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蟋蟀精子形成部分时期尾部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黄脸油葫芦精子尾部形成过程4~10期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该虫精子细胞发育至第6期轴丝微管束9 9 2完整形成;7、8两期精子细胞内一些高尔基体、内质网膜系统结构包绕着轴丝;第9期精子细胞及成熟精子轴丝内副微管、双微管中的A微管、中央单微管内充满小圆柱状纤维;中心粒侧体纤维状,成熟精子的线粒体衍生体内不具纵嵴;细胞质膜外不具发达的糖蛋白套。通过比较发现该虫精子与蝗总科癞蝗科精子类型比较相似,同属于原始类型精子。  相似文献   
132.
代表活性污泥中苯酚降解菌群的ERIC-PCR产物片段的多态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高平平  王健  席玉英  赵立平 《生态学报》2003,23(6):1095-1100
对可能代表活性污泥中两个时期的主要苯酚降解菌群的:ERIC-PCR指纹图谱中的两条2.1kb的条带(P1和P8)中的DNA片段进行克隆、转化,得到193个转化子。.HinfⅠ物理图谱分析得到35种酶切类型,将两端各进行1次测序后,同源性大于90%的克隆归为一类,共得到10种序列类型。对各类型的代表克隆进行了全长测序,5种类型为P1条带所有,3种类型为P8所有,二者共享的类型为2种,丰度最高的片段为S3,P1条带中76.3%的转化子和P8条带中66.7%转化子属该类型。对所得序列进行检索分析,它们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序列均无显著同源性。用S3特异性引物对活性污泥样品及其它在LB、dCGY、MP和FWM培养基上的回收菌进:行扩增,除LB上的回收菌没有显示目的条带外,活性污泥和其回收菌中均检测到带有该基因组片段的菌种的存在。研究为专一性分离降酚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提供了分子探针。  相似文献   
133.
L-型细菌蛋白表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型细胞由于缺乏细胞壁以及具有的其它特殊生物学特性,通过连接合适的信号肽,可以用于许多外源蛋白的可溶性,功能活性形式的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在培养基中,表达的产量依赖于不同的基因序列,载体,宿主和诱导表达条件等因素,此外,L-型细菌还能将具有功能活性的蛋白展示在胞浆膜表面。  相似文献   
134.
阴道分泌物酵母样真菌分离培养及其药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阴道分泌物酵母样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药敏临床意义。方法从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到的196株酵母样真菌,采用API-20Aux和ATBFUN GU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株酵母样真菌中,分离率最多的前3种是白色念珠菌(80.5%)、葡萄牙念珠菌(9.5%)和光滑念珠菌(5.6%),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敏感率最高,达94.5%和92.6%,5-氟胞嘧啶、咪康唑、益康唑和酮康唑只有43.6%~58.1%。结论真菌性阴道炎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感染的酵母菌除了对多烯类药物敏感率高外,对其他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5.
长江芜湖段赤眼鳟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iardson)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其他各水系中均有分布,在国外见于朝鲜和越南[1].赤眼鳟俗称红眼棒、野草鱼,其营养价值高且肉味鲜美,是我国江河主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也是我国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1].  相似文献   
136.
报道了中国鲤蠢目纽带科绦虫1新纪录属和1新纪录种,即梭形纽带属Atractolytocestus Anthony,1958及该属矢梭形纽带绦虫A.sagittaus(Kulakovskaya et Akhmerov,1965).梭形纽带绦虫与该科中国已记录的纽带属和许氏属绦虫的区别分别在于其卵巢后有卵黄腺存在;卵黄腺在子宫和卵巢侧面连续大量分布,睾丸向后延伸到子宫两侧,头节球状或圆锥状.细颈许氏绦虫Khawia tenuicollis Li,1964的分类学地位在该报道中被重新讨论.  相似文献   
137.
Breeding strategies of 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were studied from 592 specimens collected monthly during May 2007 and April 2008 in the Puxi Stream of the Huangshan Mountain.Sex ratio of the studied population was 0.90∶1(♀∶♂),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1∶1.Both sexes reached their first sexual maturity at age 2(the second calendar year of their birth).Fifty percent of females and males reached maturity at a total length of 69.75 mm and 69.36 mm respectively,and the minimum total length was 61.54 mm an...  相似文献   
138.
2000年至2002年冬季,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特有珍稀雉类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越冬期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结合RS和GIS在多个尺度上对其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上影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因素存在差异,影响因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在微生境上,影响因子主要是坡度、乔木盖度以及坡向余弦值与灌木高度的相互作用;在115 m尺度上,关键因子是灌木林、阔叶林和针叶林的面积;250m尺度上,主要因子是针叶林和阔叶林的面积及针叶林与阔叶林面积的相互作用;对于距离因素,到河漫滩和到农田的距离是影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根据回归分析和AIC及AICc值,115 m尺度上栖息地变量对白冠长尾雉越冬期的栖息地选择影响最大.综合分析发现,在较大的尺度上,影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叶林和灌丛面积的相互作用、到河漫滩的距离以及到农田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9.
林木耗水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林木的蒸腾耗水量是造林设计与环境水分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就林木耗水的气孔与非气孔调节机制、木质部空穴和栓塞的发生和恢复机理、树体组织水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它们在树木水分传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和意义开展了探讨。目前在蒸腾气孔调节方面,包括,蒸腾午休、夜间蒸腾、气孔振荡和补偿现象等气孔行为的研究工作有待深入。栓塞木质部和空穴化导管恢复的临界条件与重新充注对植物水分运输的重要生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树体组织水容对树木水分传输和耗水的调控机制问题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0.
元宝枫生长旺季树干液流动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和多种气象、土壤因子传感器组成的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和美国产Licor-6400光合测定系统,于夏秋季节对北京西山地区低山成林元宝枫单株边材液流动态和叶片蒸腾作用进行了系统观测。元宝枫树干边材液流变化受天气的影响,环境胁迫或环境的改善都能改变边材液流的波动特征。在正常情况下,边材液流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日出后树干液流迅速上升,峰值在中午前后出现,然后下降,在次日早晨前达到坡谷。最热月7月液流启动和进入坡谷的时间比其他各月早1~4 h。6月树干上位液流速率大于中位和下位,其他各月树干下位液流速率大于上位和中位,这种差距在7月达2~3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整个生长旺季,元宝枫边材液流变化深受气温、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风速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但在不同的观测时段和观测部位其影响的主导因子不完全相同,只有空气温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影响液流的主导因子;元宝枫边材液流的变异规律较好地说明了其耐旱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