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6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17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2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桂西南早熟荔枝实生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83份早熟荔枝(品种)单株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多态性高的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8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3.59%,表明桂西南早熟荔枝实生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用NTSYS软件计算出这83份材料的DICE相似系数在0.64~0.95之间,遗传亲缘关系较近;用UPGMA方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在相似系数0.75时,可将栽培品种与桂西南早熟实生单株区分开。各地区资源混杂聚类在一起,不能按地区单独聚类。  相似文献   
132.
在对上海市树附生藻类的调查中,发现了1个中国新记录属——绿叠球藻属(Chlorokybus)。对该属1个新记录种绿叠球藻(Chlorokybus atmophyticus)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其系统位置讨论结果认为,绿叠球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藻类,在陆生植物演化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支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目——绿叠球藻目(Chlorokybales)处理。  相似文献   
133.
通过顶置光源植物生长室控制380和760 μmol·mol-1 2个CO2浓度水平,研究了磷缺乏与正常供磷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3种种植模式下作物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CO2浓度升高能显著增加单/间作玉米、大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及总干重.(2)CO2浓度升高对供磷水平下单、间作玉米大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的正效应均大于缺磷处理.(3)两种CO2浓度下,间作大豆与单作大豆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间作玉米较单作玉米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且供磷和CO2浓度的升高均能够促进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134.
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以该实验室自育陆地棉品系TH1和TH2为材料,将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daceus)抗逆转录因子OvDREB2B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后,导入棉花基因组,经卡那霉素筛选和分子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并表达。将T1代转基因植株和受体对照在温室中栽培,待植株生长至四叶一心时,用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水溶液进行渗透胁迫处理,分析探讨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效果及其抗旱机理。结果显示:当渗透势为0和0.5 MPa处理时,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无明显差异;当渗透势为0.8 MPa和1.1 MPa处理时转基因植株较对照抗旱性明显提高。当渗透势为1.1 MPa处理96 h时,对照植株Fv/Fm降至0.2左右,而转基因植株仍正常生长,Fv/Fm值约为0.51,而且初始荧光(F0)值、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一系列参数转基因植株都明显优于对照,表明DREB2B基因能够提高棉花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5.
以黄土高原丘陵区主要退耕还林树种油松为研究对象,对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采用样地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分析不同坡向(阳坡、阴坡)及退耕年限(退耕6年、9年和12年)油松人工林的乔木不同器官、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含量,以及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探讨甘肃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林的固碳作用。结果表明:(1)油松不同器官碳含量为48.15%~53.90%,各器官碳含量大小为树干>叶>细枝>粗枝>根桩>粗根>树皮>大根>中根>小根>细根>球果;灌木层碳含量为茎>叶>根;草本层碳含量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2)油松人工林的枯落物层碳含量为未分解层大于半分解层。(3)0~100 cm土壤层的碳含量随退耕年限增加而增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0~10 cm、10~20 cm土壤层不同坡向间碳含量差异显著。(4)阳坡和阴坡退耕6年、9年和12年油松林总碳储量分别为42.90、50.50、59.22 t·hm-2和45.08、53.77、65.70 t·hm-2。研究认为,黄土高原丘陵区阳坡和阴坡均适宜油松林发挥固碳效益,且阴坡要优于阳坡,是甘肃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136.
本研究探讨鲤鱼汤利尿消肿拮抗肾纤维化保护肾脏的分子机制。阿霉素6.2 mg/kg尾静脉单次注射制备ADRN模型,2 W后干预连续7 W。检测尿、血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下游因子表达。结果发现模型组较对照组12 h尿量(12 h-Uv)减少,血白蛋白(Alb)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间质损伤指数(TII)升高,肾组织Smad7表达下调,转化生TGF-β1、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I型胶原(Col-I)表达上调;鲤鱼汤组较模型组12 h-Uv增加,血Alb升高,GSI及TII下降,肾组织Smad7表达上调,TGF-β1、FSP-1、Col-Ⅰ表达下调。表明鲤鱼汤的肾保护作用至少部分与其利尿消肿、调节TGF-β1/Smad7信号通路、抑制上皮细胞转分化(EMT)及细胞外基质沉积(ECM)有关。  相似文献   
137.
用PCR法扩增枯草芽孢杆菌的漆酶基因lac2.构建表达质粒pPIC9K-lac2.通过电转法将lac2基因重组于P.pastoris基因组,筛选高G418抗性和高表达漆酶的转化子作为工程菌GS115(pPIC9K-lac2).在发酵罐中发酵GS115(pPIC9K-lac2)表达重组蛋白.在50 L发酵罐中加入20 L无机盐发酵培养基.在发酵的第一阶段连续24 h补加50%甘油-0.8% PTM4增殖P.pastoris,然后用甲醇-0.8% PTM4诱导49 h.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搅拌的频率和通气量,将溶氧维持于20% ~30%,用氨水维持pH 5.0.放罐时生物量为A600=266.5,表达漆酶1097.5U/L发酵液.  相似文献   
138.
目的用micro-CT方法,评估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和去卵巢运动三个组。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min、速度18 m/min、坡度5°的跑台训练。正式运动处理14周时,取第2腰椎检测骨密度,取第4腰椎行micro-CT分析及三维结构重建;取第3腰椎椎体进行椎体压缩实验。结果去卵巢运动组第2腰椎骨密度、第3腰椎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以及第4腰椎骨小梁体积和骨小梁数目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骨小梁分离度显著低于去卵巢静止组,而骨小梁厚度无显著变化。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能改善去卵巢大鼠腰椎的微结构。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并观察模型的动态变化。方法 2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3只)和空白组(13只),模型组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2 mg/kg,空白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检测连续10周12 h尿蛋白定量、终末血生化指标,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12 h尿蛋白定量造模后1周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5周达到高峰;血总蛋白、白蛋白均低于空白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尿素氮均高于空白组(均P0.05),血肌酐差异无显著性(P=0.64)。肾脏病理改变:第5周为微小病变型,第10周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单次尾静脉注射6.2 mg/kg阿霉素,可以成功建立渐进性的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  相似文献   
140.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7配体咪喹莫特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塑及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小鼠按随机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咪喹莫特组,每组12只。通过卵蛋白致敏,气道激发8周,末次激发24h后,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变化;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气道纤维化的改变;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慢性哮喘组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较正常对照小鼠明显加重,而咪喹莫特组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及气道重塑均较哮喘模型组小鼠减少或降低。慢性哮喘组小鼠肺组织MMP-9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对照小鼠明显增加(P〈0.05),而咪喹莫特治疗可显著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MMP-9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结论:咪喹莫特能够显著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减轻气道重塑,这可能与其抑制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