水平及血浆中血氨含量影响。结果肝性脑病大鼠血浆内毒素及血氨明显升高,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态锁阳治疗组与纳米锁阳治疗组血浆中血氨、内毒素均明显降低,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明显改变。常态锁阳治疗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纳米中药治疗组与常态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氨是内毒素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应用中药锁阳从调整微生态失调角度来治疗肝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纳米中药锁阳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CD64指数、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63(sCD163)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共415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394例)。检测外周血CD64指数和血清sCD14、sCD16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sCD14、sCD163预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外周血CD64指数、血清sCD14、sCD163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D64指数、sCD14、sCD163、降钙素原(PCT)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高呼气峰值流量(PEF)是保护因素(P<0.05)。CD64指数、sCD14、sCD163、PCT预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0.815、0.842、0.784,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28,高于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D64指数、sCD14、sCD163、PCT水平升高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联合CD64指数、sCD14、sCD163、PCT可较好地预测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巩膜外静脉烧烙术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研究小鼠慢性高眼压状态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取C57BL/6J小鼠30只.3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27只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术前用iCare眼压计测量眼压,按巩膜外静脉烧烙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术后用iCare眼压计每日监测眼压.分剐取空白对照组6眼,术后1w、4 w造模成功的小鼠各8只16眼眼球,石蜡切片行Tunel法,荧光显微镜下采集图像.小鼠眼压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给予巩膜外静脉烧烙术后1d、1w、4w小鼠慢性高眼压眼眼压(11.15±0.98、10.65±0.95、10.35±1.05)与对照眼(6.40±0.95、6.35±1.05、6.50±1.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7~18.08,P<0.001).Tunel法结果显示,正常小鼠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慢性高眼压组术后1w、4w可见Tunel阳性表达.而对照组术后1w及4w均未见Tunel阳性表达.结论:巩膜外静脉烧灼法能诱导出持续的肯定的小鼠慢性高眼压模型,慢性高眼压状态下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凋亡是小鼠慢性高眼压状态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小鼠TIM1、TIM2及TIM3基因全长编码区cDNA,同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活化淋巴细胞中获取TIM1、TIM2及TIM3基因cDNA全长,克隆至pMD18-T载体,选择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扩增得到小鼠TIM1、TIM2及TIM3基因编码区cDNA全长分别是918bp、918bp和846bp,分别编码306、306和282个氨基酸残基,与GeneBank中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获得小鼠TIM1、TM2及TIM3基因的全长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氧处理不同时间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合理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模拟缺氧时间。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株在低氧环境下分别培养12 h、24 h、48 h、72 h,设置常氧对照组,通过CCK8法测定A549细胞存活率,RT-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氧24 h组A549细胞存活率最高,低氧48 h、72 h组A549细胞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明显下降(P0.001)。自低氧12 h起,A549细胞HIF-1αmRNA和VEGFmRNA的表达开始随低氧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均0.00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自24 h开始随低氧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均0.001)。结论:低氧诱导的A549细胞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而HIF-1α、VEGF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人肺癌细胞株A549缺氧模型最适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患者心功能影响,探究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诱导全身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需行非心脏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予单纯七氟烷诱导全身麻醉行非心脏手术;实验组35例,予以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分别于全身麻醉诱导前(T1)、诱导插管后30分钟(T2)、诱导插管后1小时(T3)3个时间点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观察和监测,对比观察各个时间点的外周血管阻力(SVR)、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峰值速度(Vp K)、心率(HR)、净射血时间百分比(ET%)等指标。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T1时SVR、SV、CO、Vp K、HR、E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T1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T2和T3的SVR、SV、CO、Vp K、HR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在T2和T3时SVR、SV、CO、Vp K、H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七氟烷诱导和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诱导全身麻醉对心功能均有影响,但与单纯七氟烷组相比,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组对心功能的影响更小,更适合于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诱导,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钙敏感受体感受细胞外的钙离子水平,调控一系列激素的释放以维持机体的钙稳态。钙稳态的调节过程与骨代谢相偶联,钙敏感受体通过直接或间接对破骨和成骨细胞的调控,动员或者抑制骨钙入血。虽然钙敏感受体已被证实调控骨代谢,但是详尽的调控机制仍在不断探究中。目前认为细胞外的高钙水平会激活钙敏感受体,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并促进降钙素释放,进而破骨细胞被抑制,成骨细胞动员,增加了骨质合成。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钙敏感受体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促进钙敏感受体及相关作用因子治疗骨代谢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磷脂爬行酶1(PLSCR1)、正五聚蛋白3(PTX3)、spalt样转录因子4(SALL4)与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联合检测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HCC患者(HCC组)、67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四组血浆PLSCR1、PTX3、SALL4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血浆PLSCR1、PTX3、SALL4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FP联合血浆PLSCR1、PTX3、SALL4对HCC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HCC组血浆PLSCR1、PTX3、SALL4、血清AFP水平高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以及对照组,肝硬化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淋巴结转移HCC患者血浆PLSCR1、PTX3、SALL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血浆PLSCR1、PTX3、SALL4四项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明显高于血浆PLSCR1、PTX3、SALL4三项联合检测以及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HCC患者血浆PLSCR1、PTX3、SALL4水平呈高表达,与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