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5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时期哲罗鱼(Hucho taimen)卵黄的超微结构.根据哲罗鱼卵黄物质在卵母细胞中的加工合成、积累以及卵母细胞中参与卵黄颗粒形成的细胞器的变化,可将该鱼卵黄发生分为4个特征时期,即卵黄发生前期、卵黄泡期、卵黄积累期和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发生前期是指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卵黄物质开始积累前的时期,此时期核仁不断分裂,出现线粒体云和早期的滤泡细胞层、基层和鞘细胞层;卵黄泡期特点主要是细胞器不断变化产生卵黄泡和皮层泡;卵黄积累期的滤泡膜由内向外依次为放射带、颗粒细胞层、基层和鞘细胞层,此时外源性卵黄前体物质不断经过血液汇集于鞘细胞层,后经微胞饮作用穿过胶原纤维组成的基层,经过多泡体作用转运至颗粒细胞内,在细胞内经过加工和修饰形成小的卵黄蛋白颗粒,卵黄蛋白颗粒经微胞饮穿过放射带进入卵母细胞边缘形成的空泡中,不断积累形成卵黄球;进入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球体积变大,向细胞中心聚集,填满大部分卵母细胞,卵黄积累完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在小鼠海马中特异性敲除RNA酶Ⅲ酶(RNAase Ⅲenzyme)Dicer1,并初步观察Dicer1在小鼠海马的生长发育中起到的基本作用。方法:用在海马中特异性表达Cre酶的Frizzled9-CreERTM小鼠和Dicer1(flox/flox)小鼠交配,得到Dicer1(flox/+);Frizzled9-CreERTM小鼠,并再次与Dicer1(flox/flox)交配,得到Dicer1(flox/flox);Frizzled9-CreERTM小鼠,用他莫昔芬(TM)诱导Cre酶的表达,使Dicer1在海马中特异性敲除,观察小鼠的表型。结果:TM诱导的Dicer1全敲的小鼠出生率低,大部分在出生后40天左右死亡,海马中CA3区域变薄,猜测与海马中缺乏Dicer1酶有关。结论:Dicer1是miRNA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海马中敲除Dicer1后影响小鼠发育,小鼠易猝死。  相似文献   
994.
内蒙古典型草原灌丛化对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英  李小雁  童绍玉 《生态学报》2013,33(22):7221-7229
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地中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 Lam.)灌丛斑块空间分布格局、草地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从轻度到中度、重度退化草地,草本植物生物量呈减少趋势,小叶锦鸡儿生物量呈增加趋势,总生物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灌丛斑块生物多样性呈增加趋势,草地斑块生物多样性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其中轻度退化草地中灌丛斑块生物多样性低于草地斑块,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中灌丛斑块生物多样性高于草地斑块。本研究认为,内蒙古典型草原灌丛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可能存在草本植物占优势或小叶锦鸡儿占优势这样两种稳定状态,这两种状态能维持较高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而在由草本植物占优势向小叶锦鸡儿占优势转化的过渡阶段,系统不稳定,仅能维持较低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5.
施肥对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地进行施肥对土壤N2O通量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目的在于探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土壤N2O通量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施肥)、无机肥、有机肥、有机无机混合肥。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并测定了土壤温度、水分、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结果表明:板栗林土壤N2O通量呈显著季节性变化,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而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N2O年均通量和年累积量;在整个试验期间,无机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下土壤N2O的排放系数分别达到0.96%、1.45%和1.29%。此外,施肥也显著增加了土壤WSOC和MBC的含量(P<0.05)。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N2O通量与土壤5 cm处温度、WSOC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MBC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N2O排放与土壤含水量间除对照处理外均没有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施肥引起土壤WSOC含量的增加可能是施肥增加板栗林地土壤N2O排放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6.
有性繁殖是植物种群形成与维持的主要方式。为探索退化湿地的快速恢复方法,为松花江下游退化湿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开展了香蒲和芦苇种子快速发芽的有性繁殖实验。研究采用滤纸为发芽基质,通过变温培养试验,以未浸种处理为参照,分析了蒸馏水、双氧水(H2O2)、硝酸钾(KNO3)和高锰酸钾(KMnO4)溶液浸种的预处理方式对香蒲、芦苇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香蒲、芦苇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具有显著影响。KMnO4溶液浸种再清洗处理条件下,香蒲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发芽率可达未浸种处理条件下的3.1倍,发芽速率为16.17±0.80。芦苇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在经KNO3溶液浸泡再清洗处理后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达96%-99%,发芽速率达28.43±0.71。因此,分别对香蒲、芦苇种子采用KMnO4和KNO3溶液浸泡再清洗的预处理方式可以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发芽率,从而加速湿地植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997.
观察膜糖蛋白(GP) Ⅱb/Ⅲa 单抗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和HMGB1/TLR4途径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膜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对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30只5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50 μl,腹腔注射),IgG 对照组(50 μg,腹腔注射),GP Ⅱb/Ⅲa 单抗组(50 μg,腹腔注射).实验ApoE-/-小鼠均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0周后处死动物.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As病变;活体荧光显微镜观察颈总动脉As病变处血小板黏附;Western blot 检测HMGB-1、TLR4与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主动脉窦As病变部位MOMA-2 和VCAM-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HMGB-1、IL-1β、TNF-α 与MCP-1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PⅡb/Ⅲa 单抗组ApoE-/-小鼠As病变和血小板黏附显著减少(P < 0.05);且该组小鼠主动脉TLR4与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其血清中的HMGB-1、IL-1β、TNF-α 与MCP-1的水平也明显下降(P < 0.05).此外,GP Ⅱb/Ⅲa 单抗治疗显著减少As病变处MOMA-2 和VCAM-1的表达(P < 0.05).GP Ⅱb/Ⅲa 单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可能与抑制HMGB1/TLR4途径介导的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998.
一定浓度的甲醛可以引起蛋白质的异常修饰、功能丧失、细胞死亡。虽然甲醛的细胞毒性已见报道,但甲醛影响神经细胞周期及其分子机制等尚不明确.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甲醛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共孵育,观察到甲醛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取决于甲醛的浓度.当甲醛浓度([FA])≤0.1 mmol/L(细胞培养48 h),细胞周期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当甲醛浓度增加(0.1 mmol/L <[FA]≤0.2 mmol/L),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当[FA] = 0.3 mmol/L时,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大量细胞滞留在S期(46.28%),G2/M期细胞仅占16.05%.将细胞同步到G2/M期,用0.1~0.3 mmol/L甲醛孵育,尽管G2/M期细胞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S期细胞显著增加;将细胞同步化到S期,与0.1 mmol/L甲醛孵育,则G2/M期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与0.3 mmol/L甲醛孵育,表现为G2/M细胞显著减少,S期细胞极度增加.在相同条件下,Sprague-Dawley (SD)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也表现出G2/M期细胞比例随甲醛浓度升高而降低,S期细胞比例随之增加的现象.当0.1 mmol/L≤[FA]≤0.2 mmol/L时,细胞出现明显的早期或晚期凋亡;当[FA]≥0.3 mmol/L时,DNA损伤明显,细胞出现凋亡和部分坏死.以上结果提示,低浓度甲醛(0.1 mmol/L≤[FA]≤0.2 mmol/L)主要通过引起DNA超甲基化而抑制S期DNA的合成,高浓度甲醛([FA]≥0.3 mmol/L)则造成DNA的损伤,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与烟草赤星病抗性连锁的6对SSR标记和随机选取的21对SSR标记,对33份具有不同赤星病抗性的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3个烟草赤星病抗性QTL两侧的6个SSR标记可以较好地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区分开来。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4的水平上,可将33个烟草品种分为4个类群:具有净叶黄(国内)和Beinhart-1000(美国)赤星病抗源的烟草品种聚为一类(Ⅰ类);抗赤星病的CV系列烟草品种聚为一类(Ⅱ类);长脖黄、G140、NC82等感病品种聚为一类(Ⅲ类);香甜烟草(N.suaveolens)单独聚为一类(Ⅳ类)。基于随机选取的SSR标记的聚类结果则不能看出与赤星病抗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1年湖州市中心医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 10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890株,分离率为4.9%.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4.3%.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脑外科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为严重,并逐年上升;对头孢他啶等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也逐年上升,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E敏感性均良好.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对该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院感控制,防止耐药菌株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