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5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夜间低温对2种桉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建  叶露  周坚  于敬修  项东云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0):2024-2028
以人工气候箱模拟夜间低温处理尾叶桉和邓恩桉幼苗,研究其对2种桉树的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低温使尾叶桉和邓恩桉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降低;胞间CO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升高;2种桉树幼苗的水分利用率变化有一定的差异,邓恩桉的水分利用率随低温胁迫升高,而尾叶桉的水分利用率则先升高然后下降;同时,低温胁迫下尾叶桉和邓恩桉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夜间低温导致2种桉树叶绿体肿胀变形,淀粉粒降解,对尾叶桉的影响要比邓恩桉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992.
采用HPLC法,以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甙及大黄素的含量为指标,对虎杖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综合提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乙醇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以8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液固比为12:1,在70℃下提取2次,每次提取2h,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从虎杖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分别可达:白藜芦醇为2.40mg/g,白藜芦醇甙为18.12mg/g,大黄素为16.82m/g。  相似文献   
993.
在对多孔菌发酵产物进行的活性筛选中,发现三色拟迷孔菌具有抗白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烟曲霉、黄曲霉等目标真菌活性。通过应用萃取、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3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化合物1-3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4-乙二醇基-8-羟基异香豆素、4-(2-羟乙酰基)-8-羟基异香豆素及4-乙二醇基-5,8-二羟基异香豆素。这3个异香豆素首次从拟迷孔菌属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2为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94.
三株口蹄疫病毒的克隆和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O、A、Asia—Ⅰ型等3株口蹄疫病毒(FMDV)VP3-VP1—2A区域的一个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阳性重组质粒,并且鉴定3株病毒所属的基因型。方法:将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获得的O、A、Asia—Ⅰ型灭活FMDV提取RNA作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VP3-VP1-2A区域的一个约1070bp的片段,包含了全部的VP1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将目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绘制系统发育树,进而确定各灭活病毒的基因型。结果与结论:经鉴定,O型灭活FMDV属Cathay基因型,它与该基因型3条参考毒株序列的相似性在87%以上;A型灭活FMDV与参考株的相似性差异较大,但在系统发育树上可以看出该毒株属于Asia基因型;Asia-Ⅰ型FMDV只有1个基因型,将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上BIJAST,证实该灭活病毒为Asia—Ⅰ型。  相似文献   
995.
miRNA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miRNA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miRNA是一类长度约20~24nt的非编码调控单链小分子RNA,其功能和作用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界关注的重点。这些微小的RNA控制着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器官发生、发育、造血以及肿瘤发生等若干途径。最近研究发现,miRNA可能同时具有肿瘤抑制因子和源癌基因的功能,并且可能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iRNA可以通过影响或者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信使RNA和关键蛋白质等参与细胞的发育。此外,miRNA对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对于植物体的发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三种模式植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白麦瓶草、玉米和黄瓜等模式植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7.
绵阳官司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含量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骆宗诗  向成华  慕长龙 《生态学报》2007,27(5):1772-1781
对绵阳官司河流域代表性森林——桤柏混交林、柏木纯林、松栎混交林和松柏混交林的凋落物量、组成特征和季节动态变化及其凋落物中N、P、K含量进行了定位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其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4.229(3.732—4.828)、5.133(4.215—6.545)、5.701(5.133—6.642)t·hm^-2和5.351(4.762—5.854)t·hm^-2;叶、枝、花果、松皮和杂物的比例分别为72.1:8.9:11.9:0:7.1、75.4:9.0:9.0:0:6.5、79.7:11.0:6.3:0.5:2.4和60.4:9.5:16.0:7.5:6.5;灌木凋落量分别占总凋落量的16.4%、1.5%、9.5%和12.1%;凋落物的年变化规律为:桤柏混交林和柏木林主要集中在生长季,松柏混交林为双峰型,出现在生长季早期和休眠期,松栎混交林为单峰型,为12月份;凋落物中N、P、K元素含量以N素最高,其次是K素,P素最少,N、P、K总量分别为62.702、70.596、79.228kg·hm^-2a^-1和80.011kg·hm^-2·a^-1。  相似文献   
998.
Chen YL  Lin SZ  Chang WL  Cheng YL  Harn HJ 《Life sciences》2005,76(21):2409-2420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crude acetone extract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AE-BS) 60 microg/ml has anti-proliferation activity and apoptosis effects to A549 human lung cancer cells. They can also cause tumor cell arrest in G2/M phase. To better understand its target protein in A549 cell,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were applied. The modification of keratin 8 was identified. By immunoblot,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rylated keratin 8 at Ser-73 was increased from 2.0 to 3.0-fold after AE-BS treatment 24 to 48 hr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A549 control cells. Furthermore, the A549 cells were pretreated with 50 microM PD98059,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the upstream regulator of ERK1/2, or with the p38 kinase inhibitor 20 microM SB203580 or JNK inhibitor 20 microM SP600125 for 30 min, followed by 24 h of incubation with AE-BS, PD98059 can inhibit K8-Ser-73 hyperphosphorylation and prevented cell apoptosis which was induced by AE-BS significantly. By immunoblot, AE-BS also can induce ERK 1/2 phosphorylation. In conclusion, ou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AE-BS induced tumor apoptosis in A549 cells was related to ERK 1/2 activati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yperphosphorylation of K8 on Ser-73 was associated with ERK 1/2 activation rather than JNK and p38 kinase. The apoptosis induced by AE-BS may be related to K8 phosphorylation.  相似文献   
999.
盐沼生态系统环境梯度明显,物种组成较简单,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理想对象。本研究以崇明东滩盐沼湿地为研究区域,研究优势种去除对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除处理仅对植物群落分株密度有极显著效应(P0.01)。去除组和对照组物种组成差异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处理效应逐渐减弱。(2)去除组底栖动物密度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3)盐沼植物群落特征与底栖动物群落有密切关系,植物密度、冠层高度与底栖动物密度相关性极显著。去除优势种后,植物群落分株密度升高,群落内剩余物种占比有所上升,次优势种对群落的补偿效应具有较大贡献;而底栖动物群落密度下降,其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密度并不一致。上述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变化影响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而可能影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对洱海入湖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地利用与入湖河流水质的关系存在时空差异。以洱海西部入湖河流及其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手段,探讨两者随空间尺度和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选取的小流域、河岸带30m缓冲区、河岸带60m缓冲区和河岸带90m缓冲区4种尺度下,对入湖河流水质影响显著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设用地和植被(包括林地和牧草地),影响最大的空间尺度为小流域尺度,河岸带30m缓冲区次之;小流域尺度下,建设用地面积百分比与入湖河流COD和TP浓度呈正相关,植被面积百分比与NH_4~+-N浓度呈负相关,响应土地利用的主要水质指标为TN和TP,回归调整系数分别为0.624和0.579;季节性关联分析表明建设用地与COD、NH_4~+-N、TP的回归关系在雨季强于旱季,植被与COD、TP的回归关系在雨季强于旱季,雨季建设用地和植被面积变化引起COD浓度变化更快。在流域管理中,针对植被覆盖率低、建设用地占比高的白鹤溪和中和溪应重点加强雨季土地利用管控,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开发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