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4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21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NAD~+-MDH在黄瓜子叶中的定位是细胞溶质中占总活性的55~59%,线粒体为38~35%,叶绿体为7%。其同工酶谱亦为细胞溶质中带数最多,全青为5条,粤早3号为4条,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1条,品种间无明显差异。黄瓜幼苗随低温胁迫的加剧,伤害逐步加重,子叶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增加,NAD~+-MDH活性亦不断下降,其中叶绿体的NAD~+-MDH对低温最敏感,1±1℃处理就能反映品种间耐寒力的差异。叶绿体和线粒体的NAD~+-MDH同工酶对低温的反应与活性变化一致,谱带数没有差异,只是活性降低。细胞溶质部分酶带较多,各条酶带对低温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2.
整合素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在肝细胞癌中,整合素β1被报导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目前,对于整合素的表达调控癌细胞机制以及干预其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抑制整合素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可能。首先,对临床肝癌细胞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对TCGA肿瘤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同样显示,整合素β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分期(P=0.019)和预后(P=0.013)相关。通过筛选发现,苯胺嘧啶衍生物X09可以抑制肝癌细胞中整合素β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P<0.01)。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细胞穿孔实验结果显示,苯胺嘧啶衍生物X-9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中外源表达整合素β1可以逆转X-9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而在敲低整合素β1的细胞中,X-9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被消除。因此,鉴定出苯胺嘧啶衍生物X-9可以通过下调整合素β1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3.
菘蓝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报道药用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ft.)同源四倍体的诱发、鉴定、选育的研究。用0.05-0.5%浓度的秋水仙碱水溶液处理萌发的种子,或用0.05-0.3%浓度的此溶液处理幼苗的生长点,均可以获得四倍体植株。最适宜的处理时间为6-12小时。除用直接的细胞学技术鉴定多倍体植株外,一些重要的间接鉴定特征,如叶表皮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花粉沟数可作为鉴定本种多倍体植株的可靠指标。比较了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亲本的生物学特性。经过数代选育,获得了性状稳定、繁殖力正常、根与叶中活性成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生产性能良好的品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四只大熊猫在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尿中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熊猫胚胎着床前,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较低;胚胎着床后,二种激素的含量显著上升并达到高峰。雌兽妊娠期尿中孕酮和CG样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可为证实大熊猫系延缓着床型动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大熊猫的妊娠诊断和预测分娩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侏儒小鼠与津白3体重的比值为1:2.5。它们的骨骼、休重、休长及尾长的测量均具非常显著或显著意义。经均衡性检验,不同日龄、不同性别间TA3/dw~t小鼠的不同骨骼、体重、体长及尾长的比值变化是均匀一致的。证明侏儒小鼠骨骼、体重、体长及尾长均系均匀缩小,是身体各部分匀称的侏儒小鼠。  相似文献   
16.
荧光假单胞菌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实验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S—3菌株的不正常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FAS。AS—3菌株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D-异维生素C的前体物质2-酮基-D-葡萄糖酸。电镜观察表明PFAS噬菌体呈蝌蚪形,具有直径为66nm的六角形头部及长117nm的尾部。通过紫外线诱变及自然选育两种途径,配合简便有效的初筛方法,经多次分离、纯化、复筛最终在摇并发酵试验中获得6株产量稳定地高于对照敏感菌的抗噬菌体菌株,可望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以PCR合成的糖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Asp. Niger)T21糖化酶基因5’近端非编码区588bp(EcoRI-BamHI)的序列为探针,从T21染色体DNA中克隆到近2.0kb的糖化酶基因5’端非编码区序列,并以此序列为探针从糖化酶低产菌株黑曲霉3.795(T21的诱变出发株)的染色体DNA中克隆到1.5kb的糖化酶基因5’端非编码区序列。该二序列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其结构特征与文献报道的黑曲霉糖化酶基因5’端非编码区的基本一致,被称为“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的TATAAAT框及GCAAT框,分别在翻译起始点的-109bp及-178bp处。此外,在曲霉amdS,amyB基因中已发现有调控功能的CCAAT序列存在于-449bp和-799bp处。高产和低产菌株糖化酶基因5’端非编码区序列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有9个部位的碱基发生了变化。此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黑曲霉糖化酶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规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鼠胚胎与子宫单层上皮细胞共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建立了小鼠胚胎与小鼠子宫单层上皮细胞体外共培养系统。结果揭示;小鼠胚胎与 子宫单层上皮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胚胎的发育、粘附和扩展;如果培养液中加入 3、67 × 10-6mol/L 17β-雌二醇,可以显著提高胚胎在共培养系统中的发育率、粘附率和扩展率。以上结果表明:小鼠 胚胎与小鼠子宫单层上皮细胞共培养系统是研究胚泡着床机理较理想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9.
Geneticdivergenceanalysiswasconductedbasedonperformanceof12quantitativetraitsin85sunflowerinbredlines,tostudyitseffectivenessinpredictingyieldheterosisofthe72hybridsfromthem.Resultsshowedthatlinearregressionmodelfittherelationshipbetweenheterosisofseedoilcontentandgeneticdistance,andquadraticregressionequ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grainyieldheterosisandgeneticdistance,whichcanbeusedinpredictingheterosisfromtheparentperformances.Clusteranalysiswaseffectivetocertainextent,butitsutilizationshouldbelimited.Grainyieldandoilcontentcanbeimprovedsimutaneouslyaccordingtotherelationsbetweengeneticdivergenceandtheheterosisofthesetwotraits.  相似文献   
20.
根据2年10个点次的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由数粒法、盘重法和盘径法预测向日葵籽实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根据1994年4个点次的产量实测结果对各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建立的模型均有效、可靠.但在我国向日葵科研和生产实践中,以盘径法最为实用,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