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31.
泛素化(ubiquitination)是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参与并调控DNA修复、细胞周期、免疫应答、信号通路等真核细胞内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同时,细胞通过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ses,DUBs)使泛素化修饰成为可逆过程,保证了泛素化系统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病原菌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可通过泛素化修饰发挥抗细菌感染作用。然而,病原菌可编码并分泌效应因子,靶向宿主泛素(ubiquitin,Ub)系统并调控宿主泛素化修饰过程,干扰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促进细菌存活与毒力。本文概述了重要病原菌利用效应因子调控宿主细胞泛素化修饰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全面理解病原菌调控宿主泛素化修饰促进感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732.
733.
缺血性功能障碍是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血管内皮细胞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 在血管生成和创面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血管重建不足可导致慢性不愈合伤口。因此,了解有效的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策略有助于受损组织中的血管再生。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 ESC) 在组织的内皮化研究中应用广泛。内皮祖细胞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EPC) 是血管内皮细胞发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小鼠胚胎干细胞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 mESC) 衍生为内皮祖细胞的快速、易筛选且高重复性的方法,并从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中获得存活率高和功能性好的血管内皮细胞。结果表明,胚胎干细胞通过10 ng/mL VEGF和5 ng/mL bFGF定向诱导分化为增殖能力强的“铺路石”样祖细胞。同时,差异贴壁法有助于EPC的筛选。而EPC可诱导3 d的祖细胞高表达CD133和CD3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 ± 0.04和2.12 ± 0.02);采用acctuse酶消化祖细胞,并在50 ng/mL VEGF和25 ng/mL bFGF的条件下诱导7 d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该细胞不仅高表达内皮细胞标志基因CD31、CD144、LAMA5、Tek、KDR和vWF,高表达标志蛋白CD31、CD144、LAMA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7 ± 0.03、0.60 ± 0.02和0.70 ± 0.02),而且具有良好的迁移、成管和Weibel Palade (W-P) 小体形成能力。随后,将PBS、EPC和VEC分别应用于大小相同的创面治疗,EPC和VEC均能加快组织愈合程度(相对愈合率分别为78.93 ± 75.35%、95.57 ± 83.73%和100.00 ± 0.00%),VEC明显增强了伤口的血管生成能力和炎症反应。该研究初步证实,mESC衍生的EPC定向诱导7 d后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此内皮细胞具有较好的组织修复功能,干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的生理途径有望成为组织重塑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34.
735.
建群种是植物群落优势层中的主要物种,对群落环境有显著控制作用。空间格局是植物种群的基本特征之一,探讨建群种的空间格局是理解生物与生境之间关系和认识群落生态过程的有效途径。空间格局特征包括种群空间关联性及其空间分布型。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昆明海口林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栎类林的多光谱遥感影像,采用ArcGIS Pro软件进行遥感影像分类并提取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光叶石栎(Lithocarpus mairei)、滇石栎(L.dealbatus)、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槲栎(Q.aliena)植株树冠中心点空间坐标。在Programita Febrero 2014软件中进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10m以下呈均匀分布或随机,随尺度增加,渐渐表现为聚集分布。光叶石栎种群和滇石栎种群空间关联性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736.
东方田鼠选择从禾本科植物叶片的不同部位采食会引起食物摄入率的巨大差异,这项具有明显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觅食活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在由带两片叶的新鲜马唐茎秆配置的密集食物斑块上,测定东方田鼠觅食马唐叶片的行为序列、过程及参数,检验其在学习能力上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雌鼠和雄鼠的觅食决定时间尽管均随觅食学习天数的增加而减小,但雌鼠的觅食决定时间显著地高于雄鼠的;雌鼠和雄鼠均由从对叶片部位无差别选择和采食转向偏爱从叶片基部采食。学会这项采食技能后,雌鼠从叶片基部采食的选择指数显著地高于雄鼠的;二者的摄入率均随觅食学习天数的增加极显著地增大,但雌鼠的摄入率却极显著地高于雄鼠的。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提出的假设:雄鼠较雌鼠能更快地习得从禾本科植物叶片的基部采食和收获食物;但当二者习得这项采食技艺后,雌鼠较雄鼠能获得更高的食物摄入率;同时也说明,新建立的评价小型植食性哺乳动物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实验方法,具有可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37.
目的:研究玉泉汤加减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干预效果及对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OSF癌变患者92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各46例。西药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中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玉泉汤加减,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catenin、纤维蛋白原(FIB)、c-Myc、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yclin D1表达的变化,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30%)显著高于西药组(67.3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β-catenin、FIB、c-Myc、IL-6、TGF-β1及Cyclin D1的表达均低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治疗后β-catenin、FIB、c-Myc、IL-6、TGF-β1及Cyclin D1的表达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开口度比西药组小、灼痛感轻及纤维条索少(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2.17%)显著低于西药组(13.04%,P0.05)。结论:玉泉汤加减治疗OSF癌变的效果及安全性均显著优于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治疗,可能与其能显著下调c-Myc、Cyclin D1、β-catenin的表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738.
739.
长岛海域是黄渤海东亚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unameri)的热点分布区域之一。为了掌握长岛海域东亚江豚的种群密度与分布特征,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截线抽样法进行了5次东亚江豚目视考察。5次考察总航程2 421 km,共发现东亚江豚614次,1 156头次。相同月份调查种群遇见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同月份种群遇见率差异极显著(P <0.01),提示东亚江豚种群在该水域可能存在季节性迁移。按照考察月份对数据进行合并处理,长岛海域5月和10月东亚江豚平均种群密度为(0.56±0.11)头/km2(0.46~0.68头/km2)和(3.63±0.25)头/km2(3.38~3.88头/km2),平均种群数量为(20 209±202)头和(2 971±681)头,这在目前已知所有东亚江豚分布区中是最高的。尽管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差异显著,但东亚江豚种群在长岛海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砣矶岛-大钦岛西北侧和东南侧均为高密度分布区,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