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64篇
  免费   2844篇
  国内免费   7929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825篇
  2021年   1341篇
  2020年   1141篇
  2019年   1348篇
  2018年   1020篇
  2017年   879篇
  2016年   1012篇
  2015年   1622篇
  2014年   2012篇
  2013年   1968篇
  2012年   2476篇
  2011年   2361篇
  2010年   1770篇
  2009年   1727篇
  2008年   1919篇
  2007年   1756篇
  2006年   1661篇
  2005年   1393篇
  2004年   1167篇
  2003年   1020篇
  2002年   914篇
  2001年   642篇
  2000年   612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8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细胞电穿孔动态过程的荧光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后的Th/DPA荧光方法及探针EB对人血影及大鼠骨髓细胞电穿孔的动态过程及其与电脉冲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在临界点以上电场作用下,血影电穿孔在电击后0.2—0.3s时达最大,在约0.8s时愈合;而大鼠骨髓细胞电穿孔在电击后0.4—0.9s达到最大,3-5s左右愈合;电穿孔大小及扩大、愈合速率与电脉冲参数有关。10-40mmol/L乙醇和5-20mmol/L成二醛抑制血影对Tb3+离子的电通透,相同浓度的成二醛作用强于乙醇。这些结果将为电穿孔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Calluses were induced from immature embryos of an indica type rice and finely dispersed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 were initiated from the callus using modified AA medium (S1 medium). The suspension cultures were maintained alternatively (1–2 passages in each medium) in S1 medium and S2 medium, the latter containing KNO3, NH4NO3, proline and glutamine as nitrogen source. Protoplasts of high quality were isolated form suspension cells cultured in S2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ABA. Embedding the protoplasts in agarose blocks containing NH4NO3-free modified KM8P(PM1) medium and immersing the blocks in NH4NO3-containing modified KM8P(PM3) medium were most effective for obtaining protoplast division and callus formation. The protoplast-derived calluses were precultured in potato extract-aand/or ABA-containing N6(D1, D2 or D3) media and many embryo-like structures were formed. These structures developed into plantlets after being transferred to N6 differentiation (D4) medium.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grew into mature plants and beard seeds normally.Abbreviations AA medium amino acids based medium - ABA abscisic acid - BA benzyladenine - 2,4-D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 DF division frequency - IAA indoleacetic acid - KIN kinetin - NAA naphthaleneacetic acid - PE plant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93.
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是原发性闭经的重要原因。在各类X染色体结构异常中,未见有关X染色体长臂的臂内倒位方面的报道。我室在1555例(男832例,女723例)染色体检查的患者中发现了一例,现予报告。  相似文献   
94.
金粟兰科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利用形态解剖,孢粉学及化石资料,讨论了金粟兰科的系统;并对其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等问题做了合理推测,主要结果如下:(1)Sarcandra和Chloranthus的亲缘关系最接近,而Ascarina和Hedyosmum的系统位置最靠近。Sarcandra是金粟兰科中最原始的属,而Hedyosmum则是最进化的属。(2)金粟兰科可能于白垩纪最早期起源于木质部无导管的,具简单两性虫媒花的祖  相似文献   
95.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SCF-MO-LCAO半经验方法,对二聚半乳糖醛酸的构象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在势能面上存在多个构象区域稳定点,最稳定的构象形式在Φ=60.0°,ψ=-120.0°位置。从量子化学的前线分子轨道、电荷布后以及双中心作用能分析探讨了稳定构象与水解易于发生的可能构象间的联系。为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6.
人白细胞介素-3(humanInterleukin3,hIL-3)是一种造血前体细胞早期分化的关键调节因子。用PCR方法从人T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扩增出0.44kb的DNA片段,并克隆入pUC19载体中。经DNA序列测定,确定0.44kb的PCR产物合完整的编码人白细胞介素-3成熟蛋白cDNA序列,并在信号肽与成熟蛋白编码序列之间通过突变引入了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ATG起始密码。构建的PL启动子控制下的hIL-3cDNA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Tap106,经42℃热诱导,获得hIL-3的表达产物。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产物为15kd,约占细菌总蛋白的15%。表达产物经ELISA和Western-blot验证。hIL-3表达产物在细胞内形成包涵体,纯化包涵体,使产物纯度提高到70.8%,产物复性后,能明显促进hIL-3依赖细胞株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产物转移到PVDF膜后进行N端序列分析,N端16个氨基酸正确。  相似文献   
97.
零下低温对杂交杨树皮层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耐寒的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cv.“Lux”I-69/55,父本)和耐寒性较强的欧美杨(P.euramericanaclcv.I-45/51,母本)的4个杂交F_1代无性系(95杨、559杨、600杨和1381杨)为材料,分析了零下低温寒潮前后枝条皮层的脂质组成。结果表明,寒潮影响下,皮层中磷脂含量增加而组成基本不变,膜脂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是:寒潮前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值大的无性系,寒潮前后的IUFA值变化量小;寒潮前IUFA值较小的无性系,寒潮前后IUFA值变化量较大。本文借用力学概念,提出相对抗性概念,给出杨树无性系的相对抗性序列。序列表明F_1代无性系的耐寒性已较不耐寒的父本提高,这与田间观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8.
精子作载体的转基因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晶  李莹 《生物技术》1994,4(3):20-22
本文报道了以精子为载体将美洲拟蝶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罗非鱼卵,构建转基因鱼的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斑点杂文和SouthernBlot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为18.1%,与其它方法构建转基因鱼的外源基因整合率相近。  相似文献   
99.
锌指基因是一种造血调节基因,编码锌指结构蛋白,主要在髓细胞中表达,促进髓细胞分化,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维甲酸治疗中,促使病情缓解。本文报道了我们从基因分子上研究锌指基因作用中,探索并建立了单向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定单链DNA,直接测序的新方法。它能产生质和量均佳的单链DNA,无需纯化即可直接用于测序,使复杂的测序研究简便易行,可在2,3天内完成。这种单向PCR扩增特定单链DNA直接测序的方法,经对锌指基因的cDNA测序,得到验证。此法不仅适用于疾病研究中的DNA测序,还可制各单链DNA探针,更利于基因结构组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为了选育耐贮藏且风味品质优异的猕猴桃(Actinidia)新品种,对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的3个野生品种‘kvf54’、‘kvf6’、‘鑫美’和3个栽培种‘秦美’、‘华美’、‘徐香’的品质和贮藏特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常温和1℃贮藏下‘kvf54’和‘徐香’的硬度下降趋势相近,优于其他品种,且‘kvf54’的维生素C (VC)含量最高。而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鑫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积累速度最快,淀粉和可滴定酸含量最少,贮藏性能不佳。‘kvf54’相比于其他品种的贮藏性更好,VC、糖类物质等含量高,是可用于培育耐贮藏新品种的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