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4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12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904篇
  2011年   819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16篇
  1974年   16篇
  1972年   16篇
  197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A number of serious hereditary disorders are now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defectiv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genes, and these findings have underscored the important and varied roles that the collagen family of genes must play during normal mammalian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activities of genes encoding the quantitatively major types of collagen are fairly well characterized, functions of the many minor types of collagen remain a matter of speculation. As a first step toward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ype XI collagen, a member of this class of poorly understand minor collagen proteins which is expressed primarily in hyaline cartilage, we have used human probes for the gene encoding the protein's 2-subunit (COL11A2) to isolate and map homologous murine DNA sequence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l11a-2 is embedded within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within 8.4 kb of the class II pseudogene locus, Pb, and confirm that human and murine 2(XI) collagen genes are located in very similar genomic environments. The conserved location of these genes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ype XI collagen genes may contribute to one or more of the diverse hereditary disorders known to be linked to the MHC in mouse and human.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可直观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抗体的检测方法。将pET-32a-N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以纯化的PPRVN蛋白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筛选及亚克隆,获得了抗PPR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PPRV N蛋白分别作为金标抗原及检测线(T线)包被抗原、单克隆抗体作为质控线(C线)包被抗体,组装成检测PPRVN蛋白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显示:成功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N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F1;间接ELISA检测1F1腹水效价为1:128000;亚类鉴定结果为IgG1,轻链为kappa链。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1F1能与PPRV N蛋白特异性结合;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  相似文献   
93.
儿童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告了我国463名10-19岁儿童青少年的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征。在青春早期,男女童的最大吸氧量绝对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童由1.75升/分增至3.10升/分,女童由1.44升/分增至2.07升/分,女童增长较少;以后女童即稳定于这一水平,男童仍略有增长。按身高及按最大心率计标的相对值与其有相似的特征。按体重和瘦体重计算的相对值,在男女童都未见随年龄增长的规律。男童VO2max绝对值及各  相似文献   
94.
细胞腊脂流动性在不同类属细胞存在着差异,其差异的程度取决于细胞的生理和生化特性。正常淋巴细胞、肺腺癌、肺鳞癌细胞以及结核细胞膜脂流动发生 分别为2.517±0.267、22.557±3.771,32.875±9.709和4.026±0.722。细胞分裂动力学与膜脂质流动性有关系。细胞分裂及其程度是膜脂质流动性差异的物质基础,同时并受细胞膜脂质的组成,脂蛋白生化以及外界因素的pH、Ca^2+等影响,  相似文献   
95.
国家公园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如何科学地对国家公园进行类型划分及空间识别,是国家公园布局和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既有必要性也有紧迫性。本研究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参考国际经验,将国家公园划分为荒野导向型、生态优先型、游憩导向型与遗产导向型,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家公园分类体系。并以自然和人文多样化程度较高的云南为案例,以“双评价”为基础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和区划规则,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土地利用演化学习算法,利用融入自适应惯性机制的元胞自动机展开时空模拟,对云南全域进行高分辨率不同类型国家公园的空间辨识,并通过收缩-膨胀原理对识别区域进行比较、修正和优化,进而提出未来云南国家公园布局的综合方案。结果表明: 云南省国家公园主要集中在三江地区与横断山区、滇西以及西南部地区,这3类地区可作为未来国家公园区划与分类保护的重点。本研究所建立的国家公园类型划分和空间识别的一般性可推广的研究范式和工作流程可作为全国应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
沙面结皮形成与微环境变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结果表明沙坡头地区的大气年降尘(d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寄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寄主植物对3种桑寄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并分析了桑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的相同寄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来自7种寄主植物的五蕊寄生(Dendrophthoe pentandra)的叶片含水量(61.2%~70.1%)、氮含量(9.6~16.0 g/kg)、碳氮比(30.8~48.5)以及缩合单宁含量(3.3%~11.0%)等性状的差异较大;从4种寄主植物上获取的澜沧江寄生(Scurrula chingii var.yunnanensis)的叶片含水量(60.0%~71.7%)、碳含量(431.3~502.3 g/kg)和缩合单宁含量(3.8%~9.9%)等性状也呈现较大种间差异,而在2种寄主植物上的离瓣寄生(Helixanthera parasitica)的叶片功能性状没有显著差异。桑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的叶片含水量、总碳含量、总氮含量、碳氮比和缩合单宁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寄主植物作为桑寄生植物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会影响桑寄生植物叶片的相应功能性状。桑寄生植物能从寄主植物获...  相似文献   
98.
植物分子农场可以利用植物生产具有药物用途的重组蛋白或者次生代谢化合物,应用广泛。随着对动植物中具有药物用途的代谢途径的深入解析,代谢途径中关键限速酶或调控蛋白的功能不断被明确,如何选择植物分子农场的底盘植物和遗传改造途径等问题,特别是如何协同提高植物制药产量与品质一直是植物分子农场体系建立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综述了药用的植物分子农场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底盘植物的选择与药用植物分子农场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提高分子农场应用效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9.
山西蕨类植物区系及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山西省蕨类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总结了其区系特征,同时对其生态分布特点也进行了归纳,而且还对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蒿属植物比较形态和解剖学研究——(Ⅰ)叶表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国产菊科蒿属2亚属7组30种代表植物成熟叶片的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的特征和气孔形状、气孔外拱盖及拱盖内缘、角质膜和蜡质纹饰。其中表皮细胞多角(边)形,大小不等,垂周壁平直、弓形,或者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垂周壁波浪状或波纹状。下表皮均有气孔器,上表皮有或无气孔器,气孔器类型有无规则型。无规则四细胞型、不等细胞型、十字型、横列型和平列型。大多数种类具多细胞单列毛。多细胞双列毛和腺毛仅发现在腺毛蒿组。这些微形态特征在组间存在着某些差异,具有一定的分类学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