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5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pecies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DNA sequence of a fragment of the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 in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DNA barcoding, is widely applied to assist in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fish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fish biodivers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barcoding reference database of the native ray‐finned fishes in Taiwan. A total of 2993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1245 species within 637 genera, 184 families and 29 orders of ray‐finned fishes and representing approximately 40% of the recorded ray‐finned fishes in Taiwan, were PCR amplified at the barcode region and bidirectionally sequenced. The mean length of the 2993 barcodes is 549 bp. Mean congeneric K2P distance (15.24%) is approximately 10‐fold higher than the mean conspecific one (1.51%), but approximately 1.4‐fold less than the mean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families (20.80%). The Barcode Index Number (BIN) discordance report shows that 2993 specimens represent 1275 BINs and, among them, 86 BINs are singletons, 570 BINs are taxonomically concordant, and the other 619 BINs are taxonomically discordant. Barcode gap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at more than 90% of the collected fishes in this study can be discriminated by DNA barcoding. Overall, the barcoding reference database established by this study reveals the need for taxonomic revisions and voucher specimen rechecks, in addition to ass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Taiwan's fish resources and diversity.  相似文献   
992.
在[Ca(NO3)2]盐处理土壤中,研究了两种湿度水平(200,400g.kg^-1)和湿-干循环对土壤Mn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土壤Mn的有效性,湿度大时,易还原态Mn转化为水溶态,交换态Mn;盐分对易还原态Mn的转化有一定影响,NO3-能缓冲土壤Eh的下降,有抑制易还原态Mn转化的作用,连续的湿干循环能使土壤2价Mn(水溶态Mn,交换态Mn)浓度降低,而a(NO3)2盐能增加Mn的不溶性,这在Mn含量低的土训上,最终将导致Mn的缺乏。  相似文献   
993.
中亚热带3种典型森林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类型更替是影响生态系统有机质循环的重要因素, 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碳吸存和养分保持功能有影响。然而关于中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该文研究了福建省三明市3种典型亚热带森林——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天然次生林(SF)、米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AR)、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PM)的淋溶层(A层)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3种森林类型表层土壤中, 可溶性有机质中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DON)、荧光发射光谱腐殖化指数的趋势均为SF > AR > PM, 芳香化指数大小为PM > AR > SF; SF和AR的NH4 +-N显著高于PM, NO3 --N在3种林分中的含量低且差异不明显,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树种差异和人为干扰程度不同。PM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低于SF和AR; 纤维素水解酶活性大小为AR > SF > PM; PM多酚氧化酶显著高于SF和AR, 3种林分过氧化物酶无显著差异。AR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林分。冗余分析显示土壤总氮和DON是驱动淋溶层土壤酶活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之, 土壤总氮含量与NAG活性呈正相关关系, 并且可溶性有机氮可能是氮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土壤微生物优先利用易分解碳; 且碳氮养分循环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氮提高了与土壤碳相关的水解酶活性, 从而可促进碳周转。  相似文献   
994.
玉米大斑病菌钙调磷酸酶A亚基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郝志敏  董志平  司贺龙  董金皋 《遗传》2009,31(10):1059-1064
根据已知病原真菌钙调磷酸酶A亚基(Calcineurin A, CNA)丝苏蛋白磷酸酶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 从玉米大斑病菌cDNA中扩增出CNA基因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手段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 EF 407562)。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 该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只有1个拷贝。CNA特异性抑制剂Cyclosporin A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和附着胞发育有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与抑制剂浓度呈正相关, 相同浓度的抑制剂对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经CsA(5µg/mL)处理后, 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不能侵入玉米叶片, 初步表明CNA基因参与玉米大斑病菌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995.
996.
A genomic DNA fragment containing the 5′-upstream sequence and part of the open reading frame corresponding to the cytosolic fructose-1,6-bisphosphatase (cyFBPase) cDNA was isolated by Genome Walking. The 1 195 bp 5′-flanking region which started from the translation initiation ATG codon was fused to reporter gene encoding β-glucuronidase (GUS) and stably transferred to rice via particle bombardment. Strong GUS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leaves and leaf sheaths of transgenic rice, but not in culms and roots.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revealed that GUS expression was exclusively restricted to mesophyll cells in transgenic ric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1 195 bp fragment contains all the cis-elements required for directing mesophyll-specific expression pattern in rice. Key words: rice (Oryza sativa); promoter; cytosolic fructose-1,6-bisphosphatase gene; mesophyll-specific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997.
骨形态形成蛋白因子Ⅱ(BMP-2)属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成员,具有活性最高和能单独诱导骨形成的特性。BMP-2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增加成骨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这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最终促进骨形成。因此BMP-2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新作用靶点。目前,已证明可上调BMP-2表达的上调剂多为Statin类药物。它们多通过抑制Rho和Rho激酶的活性;增加游离的有活性的eNOS;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等方面促骨形成。研究Statin类药物促BMP-2表达上调的机理,可为进一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 年6 ~12 月和2005 年3 ~7 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了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共观察到蒙古野驴132 群次。蒙古野驴的防御行为可分为警觉和发现、预警、矛盾(犹豫)、示威、逃跑、护幼、诱发和争斗8 种方式,观察记录到16 种体姿。用独立样本t-test 检验,对成体蒙古野驴雌雄个体昼间预警行为时间分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雄性昼间用于预警的时间明显高于雌性。群体中所有个体均能通过体姿、动作和声音发出示警信号,逃跑是蒙古野驴躲避敌害的主要方式。野外观察记录到94 次警戒防御行为。统计结果表明,蒙古野驴的安全距离与调查者所使用交通工具有关,并与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提出了一个描述蒙古野驴安全距离与威胁源运动速度之间关系的模型。蒙古野驴具有激烈的种内争斗和攻击行为,激烈的争斗甚至导致被攻击个体死亡。   相似文献   
999.
牙鲆是我国黄渤海重要的增殖放流鱼类,野生群体和放流群体的鉴别是评估牙鲆增殖效果的前提.为了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增殖放流牙鲆群体鉴别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秦皇岛近海增殖放流区捕捞牙鲆幼鱼为对象,先使用项目组前期开发的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区分野生群体和放流群体,再分别测定肌肉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和耳石(全耳石和耳石核心区...  相似文献   
1000.
烟夜蛾雄蛾性附腺因子对雌蛾性信 息素合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处女蛾在交配后1 h,其性信息素滴度即显著降低,72 h内未见恢复。生测结果表明,烟夜蛾性信息素合成抑制因子主要来源于雄蛾性附腺。不同日龄雄蛾性附腺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无显著差异。光暗期对其活性具显著影响,暗期中雄蛾的性附腺物质对雌蛾性信息素合成具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光期中雄蛾的性附腺物质不具抑制活性。在暗期的不同时间处理,对处女蛾性信息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雄蛾性附腺提取物对雌蛾性信息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与注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0.2 ME(雄蛾当量)是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最小剂量。对交配雌蛾注射性信息素生物合成激活神经肽(PBAN)提取物后,其性信息素合成又可恢复,这说明雌蛾交配后,性信息素滴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缺少了PBAN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