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为遗传标记分析了环渤海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126只个体经PCR扩增测序获得654 bp的COⅠ基因序列,41个多态位点产生29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 899±0. 013,核苷酸多样性为0. 013 3±0. 006 8。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纬度(r=-0. 808,P <0. 05)及年平均温度变异系数(r=-0. 795,P <0. 05)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红条毛肤石鳖适应低纬度及温度稳定的海洋环境。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83. 26%,P <0. 001)。系统发生树与单倍型网络图没有呈现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种群历史动态结果显示,红条毛肤石鳖在早更新世晚期(第二温暖期)间冰期经历了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22.
植物非编码RNA调控春化作用的表观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SF  Li XR  Sun CB  He YK 《遗传》2012,34(7):829-834
在自然界中许多高等植物需要通过冬季的低温阶段实现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时期转化,这一生物学过程称作春化作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油菜(Brassica napus L.)等作物以种子为产品器官,生产上往往通过茬口安排和栽培措施使植株尽早通过春化作用,以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官发育,而大白菜(B rapa ssp.pekinenesis)和甘蓝(B.oleracea)等作物以叶球等营养器官作为产品器官,生产上则设法避免低温引起的春化作用,以保证产品器官的充分生长。FLOWERING LOCUS C(FLC)作为一种重要的开花抑制蛋白负调控春化作用,参与植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过程。文章综述了春化中FLC表达受抑制主要通过低温诱导表达FLC基因区域的非编码RNA以及VRN1、VRN2、VIN3等蛋白参与介导组蛋白甲基化,从而在表观遗传上控制春化作用的进程和产品器官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群居型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地理种群数量性状关系,从青藏高原9个地区采集到不同地理种群,以数值分析对形态指标及其比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翅长度(E)、后足股节长度(F)、头宽(C)形态指标和E/F、F/C两个比值可以作为分析种群关系的参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能够较好地说明青藏高原9个种群的地理变异和种群相互关系,9个地理种群可以分三个类群,即第Ⅰ类群包括百巴(BB)与八美(BM)种群;第Ⅱ类群包括普兰(PL)、扎囊(ZN)、洛须(LX)种群;第Ⅲ类群包括噶尔(GE)、香孜(XZ)、日土(RT)、那嘎(NG)种群。  相似文献   
24.
Historical drainage patterns adjacent to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differed markedly from those of today.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inage history and geographic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Yunnan spiny frog, Nanorana yunnanensis, using approximately 981 base pairs of mitochondrial DNA partial sequences from protein‐coding genes ND1 and ND2, and intervening areas including complete tRNAIle, tRNAGln and tRNAMet. Two null hypotheses were tested: (i) that genetic patterns do not correspo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rainage systems and (ii) that populations had been stable and not experienced population expansion, bottlenecking and selection. Genealogical analyses identified three, major, well‐supported maternal lineages, each of which had two sublineages. These divergent lineages were completely concordant with six geographical regions. Genetic structure and divergence were strongly congruent with historical rather than contemporary drainage patterns. Most lineages and sublineages were formed via population fragmentation during the rearrangement of paleodrainage basins in the Early Pliocene and Early Pleistocene. Sympatric lineages occurred only in localities at the boundaries of major drainages, likely reflecting secondary contact of previously allopatric populations. Extensive population expansion probably occurred early in the Middle Pleistocene accompanying dramatic climatic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25.
26.
报道了一种筛选高表达融合蛋白HSA-IL-11的毕赤酵母转化子的免疫双膜筛选法.将生长在醋酸纤维素滤膜上的转化子进行原位诱导,再用硝酸纤维素滤膜对表达的蛋白进行原位捕捉,并经封闭过夜后使用抗HSA抗体进行免疫杂交,再用标记二抗进行显色.根据显色强弱将转化子分为强阳性、中等和阴性三类,再用抗IL-11抗体进行复筛验证.结...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患者创伤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发病率、临床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以便有效预防和及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创伤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创伤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以及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06例患者纳入我们的研究,其中47例患者创伤后并发急性肾损伤。在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平均年龄为31±19岁,84.6%为男性;其中25例为脓毒血症引起,18例是因为低血压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所有患者中,24例患者出现了少尿的症状,19例患者进行了透析治疗。腹部外伤[(OR)=3.66,P=0.027]和应用呋塞米[(OR=4.10,P=0.026)]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肾损伤时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只有找到创伤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与研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基因多态性R219K与帕金森症(Parkinson disease,PD)和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9年8月在本院门诊与住院的帕金森症患者42例作为PD组,同期选择本院门诊与住院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42例作为AD组,同期选择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调查入选者的一般资料,检测三组血液样本的ABCA1基因多态性R219K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D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与尿酸(Uric acid,UA)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值高于对照组(P0.05);AD组TC均低于PD组,而HDL高于PD组。PD患者HDL-C均低于对照组,而LDL、TC和TG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三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与AD组的ABCA1 R219K G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组与AD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68例入选者中,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BCA1 R219K GA基因型与A等位基因与帕金森症或阿尔兹海默症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BCA1基因多态性R219K在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比较常见,ABCA1 R219K GA基因型与A等位基因可诱发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应用RT-qPCR技术定量检测湖泊水体中蓝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qPCR技术建立了对湖泊水体中的微囊藻和蓝藻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所建立的方法中,对以微囊藻藻蓝蛋白基因、蓝藻16S rRNA基因、微囊藻16S rRNA基因分别作为RT-qPCR检测的目的基因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实验室培养的微囊藻和太湖的环境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用藻蓝蛋白基因作为检测目的基因,以M.aeruginosa PCC 7806基因组DNA作为标准品的测定方法与显微镜计数的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以满足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