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5篇
  免费   1008篇
  国内免费   436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747篇
  2011年   802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708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38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51.
草莓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果实中克隆到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命名为FaZDS,其cDNA全长2148 bp,具有1个171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6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FaZD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的ZDS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莓与苹果的ZDS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原核表达结果表明FaZD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高效表达。用半定量RT-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FaZDS基因在草莓的花、叶片和果实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为花红果粉红果白果青果叶。  相似文献   
952.
以水稻(Oryza sativa)等5种植物和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试验对象,测定了碎米莎草(Cyperus iria)茎总生物碱对植物和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250~4000 μg mL-1的总生物碱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对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幼苗的苗高有显著抑制作用.4000μmL-1的总生物碱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鳢肠(Eclipta prostrate)和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种子的萌发、烟草幼苗的苗高以及水稻、烟草和鳢肠幼苗的鲜重有显著抑制作用,相对较低浓度总生物碱对千金子种子萌发、千金子和车前草幼苗的鲜重以及5种植物幼苗的根长和苗高(烟草幼苗的苗高除外)有显著抑制作用.25~400 μg mL-1的碎米莎草茎总生物碱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blearum)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对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100~400μg mL-1的总生物碱对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vum)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200~400 μg mL-1的总生物碱对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400μg mL-1的总生物碱对上述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0%、74.87%、40.93%、60.91%、52.70%和16.28%.  相似文献   
953.
目的建立针对Nipah病毒N基因的一步法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用于Nipah病毒感染样本的快速准确检测和定量。方法针对Nipah病毒的保守基因N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一步法Real-time RT-PCR反应方法并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所设计的引物经Blast检索可以用于检测所有已知的Nipah病毒株。本研究建立的一步法Real-time RT-PCR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出Nipah病毒,不与Hendra病毒产生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1×100~1.1×101copies/μ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1×102~1.1×106copies/μ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一步法real-time RT-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不易出现污染引起的假阳性结果,适合用于Nipah病毒感染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954.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已知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在我国的酱油产品中普遍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严重,其安全性受到消费者的密切关注。为了解我国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安全现状,建立我国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应急对策,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我国203个酱油样品中的AFB1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就现有的污染状况,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等方面对酱油中的AFB1进行了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55.
链脲佐菌素诱导长爪沙鼠Ⅰ型糖尿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长爪沙鼠Ⅰ型糖尿病模型的可能性,并观察模型动物早期肾脏损害情况。方法雄性长爪沙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1(DM1组)、模型组2(DM2组),DM1及DM2组沙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100 mg/kg、200 mg/kg STZ,NC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注射STZ后1、2、4、6周末,分别监测沙鼠一般情况,血糖、胰岛素等血清学指标和尿液指标,并处死沙鼠进行胰腺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注射STZ 24 h后,DM2组及DM1组部分沙鼠逐渐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DM2组沙鼠持续高血糖,DM1组沙鼠血糖值与N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有下降趋势;DM2组沙鼠胰岛素显著性降低(P0.05),其他血清学指标及尿液指标均显著性升高(P0.05),DM1组沙鼠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DM2组沙鼠及DM1组少数沙鼠胰腺组织中可见胰岛β细胞减少、空泡样变性等变化,DM2组沙鼠肾脏组织中出现肾小球基质增多,毛细血管襻扩张等病变,DM1组沙鼠肾脏组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STZ 200 mg/kg可成功诱导长爪沙鼠Ⅰ型糖尿病模型,在病程早期沙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已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56.
分别以卡介苗(BCG)和EB病毒融合基因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139bp的BCG-Ag85B信号肽序列和2291bp的Z2A基因序列。将BCG-Ag85B信号肽序列与大肠杆菌-卡介苗穿梭表达载体pMV261重组,得到重组质粒pMVS。再将EB病毒融合基因序列Z2A亚克隆至pMVS中,得到重组质粒pMVZ2A,电转化导入BCG。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pMVZ2A经双酶切、PCR扩增及测序鉴定证实,克隆基因BCG-Ag85B信号肽和Z2A正确插入载体pMV261,电转化导入BCG,能够在BCG中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957.
在pH2~12不同酸碱度环境中37℃保温0.5、1.0、2.0、3.0、4.0h后对抗轮状病毒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中和效价、分子结构变化及其耐酸耐碱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pH2~9范围内,37℃保温至4h,抗轮状病毒IgY的中和效价无明显变化,SDS-PAGE非还原性电泳图中未出现降解带;pH≥10时,37℃保温至1h,中和抗体效价即开始下降,电泳图中出现降解带,pH达11、12时处理1h以上样品则全部降解,生物活性丢失。提示抗轮状病毒IgY的耐酸性较耐碱性强,能耐受正常人体消化道内酸碱度。为制备成口服制剂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58.
从海南热带生境中采集样品14份,以CMC-N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获得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放线菌DA08506和DA08602,CMC酶活力分别为276.642U/mL、773.982U/mL,FPA酶活力分别为82.638U/mL、325.674U/mL。通过多相分类,初步鉴定菌株DA08506可能是Streoptomyces的一个新种;菌株DA08602鉴定为Streptomyces chartreusis。  相似文献   
959.
1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LNUF014的鉴定及产物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红豆杉的韧皮部组织中分离得到的360株内生真菌中,通过对发酵粗提的检测,共筛选到11株产紫杉醇的真菌。其中1株内生真菌LNUF014的发酵液采用有机试剂抽提紫杉醇,经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初步表明该菌株的紫杉醇类物质含量为53.68μg/L。根据形态学研究和真核生物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镰刀菌属(Fusarium)。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研究将对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0.
60Co-γ辐射诱变小麦M3代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小麦品种涡9722的干种子,对M3代341个株行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硬度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和SS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以超过均值±2×标准差确定变异株行,在 M3代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有15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8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湿面筋含量有11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 4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沉降值有13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15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硬度有4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14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相关分析表明,M3群体4个品质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平行变异的趋势.初步筛选出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符合国家强筋小麦标准的株行15个,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的株行1个.经SSR分子标记检测,以上16个变异株行控制蛋白质的基因位点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