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绿盲蝽越冬卵的耐寒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绿盲蝽成为了我国棉花和果树生产的重要害虫。为了阐明绿盲蝽越冬生态适应性,研究了绿盲蝽卵在越冬过程中的耐寒力变化,测定了卵内生化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低温存活力呈现出明显的月份变化,在-10℃、-20℃处理下,绿盲蝽的越冬卵的半致死时间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1月>2月>12月>3月>4月,在-30℃处理下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1月>12月>3月>2月>4月。在极端低温(-20℃)下1、2、3、4和5 d后,4月份保护卵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同处理下的4月份裸露卵的死亡率,枣枝中的越冬卵死亡率分别为4.32%、5.36%、5.42%、6.79%和7.63%,剥离出来的越冬卵死亡率分别为46.06%、51.84%、54.59%、63.07%和74.41%。人工滞育卵的耐寒性强于正常发育卵的耐寒性,弱于自然越冬过程中滞育卵的耐寒性。冷驯化可以显著提高绿盲蝽越冬卵的低温存活力,在0℃冷驯化20 min后,越冬卵的低温(-20℃、100 h)死亡率显著降低,冷驯化40 min后,低温死亡率趋于平稳,均在37%左右。越冬卵体内物质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越冬卵越冬期的含水量显著高于越冬后,其中1月份最高(43.98%),4月份达到最低(38.79%)。越冬卵体内总脂肪含量在整个越冬过程中逐渐降低,从12月份的38.24%,降低到4月份的27.08%。蛋白质和糖的含量均是先降低后升高,其中蛋白质从12月份的78.77μg/mg,降低到1月份的59.80μg/mg,然后又逐渐升高至4月份的73.62μg/mg,体内总糖含量由12月份的39.60μg/mg降低至1月份的21.17μg/mg,然后又逐渐升高至4月份的35.10μg/mg。绿盲蝽越冬卵的耐寒力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在整个越冬期间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能够抵御冬季低温,而其越冬场所的保护作用增加了其对于冬季严寒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2.
Sevoflurane postconditioning is a potential clinical measure to protect myocardial. This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evoflurane postconditioning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 total of 132 Japanese White Rabbits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They were underwent 15-, 30-, or 60-min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LAD) artery occlusion,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LAD artery occlusion, they randomly received a 5-min inhalation of air (control group), 1% sevoflurane (1% sev group), 2% sevoflurane (2% sev group), 4% sevoflurane (4% sev group) or an IV bolus injection of 5 mg/kg of NIM811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s (mPTP)]. Infarct size was determined after 2 h of reperfusion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raining, percentage of risk area). The infarct sizes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5) reduced after 15 min ischemia (5.5 ± 3.3%, 5.8 ± 3.6% vs. 20.3 ± 6.9% for 2% sev, 4% sev vs. control, respectively) and 30 min ischemia (23.5 ± 5.0%, 20.7 ± 5.9% vs. 50.9 ± 10.2%, for 2% sev, 4% sev vs. control, respectively; P < 0.05). However, it had no effect on infarct size after 60 min ischemia (64.1 ± 5.9%, 62.3 ± 7.6% vs. 72.7 ± 9.2% for 2% sev, 4% sev vs. control, respectively, P > 0.05).The efficacy of sevoflurane postconditioning gradually weakened with increasing ischemia duration and disappears after 60 min ischemia in rabbits in vivo.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侧卧体位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我院采用侧卧体住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同时存在肾脏铸型结石或多发结石和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单个结石最大径8-30mm。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分钟(50—120分钟);术前血红蛋白116±30g/L,术后第一天复查105±26g/L,无大出血需要输血病例;一次结石取净率为86.5%(45/52),总取净率为92.3%(48/52)。结论:侧卧体位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及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两种术式联合应用具有可行性及互补性,在预防及减少术中出血、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减少灌注液外渗、增加结石清除速度及碎石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发热等方面疗效显著,为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4.
家蚕Bombyx mori不同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很大差异。为探讨食性差异的分子机理, 本文基于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蚕品种(系)SAGE (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文库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发掘了1条家蚕假定表皮蛋白(cuticular protein hypothetical)基因BmCph2。采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BmCph2在不同摄食性蚕品种(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mCph2基因在家蚕幼虫眠期和起蚕期高表达, 在胚胎期和幼虫将眠期几乎检测不到表达; 在幼虫头部与全蚕的表达特征相似, 而在中肠中表达活性很低, 推测该基因表达可能与家蚕新表皮的形成有关。BmCph2在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蚕品种(系)中的表达存在较大差异, 在摄食性好的高食性品种中表达量显著低于摄食性差的低食性品种; 饲料和忌避剂的气味刺激及取食刺激对不同品种(系)该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 高食性蚕对诱导刺激比较敏感, 而低食性蚕受影响较小, 尤其是菁松A和菁松B的低食性品系几乎不受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 BmCph2基因除可能参与表皮形成的同时, 还与家蚕的食性有密切关系, 但其具体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5.
热带森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热带森林具有地球上最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关于热带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虽有众多假说,但均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许多结论,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本文主要简述了4种经常被用来解释热带森林高植物多样性的机制:生态位分化、取食压力、生活史负相关和随机竞争,每一种机制都有大量的证据支持。热带森林植物沿微环境梯度的非随机空间分布表明其生态位分化很明显,并对其多样性起重要作用。动物的取食降低母树周围同种幼苗的生长率和存活率,为其他物种存活提供了机会,这就是取食压力假说,这是一个极有前景但仍需大量实验验证的假说。生活史负相关使得热带森林的许多植物能够共存。冠层植物的抑制使得随机性在林下植物的建立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sIL-2R、IL-6、IL-8水平.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CD3 、CD 4和CD 4/CD 8比值及血清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sIL-2R、IL-6和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细胞免疫在Hp相关性胃炎的损伤中作用明显,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对Hp相关性胃炎的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7.
丙型肝炎病毒 NS3 螺旋酶寡核苷酸 适配子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和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 (HCV) NS3 螺旋酶 (NS3h) 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aptamers). 利用 SELEX 技术,以 HCV NS3h 为靶分子,从体外合成的 81 bp 随机单链 DNA 文库中筛选与 HCV NS3h 特异结合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 克隆测序后,进行了解离常数 (Kd) 测定和 Clustal W 软件包分析适配子一级结构 . 经过 8 轮循环筛选,随机 ssDNA 库与 HCV NS3h 的结合率从 0.45% 上升到 29.5%. 所有的一级结构没有共同的同源序列,但可分 5 个家族,其中 4 个家族具有共同的保守序列 . 解离常数测定表明,寡核苷酸适配子 H2 与 HCV NS3h 特异结合的亲和力最高,Kd值为 140 nmol/L. 适配子 H2 (10 μmol/L) 在体外对 HCV NS3h 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 44%. 利用随机寡核苷酸文库获得了抗 HCV NS3h 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  相似文献   
128.
应用主方程方法研究分子马达的定向运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主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在一维三态周期跳跃模型下分子马达的定向运动。首先假定马达在任意两个相邻状态之间的跃迁距离(substeps)相等,对于给定的任意初始分布,得出了与时间有关的几率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包括到达稳态之前的所有的瞬态过程,由此可获得马达在各个时刻的漂移速率v、扩散系数D以及描述马达随机性质的随机参数r(randomness parameter)。同时不计算了马达到达稳态所需要的特征时间。根据马达的运动特点,我们又把以上结果推广到了不等间隔的情况,并引入了外力分配系数θj^ 和θj^-来表征外力对跃迁率的影响程度,以便于研究马达在拖动负载运动时的动力学行为,使之更符合生物化学的实际。并把计算结果(漂移速率v和随机参数r分别随[ATP]和外力f的变化关系)同实验进行了比较,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9.
为了了解光透明剂对生物组织二次谐波成像的影响,利用二次谐波成像术(SHG) 对动脉血管组织(兔颈部动脉血管壁外膜层,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经无水甘油处理后的光透明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无水甘油处理后的动脉血管壁外膜层胶原纤维的二次谐波成像的成像深度和成像对比度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动脉血管组织的衰减系数降低了50 %左右,而成像深度由35 μm 提高到75 μm .这说明甘油溶液具有提高生物组织二次谐波成像深度和对比度的光透明效应.由于组织的浑浊特性使其对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具有很强的散射效应,基于激光的治疗和诊断技术受到很大限制,使用光透明剂提高组织内部的折射率匹配从而降低散射效应的方法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0.
植物寄生线虫在侵染寄主过程中分泌许多与寄生相关的蛋白,这一类蛋白称为效应蛋白,这些效应蛋白在植物细胞内发挥各种作用,从而有利于线虫侵染、寄生和生长发育。研究这些效应蛋白的功能对于掌握线虫侵染植物的分子机理非常重要,也是寻找新的植物线虫病害防治方法的理论基础。对目前应用于研究植物寄生线虫效应蛋白功能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