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2006年秋季东海陆架浮游植物群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6年11月19日--12月24日在东海陆架海域(24.0°--32.0°N,120.0°--127.0°E)进行的综合采样调查,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集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64属145种(包括未定名种),其中硅藻是该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群,其次为甲藻.主要的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圆海链藻、丹麦细柱藻、斯氏几内亚藻、尖刺伪菱形藻和铁氏束毛藻等.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09~5.11 cells·ml-1,平均值为4.92 cells·ml-1,秋季东海陆架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主要由浮游硅藻刻画,其高值出现在调查区的北、东部离岸海域,细胞丰度大于30 cells·ml-1.浮游植物及硅藻和甲藻的细胞丰度垂直变化趋势基本上都是随着水深增加,丰度逐渐减小.各个断面细胞丰度密集区主要集中在表层,个别站位的中层和底层也出现浮游植物密集区.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80,其高值位于调查区东北和东南部,物种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81,其高值位于调查区中部,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与细胞丰度的分布一致.从Pearson相关性指数来看,亚硝酸盐、溶解态有机氮(DON)和温度显著影响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2.
L-羟脯氨酸用于小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让骨折的小白鼠饮用L 羟脯氨酸水溶液 ,然后通过X线拍片观察其骨折的愈合情况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L 羟脯氨酸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而且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83.
用添加L 羟脯氨酸的饲料饲喂小鼠一个月后 ,对小鼠体重、抗缺氧、抗饥饿、抗旱、抗疲劳、耐热、耐寒等生理指标进行试验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L 羟脯氨酸有抑制体重增长的作用 ,可增加小鼠的抗缺氧能力、抗旱能力、抗疲劳能力、耐寒能力 ,对小鼠的生命活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4.
俞海青  顾晓波 《生物技术通讯》2003,14(6):499-501,516
以人胰岛素为靶蛋白从七肽展示库中筛选高亲和力噬菌体肽,在洗脱阶段采用酸性洗脱液和高浓度靶蛋白溶液进行4次交替洗脱,选择性回收高亲和力噬菌体肽。测定滴度计算回收率,ELISA法分别测定噬菌体洗脱液整体亲和力和噬菌体单克隆的结合特性并计算亲合率。洗脱步骤采用4次交替洗脱后,第二轮第4次噬菌体的回收率比第一轮增长了1800倍,高亲和力噬菌体在洗脱液中所占比例也迅速提高,第二轮第4次洗脱液中达75%,在第三轮的各次洗脱液中几乎均达100%。建立了一种快速筛选高亲和力噬菌体肽的方法,改进后的筛选方法能使高亲和力噬菌体肽的筛选工作更为简便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5.
菘蓝属植物的同工酶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了菘蓝属(Isatis L.)5种2变种1多倍体品种及1外类群种共计20个样本的酯酶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酶谱差异,并运用数量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酶谱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20个样本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共有18条酶带,可分为慢带区(A区)、中带区(B区)和快带区(C区)3个区,其中A区的Rf0.09酶带为所有样本共有,而B区和C区不仅酶带数多,而且活性较强,并表现出很大差异。20个样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酶谱有8条酶带,略有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样本被明显分成10组,与形态性状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利用酶带的有无、酶带的活性差异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初步作出菘蓝属类群间亲缘关系的判定。  相似文献   
86.
林碧琴  张晓波 《植物研究》1988,8(4):195-202
本文研究了一种淡水绿藻——羊角月芽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对镉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它对镉的毒性作用反应敏感, 适于用来进行镉的毒性检验。 镉对S.capricornutum毒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96EC50为0.83mg/(cdcl2), 2ppmcdcl2作用96小时细胞出现死亡, 在非致死浓度范围内(0.25-1.5ppm), 随镉浓度增加其DNA和叶绿素a含量明显减少, DNA酶、脱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受到强烈影响, 细胞分裂、光合放氧和细胞膜透性也受到强烈的抑制和破坏。  相似文献   
87.
稀土离子与Ca2+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稀土元素在生物领域内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稀土的生物效应和稀土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稀土元素的生物效应,集中在动物和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格特隐球菌α交配型位点内SXI1α基因和a交配型位点内SXI2a基因的多重PCR分析,用于快速鉴定格特隐球菌的交配型。【方法】设计针对格特隐球菌α交配型位点内SXI1α基因部分片段和格特隐球菌a交配型位点内SXI2a基因部分片段的特异性引物,用于多重PCR鉴定格特隐球菌的交配型;并与交配试验以及已报道的扩增α交配型位点的引物MFα、STE12α,及扩增a交配型位点的引物STE20a、STE3a进行扩增效果的比较。【结果】基于SXI1α基因和SXI2a基因的多重PCR分析,准确鉴定所有受试格特隐球菌(包括VGI、VGII、VGIII和VGIV基因型)的交配型,引物STE12α、STE20a和STE3a在常规PCR鉴定中不能鉴定部分菌株的交配型;66.7%的受试菌株不能发生交配,交配试验无法鉴定其交配型。【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明显优于常规PCR或交配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