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8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88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薛妙男  杨小华   《广西植物》1995,(2):154-157+193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与酶解分离法对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胚、胚乳及胚乳吸器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a)罗汉果胚的发育是按Geumurbanum的分裂程序进行的.属紫菀型.但在合子分裂成球胚过程中,胚芽原细胞分化明显.故属紫菀型的变异型。b)胚乳发育属核型.在球形胚阶段,在合点端和珠孔端有发育的胚乳吸器形成并进行旺盛生长,最大长度达1420μm,心形胚期.吸器活动开始减退,合点端核型胚乳吸器转变成细胞型.由胚乳本体基部膨大细胞.充当补助吸器.c)酶解分离法研究胚乳吸器的发生发育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罗汉果双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妙男  杨小华   《广西植物》1995,15(4):358-362
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Swingle)C.Jemey)双受精过程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授粉后24~48h,花粉管进入胚囊,穿过一个助细胞,放出两个精子。雌雄核融合和雄核与次生核融合同时发生在授粉后62~72,雄核与次生核融合速度快于配子融合,72h后即可见到初生胚乳核分裂。合子中的雌雄核仁在授粉后第5~6d融合,授粉后8~9d合成分裂形成二细胞胚。在双受精过程中,多次观察到有多条花粉管进入胚囊和多精入极核现象。原胚期有附加花粉管从珠孔进入。  相似文献   
83.
河南新乡地区儿童头面部测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对河南省新乡地区汉族儿童(4-13岁)头面部进行了测量,比较和分析了儿童体质发育与年龄增长的关系,据儿童头面部各指数数值大小分型,确定该地区汉族儿童面部的形态为: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狭面型、狭鼻型。  相似文献   
84.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 Rousi)自由授粉的种子进行父本分析,研究其子代的父本来源和花粉散布模式。结果显示:在80%的置信水平上,193个子代中有104个个体可以确定花粉来源;在20个确定的父本中,16个为中国沙棘,4个为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u et T.N.He)。传粉格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沙棘有效花粉散布范围为3~71 m,平均距离为20.4 m,2株母本分别有87.23%和78.95%的有效花粉来自距其30 m的范围之内,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沙棘自然种群以近距离传粉为主。此外,在黑河上游沙棘杂交带中,中国沙棘子代中的肋果沙棘花粉平均贡献率达到14.84%,表明中国沙棘与肋果沙棘存在较高的种间当代花粉流。  相似文献   
85.
用流式细胞术,Feulgen显微分光光度法,荧光显微分光光度法测定正常人精子核DNA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所测得的精子核DNA相对含量稳定,变化范围小。同时用Feulgen显微分光光度法测定不育者精子核DNA相对含量。显示不育者精子核DNA相对含量高于正常人,提示精子核DNA核蛋白复合物异常可能是某些男性不育症的原因。此项研究为诊断男性不育症提供了新方法,在男性学精子核分子研究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根据吴征镒教授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市区类型研究结果,研制出定量化研究区域性种子植物区系的电子计算机程序,应用本程序可完成某区系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科属组成分析和与其它地区以共有属关系构建的相似性系数的谁知盘中计算,同时可大量节省研究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对提高研究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本文报道了从猪血粉中提取分离七种氨基酸(L—Phe、L—Tyr、L—His·HCl、L—lys·HAC、L—Arg·HCl、L—leu、L—Val)的小试工艺。通过合成一系列专用树脂(AAS—1、AAS—2、D083)对现行工艺脱酸、脱色及层析分离等过程作了较大改进,使猪血粉分离氨基酸的生产工艺全部树脂化,并使氨基酸收率大幅度提高。经周期性实验,每批投料130g猪血粉,七种氨基酸总回收率平均达34.9%。(占血粉量)。经自检产品质量基本符合注射用结晶氨基酸原料标准。  相似文献   
89.
We previously identified a protein (p67) in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hat specifically recognizes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s. We report here the partial purification of p67, and the isolation, sequencing, and disruption of the gene (NSR1) encoding this protein. p67 was purified using an affinity column conjugated with a peptide containing the histone H2B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 from yeast. Using antibodies against p67 we have cloned the gene for this protein. 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e NSR1 gene recognizes the wild-type H2B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 but does not recognize a mutant H2B sequence that is incompetent for nuclear localization in vivo. Interestingly, the NSR1 protein has two RNA recognition motifs, as well as an acidic NH2 terminus containing a series of serine clusters, and a basic COOH terminus containing arg-gly repeats. We have confirmed the nuclear localization of p67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found that a restricted portion of the nucleus is highlighted. We have also shown that NSR1 (p67) is required for normal cell growth.  相似文献   
90.
转移及非转移肿瘤移植后615小鼠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道高转移瘤株FC、淋巴合并血道高转移瘤株U14、淋巴道高转移瘤株H22、非转移瘤株P615分别接种于336只纯系近交615小鼠.不同时间取血并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将转移瘤发展过程分为潜伏期、侵袭期、转移早、中、晚期,非转移瘤发展过程分为潜优期、增殖期、囊腔形成期及中心坏死期.本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转移能力及途径肿瘤发展的不同时期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不同,因而表明肿瘤侵袭、转移与血液流变学变化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紧密关系.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被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