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蜜环菌胞外漆酶的合成、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蜜环菌胞外漆酶合成条件和酶学性质。实验表明,培养基初始pH5.5、培养温度25℃有利于菌株产酶;与麦芽糖、山梨糖和半乳糖相比,纤维二糖和棉子糖作为碳源时漆酶产量更高;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有利于漆酶合成。泥炭提取液可显著诱导漆酶生成,当其含量为50%时,菌株漆酶最高产量是对照组的7倍。在蜜环菌发酵上清液中检测到3个漆酶同功酶组分,其主要活性(约占75%)组份漆酶A经 (NH4)2SO4沉淀、制备级PAGE电泳和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被分离纯化至电泳均一,SDSPAGE法测得酶亚基分子量59kD,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活性酶分子量58kD。纯化的漆酶A等电点pI为4.0,氧化愈创木酚的最适反应pH为5.6,最适温度为60℃,在60℃和65℃时半衰期分别为45min和36.8min,在pH5.2~7.2范围内稳定性较好。100mmol/L Cl-对该酶有显著抑制作用,1mmol/L SO2-4 对漆酶有激活作用,1mmol/L NaN3可完全抑制酶活性,10 mmol/L EDTA对漆酶活没有明显影响,1mmol/L Cu2+对漆酶有激活作用。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测得酶的Km=1.026mmol/L,Vmax=5μmol/(min·mg);以ABTS为底物时,测得其Km=0.22mmol/L,Vmax=69μmol/(min·mg)。  相似文献   
592.
云南兔耳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云南兔耳草 (LagotisyunnanesisW .W .Smith)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 :柯伊利素 (chrysoeriol 1) ,芹菜素 (apigenin 2 ) ,茴香酸 (anisicacid 3)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4) ,肉桂酸 (cinnamicacid 5 ) 3,4 二甲氧基肉桂酸 (3 ,4 dimethoxycinnamicacid 6 ) ,香草醛(vanillin 7) ,胡萝卜苷 (daucosterol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93.
油菜抗裂果性研究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油菜易裂果性的危害、抗裂果性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也介绍了我国现有的主要抗裂果性油菜资源,并提出国内应开展油菜抗裂果性遗传机理研究和转基因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4.
人胸腺肽β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化学与酶促合成技术 ,将胸腺肽 β4基因拆分为两个末端互补的片段进行化学合成 ,经变性、退火以及T4DNA聚合酶延伸过程 ,获得完整编码的基因片段。通过一平一粘末端连接 ,将胸腺肽 β4基因片段克隆入pLDH4 (一种大肠杆菌温度诱导表达载体 )的EcoRV和HindIII位点之间。经克隆筛选和DNA序列测定 ,获得目的基因表达工程菌 ,且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质的 30 %。利用盐析和多种层析技术联合纯化该表达多肽 ,纯度达95 % ;活性测定表明纯化的人胸腺肽 β4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595.
为了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人骨形成蛋白 3(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oin3,hBMP3) ,检测表达产物的诱骨活性 .将hBMP3全长cDNA 1416bp克隆入转移载体K8中 ,再与病毒DNA经脂质体包裹后转染昆虫细胞Sf9.重组病毒经蓝白筛选后 ,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进行初步鉴定 .收集重组病毒的转染上清 ,肝素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SDS PAGE和Western印迹进一步鉴定此蛋白 .体外培养MC3T3 E1细胞 ,经目的蛋白刺激后 ,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 .并将目的蛋白进行小鼠体内肌肉包埋实验 ,检测其异位诱骨活性 .结果显示 ,肝素亲和层析可以收集 1个高的洗脱峰 .SDS PAGE显示 ,非还原型样本为 32kD的二聚体蛋白带和少量 16kD单体蛋白带 ;还原型样本仅有相应大小的单体蛋白带 ,纯度达 80 % .Western印迹在相应位置呈阳性染色 .此蛋白刺激小鼠成纤维细胞 4 8h后 ,胞内ALP的活性增高 ,经rhBMP3作用后的细胞MTT染色减弱 .在小鼠股部肌肉内包埋蛋白样品 2~ 3周 ,组织学检测有成骨组织生成 .说明hBMP3在此套系统中获得了表达 .表达产物在体外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分化 ,却抑制细胞的增殖 .小鼠体内异位诱骨实验进一步证实表达产物具有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596.
根据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的溶葡球菌酶基因序列以及乳酸克鲁维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引物扩增溶葡球菌酶基因表达片段,构建溶葡球菌酶(lysostaphin,Lys)基因表达载体(p KLAC1-Lys),转化乳酸克鲁维酵母(K.lactis GG799),实现了Lys基因的分泌表达。对重组菌株(K.lactis GG799/p KLAC1-Lys)进行NTG随机化学诱变,优化表达条件,筛选获得高表达菌株,并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通过诱变重组溶葡球菌酶乳酸克鲁维菌株,Lys酶比活性提高了约5.2倍(约8 000U/L)。最适接种量为40g/L,诱导过程中每24h添加一次终浓度为20g/L的半乳糖和NH_4NO_3可提高酶比活性,最适表达p H为7.0~7.5,最适反应p H为7.0~8.0,最适反应温度为37℃。实验表明,低于40℃,p H 3~6之间时,重组溶葡球菌酶较稳定。Sr~(2+)对其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Ba~(2+)、Ca~(2+)、Zn~(2+)、Cu~(2+)、Mn~(2+)、Mg~(2+)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7.
598.
庞雄飞  蒲天胜 《昆虫学报》1990,33(3):336-341
本文描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小毛瓢虫属(Scymnus Kugelann)的四新种,均隶属于小瓢虫亚属Scymnus(Pullus)Mulsant。其中包括刺端小瓢虫Scymnus(Pullus)cnidatus sp. nov.,弯端小瓢虫Scymnus(Pullus)accamptus sp. nov.,紫背小瓢虫Scymnus(Pullus)notus sp. nov.,黄胸小瓢虫Scymnus(Pullus)xanthostethus sp.nox.。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99.
蒲富基 《昆虫学报》1991,34(3):341-343
小扁天牛属(Callidiellum)隶属于天牛亚科(Cerambycinae)。1940年美国Linsley以Semanotus cupressi Van Dyke 1923为模式种建立小扁天牛属,全球已知五种(包括本文新种在内),即C.cupressi(Van Dyke)1923(分布于美国加州地区),C.virescens Chemsak et Linsley 1966(分布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rufipennis(Motschulsky)1860(分布于日本,朝鲜及中国,C.villosulum(Fairmaire)1900(广布于中国南  相似文献   
600.
周渝  蒲渝  周飞舟  邓天琼 《四川动物》2005,24(4):634-634,664
为探讨犬颈椎小关节脱位动物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护理特点,对20只犬建立颈椎小关节脱位模型,并于手术前积极准备,术中主动配合,术后及撞击伤后细致护理,密切观察.结果动物术后3日存活率达80%,满足了实验要求.认为术前不必禁食,术中可不作气管插管,术后保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