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130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索山羊痘新型疫苗.方法:将山羊痘病毒P32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aroA-);重组菌以不同浓度灌暇小鼠进行安全性检测,同时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质粒PCR鉴定与预期大小(986bp、1 134bp)一致,完成山羊痘口服疫苗构建;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除1010CFU剂量组小鼠呈现轻微反应外,其它组别小鼠均健康存活;体外连续培养10代菌能检测到目的基因,以109CFU剂量灌服小鼠,在第1d、第3d肠内容物和第5d脾脏中分离到重组菌.结论:成功构建了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山羊痘口服疫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山羊痘新型疫苗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寻找甘草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激素浓度的最佳组合.方法:以甘草种子为外植体,以无菌苗下胚轴及胚根诱导的初代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数学模拟,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激素浓度组合寻优;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生长动力学研究.结果: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161;甘草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激素浓度的最佳组合为6-BA 1.514 mg/L+NAA 2.059 mg/L+2,4-D 2.137 mg/L;愈伤组织的继代周期为10~12 d.  相似文献   
993.
一株产白藜芦醇虎杖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芸  殷红  仇农学 《菌物学报》2010,29(4):502-507
从药食同源植物虎杖根中分离得到15株内生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发酵后对所有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HPLC检测,有5株菌的发酵液中相关成分与白藜芦醇标准品保留时间一致,确定5株菌能产生白藜芦醇,在此基础上测定了5株菌的生长曲线。其中菌株H8生长最旺盛,白藜芦醇产量最高。应用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拟南芥基因组序列进行搜索,发现两个新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基因,分别命名为AthsnoR206 a和AthsnoR206b。它们相距约170nt,位于蛋白质基因间隔区。MFOLD二级结构预测这两个RNA均具有典型的box H/ACAsnoRNA"发夹-铰链-发夹-尾巴"结构,符合box H/ACA snoRNA的判定标准;两个RNA分子的反义序列一致,可以判定它们为同一基因的两个拷贝。分析预测snoR206的两段反义序列分别指导拟南芥rRNA小亚基U1717位点和大亚基U2181位点的假尿嘧啶化修饰。在其它13种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内的植物搜索到14个snoR206同源分子,其中12个发现于表达序列标签中,表明该snoRNA在植物中表达且广泛存在。具有双功能的snoR206在人和酵母中的部分功能同源分子分别为U70和snR32,表明其祖先分子在进化过程中存在分子重组。  相似文献   
995.
在转基因生物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风险交流。通过建设转基因生物相关平台,可以加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检测、风险交流及信息的整理和共享,拓宽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服务和信息交流渠道。平台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数据库、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方法数据库、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法规数据库、转基因生物检测服务子平台、公众风险交流子平台。平台的访问界面友好、美观、实用,能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和浏览等服务。平台可于此地址浏览:http://www.shgmo.org/。  相似文献   
99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8,FGF8)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是动物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分泌性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的早期,FGF8广泛表达.它可以介导胚胎期的上皮和间充质的转化,在原肠的形成,早期器官如前后脑、咽、心脏、生殖器官和指等的形成和分化中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就FGF8在器官发育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靶向抑制survivin表达对软骨多糖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urvivin-siR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用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内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和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软骨多糖可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其生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软骨多糖作用MCF-7细胞后,survivin表达降低;转染survivin-siRNA能促进软骨多糖诱导MCF-7细胞凋亡.结论:靶向抑制survivin表达对软骨多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具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RNAi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细胞凋亡及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慢病毒VEGF-RNAi-LV感染SGC7901细胞后,MTT法检测RNAi及RNAi联合紫杉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MTT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病毒的SGC7901细胞及感染阴性病毒对照NC-LV的胃癌细胞比较,VEGF-RNAi-LV感染后的胃癌细胞生长缓慢,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增加;流式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VEGF-RNAi-LV转粢后的细胞GO/GI期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比例降低;Hoechst33258染色结果证实VEGF-RNAi-LV组细胞核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i可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提高胃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家兔模型,研究两种不同复苏方案对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复制成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随即分成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休克未治疗组(SWT组)、积极性复苏组(PT组)、限制性复苏组(LT组).在实验设定的时间段内,采用两种复苏方案输入的液体有:7.5%高渗氯化钠溶液(7.5%Hypertonie saline,HTS).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LRS),羟乙基淀粉溶液(Hydroxyethyl Starch 130/0.4,HES).在实验的Omin、30min、60min、90min,监测家兔的左心室压力上升或下降的最大速率(themaximal change rateofleftintraventricularpressure.±dp/dtrnax)以及左心室收缩压(left intra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并在90min实验结束时,处死家免,统计出血量,补液量.结果:在监测指标±dp/dtmax和LVSP上,PT组和LT组分别与SWT组比较时,60min、90min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min时,PT组与LT组相比较,各指标数值虽略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min时,PT组与LT组相比较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量上,30-60min、60-90min两个阶段,PT组与LT组比较所用LRS、HES的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上,PT组分别与LT组、SWT组比较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T组与SWT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中,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较积极性液体复苏,补液量少,并且对家兔心功能的维持作用效果比较明显;尤其在控制活动性失血上,与积极性复苏相比,限制性复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非RA风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的阳性率来探讨GPI对RA的诊断意义,并探讨GPI,抗CCP抗体和RF联合应用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RA患者、223例非RA风湿病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共388份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GPI抗原和抗CCP抗体采用ELISA方法,RF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结果:RA组、非RA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GPI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3.64%,30.04%和20.00%,R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GPI抗原对RA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64%和71.58%.GPI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1%和71.22%,GPI和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73%和 61.87%,如果三者同时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55%和60.43%.结论:RA患者的血清GPI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GPI抗原时RA具有诊断价值,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和RF可以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