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1篇
  免费   1486篇
  国内免费   309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662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733篇
  2018年   618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887篇
  2014年   1170篇
  2013年   1209篇
  2012年   1484篇
  2011年   1364篇
  2010年   938篇
  2009年   850篇
  2008年   979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798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水稻幼芽细胞生物膜上的赤霉素结合蛋白的结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 (Oryza sativa)幼芽中存在膜结合的赤霉素结合蛋白 ,其与 GA3 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 6.5× 1 0 -8mol/ L,总浓度为 0 .3 pmol· mg-1 蛋白质。结合蛋白与 GA3 结合活力在 0℃时比 2 5℃时高 1 4 0 %。它与 GA3 结合的最适 p H为 5。 GA3 与此结合蛋白的结合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 ,1 h达最大值 ,以后又逐渐下降。 IAA、ABA可与 GA3 竞争赤霉素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42.
生物复苏——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生命史是一部生物界短期,快速剧变与长期,慢速稳定相互交替的历史。大绝灭(即集群绝灭)事件反映了全球环境的大突变,点断了地质历史中的生命记录及其发展历程,预示着生物界的演化出现了最有意义的飞跃,近年来尝试研究大绝灭后全球生物界的残存-复苏及其基本型式,并探索复苏的控制因素,标志着地质科学中一个重心的转移(即从大绝灭转向其后的生物残存与复苏的研究)。生物复苏揭示了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其研究的  相似文献   
43.
标本采自广西宜山、天等和贵州独山、紫云等地的早二叠世地层中。Zellia富集于层面,大多和Pseud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Robustoschwagerina共生,在确定石炭二叠系界线时具有一定的地层意义。现对Zelia的属征加以阐述、讨论和归并,并对其地理地层分布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4.
丝孢酵母高甲硫氨酸突变株的选育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Behr)ST851为原始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在含乙硫氨酸的双层平板上筛选到多株抗乙硫氨酸突变株。其中ST851-10株抗乙硫氨酸浓度达到350μg/ml,其菌体蛋白质含量由40.5%提高到44.3%,菌体甲硫氨酸含量由20.45mg/g-DCW增加到29.32mg/g-DCW。在以苹果渣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硫酸镁作硫源的最适培养条件下,固态发酵24h后,蛋白质和甲硫氨酸含量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15.8%和44.9%。培养基中C/N值低有利于甲硫氨酸的合成,C/N值高则适合于菌体生长。在苹果渣固态发酵过程中,适当补加氮源既有利于菌体生长和甲硫氨酸的合成,又可起到调节培养基pH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太湖16000年来沉积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  刘金陵 《古生物学报》1996,35(2):213-223
通过对太湖钻孔岩芯岩性,结构,构造的剖析及粒度,磁化率的测试,发现冰后期东太湖形成于跑今6500年前,在距今6500-5800年,为一水深约2-3m的,经常受到流水作用影响的浅水湖泊,距今约5800-5700年,东太湖曾一度干枯或接近于干枯,距今5700年以来湖泊变浅,平均水深只有1m左右,由于湖泊变浅,湖底经常遭受波浪的扰动,形成波状层理或透镜状层理。西太湖局部洼地集水成湖的时间比东太湖早,并且  相似文献   
46.
猪精子凝集素的纯化,性质及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胎球蛋白-Sepharose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从精子和精浆中分离纯化了猪精子凝集素(简称BSL)。BSL的血凝活性只被若干糖蛋白和聚糖所抑制。BSL的分子量为56kd,由分子量分别为13.6kd(β)和16.0kd(α)的两个不同的亚基以α1β3所组成。BSL为糖蛋白,含中性糖3.2%,不含唾液酸。用ELISA法测定猪精子中BSL的含量及分布,表明70%嵌入在精子膜中,25%结合在精子表面,  相似文献   
47.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携带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的质粒pJIT101导入京花1号小麦幼胚细胞。方法是将小麦幼胚细胞进行高渗缓冲液预处理,用微米级的激光微束处理,然后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抗性的愈伤组织及绿色小植株。第一年,从150个小麦幼胚中,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4株绿苗,取两株进行NPT-Ⅱ酶活性分析,测到了NPT-Ⅱ酶的活性。第二年重复实验,从245个小麦幼胚中,经筛选获得1株绿苗,进行了叶片DNAPCR扩增检测,转化的绿色小苗扩增出所导入的NPT-Ⅱ基因编码的片段。结果表明,外源NPT-Ⅱ基因已导入了小麦,并实现了整合表达。  相似文献   
48.
陈建  李枢强 《蛛形学报》1995,4(2):137-139
记述采自我国云南省勐腊的盖蛛属1新纪录种-鹤嘴盖蛛Nerienemacella(Thorell.1898)。  相似文献   
49.
By means of an in vivo brain microdialysi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hysostigmine on the acetylcholine level in the dialysate of rat frontal cortex was studied. Perfusion of the various degrees of physostigmine (eserine) concentration (10 nM−10 μM) into the cortex through the dialysis membrane increased the basal acetylcholine level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the presence of 10 nM, 0.1 μM and 10 μM physostigmine in the perfusate, systemic treatment with scopolamine (0.5 mg/kg, i.p.) increased 200, 270 and 510%,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acetylcholine level in the dialysat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basal levels, while in the absence of physostigmine the treatment increased it only 40%. From these results, it appears that perfusion of physostigmine at a variety of concentrations, changes not only the basal level of acetylcholine induced by the inhibit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but also the relative acetylcholine output induced by systemic treatment with scopolamine.  相似文献   
50.
MethodsforHandy,RapidIsolationofHighQualityRNAbyGuanadiumThioeyauateDuJianYuanYanhuaMaShenglinDongZhiwei(BeijingInstituteforCancerResearchBeijing100034)硫氰胍是一种有效的蛋白变性剂。早在1979年,Chirgwin等就利用氯化铯/硫氰胍超离心技术成功地从RNA酶富集的胰脏组织中提取出未降解的RNA分子[2],从而使它成为抑制RNA酶的首选药物并得到广泛使用,但受到超速离心设备的限制。1983年,Cathala报道了氯化锂/硫氰胍RNA提取法[1]。该方法操作简便,获得的RNA质量很高,但所需时间较长。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