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85篇
  免费   7668篇
  国内免费   23134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1537篇
  2022年   2526篇
  2021年   3568篇
  2020年   3155篇
  2019年   3784篇
  2018年   2809篇
  2017年   2462篇
  2016年   2907篇
  2015年   3879篇
  2014年   5123篇
  2013年   4749篇
  2012年   6228篇
  2011年   6064篇
  2010年   4527篇
  2009年   4473篇
  2008年   4855篇
  2007年   4483篇
  2006年   4129篇
  2005年   3510篇
  2004年   2882篇
  2003年   2571篇
  2002年   2260篇
  2001年   1987篇
  2000年   1761篇
  1999年   1185篇
  1998年   685篇
  1997年   473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51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93篇
  1981年   42篇
  1979年   19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22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I Davidson  J H Xiao  R Rosales  A Staub  P Chambon 《Cell》1988,54(7):931-942
We have purified a protein (TEF-1) that specifically binds to two sequence unrelated motifs (GT-IIC and Sph) of the simian virus 40 (SV40) enhancer. TEF-1 binds cooperatively to templates containing tandem but not inverted or spaced repeats of its cognate motifs. This cooperative binding correlates with the ability of the tandem repeats to generate enhancer activity in vivo. In contrast, TEF-1 and a second SV40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TEF-2, bind independently to templates containing the cognate motifs of both proteins (GT-I and either GT-IIC or Sph motifs) even though these motifs cooperate in enhancer activity in vivo. These results allow us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classes of enhancer factors.  相似文献   
82.
The growth of the protozoanBlepherisma is stimulated by Lanthanum (La) at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0.32 ppm. In mice Yttrium (Y) and Ytterbium (Yb) are absorbed, accumulated, and metabolized. Both rare earth elements (RE) exhibit a high affinity for teeth and bones, accumulation occurs and metabolism is slow. In the livers of RE-exposed mice, concentrations are variable. The liver is apparently capable of absorbing and discharging RE in a manner depending on metabolic activity. The main route of discharge for ingested REs is the alimentary canal. Exposure of pregnant mice to RE leads to rapid placental transfer of RE; 14.1% of the total amount of RE administered was detected in newborn mice. Young, developing organisms appear to be especially susceptible to RE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83.
不同品种、不同花期的依兰花精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依兰花精油的香气质量,我们对云南省西双版纳产依兰花精油以及引种栽培于西双版纳的泰国种、老挝种的依兰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在Finnigan-4510 GC/MS/DS上用毛细管柱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依兰油的香气与品种及精油中的酯类、醇类和酚醚的含量有关。倍半萜烯类和倍半萜醇类的含量越高,其香气质量越差。就西双版纳产依兰油的香气而言,依兰花由青转黄时得到的精油远较绿花和花蕾油为好。  相似文献   
84.
中国钩蛾亚科黄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钩蛾属Tridrepana全世界已有32种(Watson,1957),其中包括中国的10种(Watson,1968)。我们手中标本已鉴定10种,其中新增4新种及1新亚种。本文作一全般记录。  相似文献   
85.
汪兴鉴 《昆虫学报》1988,(2):219-220
本文记述川实蝇属Ortalotrypeta Hendel一新种,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相似文献   
86.
五种恙螨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恙螨染色体的研究迄今仅Shirai等(1984)简要地报道了三种纤恙螨的染色体核型。本实验采用压片法和改良空气干燥法,研究观察五种恙螨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初静止化蛹1—3天的成蛹阶段是制作恙螨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的最佳虫期。微红纤恙螨,地里纤恙螨和巨螫齿恙螨染色体数目为2n=14;苍白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为2n=16。染色体呈大小不等的小棒状,单着丝粒,但多不清晰,仅可见着丝点区浅染。部分核型出现染色体异型现象。核型性别未明,性别决定机制不清。  相似文献   
87.
蚤类幼虫分类的尝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88,(3):326-331
自1872年Laboulbene,A.描述了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的幼虫形态以来,至今已过百余年。在此期间。各国先后有些学者虽描述了不同种类蚤幼虫形态,但总数不超过30种。与世界上已知蚤类数比,不到百分之一。在吸血医学昆虫幼虫的分类研究方面,蚤类则远远落后于蚊虫。究其原因,主要是蚤类幼虫多孳生在宿主洞穴巢窝内的浮土中。比如啮齿动物的窝巢,除了在平原地区或草原地带的洞穴容易发现之外,在山区或森林地带,鼠洞就难以找寻。即使找到洞口的位置,要挖到洞内的窝巢就更加困难。因此在采集上蚤类幼虫较蚊虫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88.
小地老虎变态期脂肪体变化及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从四龄幼虫开始经预蛹和蛹的变态期及羽化为成虫后的脂肪体出现的超微结构变化,蛋白质含量的变动,以及蛋白质颗粒的形成和消失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幼虫期的后期,脂肪体扩大成宽带状,细胞体积增大的同时出现双核和多核。进入预蛹期,细胞内开始出现嗜碱性“蛋白质颗粒”,血细胞吞噬部分脂肪体细胞。蛹龄一天时,脂肪体转变成块状,细胞内充满大型蛋白质颗粒。在蛹龄5—10天内,“幼虫脂肪体”逐步崩解,围膜及细胞膜消失。至蛹龄12天时转变为预成虫,脂肪体细胞重新出现,并以气管分支为中心聚合成花朵状圆球体,再组成串状“成虫脂肪体”,仍充满蛋白质颗粒。幼虫期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至预蛹期则衰变成几种类型的蛋白质颗粒。(2)六龄幼虫在1—5日龄期间,每克脂肪体的蛋白质含量稳定在7.1—8.4毫克之间,随后逐步升高,至预蛹期达16.3毫克的峰值。蛹初期,雄蛹和雌蛹的含量分别增高到预蛹期的1.63和2.4倍。但在蛹龄2—8天内迅速下降到六龄幼虫期的水平。至蛹龄9—13天时间(包括预成虫),含量又突然猛增,雌蛹尤为显著。蛹期脂肪体细胞充满着的几种蛋白质颗粒,在羽化为成虫后的24小时内全部消失。在六龄幼虫期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20微克)作体壁处理,可使幼虫期延长4天,并使九日龄幼虫的脂肪体仍保持幼虫型状态。  相似文献   
89.
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法和双柱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207—250个色谱峰中,初步鉴定出59个成分,被鉴定成分的总量占精油总组成的94.45—98.92%,其主要成分随采油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0.
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害与eAMPCa~2及能量代谢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和生化酶分析法,测定了大鼠在经受束缚加浸水急性应激四小时内,胃组织cAMP Ca~(2+)及在ATP、ADP、AMP和能量代谢的短期动态变化,同时观察了胃粘膜的损害程度。结果发现胃粘膜损害面积密度随着应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胃组织cAMP和Ca~(2+)则进行性降低;两者呈密切负相关;胃组织能量代谢却略有增强。若预先给以CaCl_2,再予应激,则有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