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黄斑蕉弄蝶蛹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斑蕉弄蝶蛹的部分营养分析表明,黄斑蕉弄蝶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蛋白质含量丰富为76.3%、脂肪含量为15.8%;矿质元素种类多且含量丰富;总氨基酸含量较高为628.2 mg/g干重,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45.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82,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衡,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为24.4 mg/g蛋白质,占FAO模式参考值的70.0%。黄斑蕉弄蝶蛹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它的食用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鼠肺Dectin-1和β2-防御素的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Deetin-1和B2-防御素的影响与疾病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Pc刺激组、PCP模型组以及PCP模型恢复组。免疫抑制方法建立PCP动物模型,改良四胺银(Groeoti’s methenamine—silver nitrate method,GMS)染色检测Pc包囊;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和Westernblot检测Deetin-1和B2-防御素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Pc刺激组的Dectin.1和β2-防御素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c刺激组和PCP恢复组的Dectin-1和β2-防御素的mRNA以及蛋白显著高于PCP组(P〈0.05),而PCP恢复组与PCP组肺部炎症无明显差别。结论对免疫功能正常宿主,Dectin-1受体和p2-防御素可能在防Pc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抑制了鼠肺Deetin-1和β2-防御素的表达,这可能与PCP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3-AB对肝癌细胞系MHCC97-H和SMMC7721及正常肝细胞系L02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细胞增殖试验观察不同浓度3-AB对三种不同细胞系细胞的增殖作用。Annexin V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学检查观察不同浓度3-AB对不同细胞系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当3-AB浓度分别为5 mM、10 mM与20 mM时,与对照组(0 mM)相比,在培养第6天时开始出现增殖明显减慢,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第九天差异明显(p0.05)。随着浓度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系MHCC97-H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增加,细胞数均逐渐减少;而同样浓度梯度3-AB对人类肝细胞系L02生长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实验发现,当3-AB浓度为5mM、10 mM与20 mM时,均可诱导肝癌细胞株MHCC97-H和SMMC7721凋亡,与对照组(0 mM)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细胞凋亡率与3-AB的药物浓度相关:浓度越高,凋亡越明显。而同等浓度3-AB对肝脏细胞系L02无明显的促进凋亡作用。结论:3-AB可以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对正常肝脏细胞无明显毒害作用,具有治疗肝癌的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berine, Be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s, HUVEC)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er对HUVEC存活率的影响。以0.05μg/mL LPS刺激HUVEC建立炎症反应模型,并分别给予1.25、2.5、5μM Ber干预,Elisa检测Ber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泌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Ber对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中NLRP3、My D88、IL-1β、TLR4、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Ber对HUVEC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基本呈现浓度梯度,IC50值接近5μM;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Ber(1.25、2.5、5μM)均可以显著下调HUVEC中TNF-α、IL-1β炎症因子的分泌(P0.005及P0.01),并可以显著抑制细胞中NLRP3、My D88、IL-1β、TLR4、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P0.05),其抑制作用基本呈剂量关系,以5μM Ber的抑制效果最佳。结论:Ber可以通过抑制经典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通路来下调LPS诱导的HUVEC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5.
26.
油酸(C18∶1)是双低菜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之一,合理的高油酸菜籽油脂肪酸组分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提高油酸含量是双低油菜品质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我国高油酸油菜品种选育相关研究进展缓慢,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进程急需提速。围绕高油酸油菜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论述:国内外利用理化方法成功创建的油菜高油酸种质资源及其高油酸性状遗传模式;油菜高油酸性状的控制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世界上高油酸品种的培育以及我国高油酸品种的发展趋势;当前高油酸品种的不足及今后高油酸油菜品种的改良途径。为油菜育种工作者较全面地展示了国际上高油酸油菜在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今后我国高油酸油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高雄山虫草及其细脚拟青霉无性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采自安徽省天堂寨自然保护区的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及其无性型细脚拟青霉Paecilomyces tenuipes ,应用单子囊孢子分离鉴定和微循环产孢的方法确证了两者的对应关系,并修订了高雄山虫草的原始描述。双梭孢虫草C.bifusispora可能为高雄山虫草的同物异名。同时采集的具数个红色子座且有双梭形子囊孢子的虫草不是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28.
该研究以黄瓜品种‘中农18号’、南瓜砧木品种‘京欣砧5号’为试验材料,以南瓜自根苗(P)和去除1片子叶及生长点的南瓜苗( /P)为对照,采用单子叶贴接法进行黄瓜/南瓜异体嫁接(C/P)和南瓜/南瓜自体嫁接(P/P),测定嫁接后砧木子叶形态指标和淀粉代谢的动态变化,分析嫁接后去除砧木子叶对嫁接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揭示砧木子叶淀粉代谢在黄瓜嫁接苗生长中的作用,为黄瓜嫁接苗的壮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贴接后,C/P、P/P和 /P砧木子叶鲜质量和面积显著增大,且增加量依次递减,表现为 /P > C/P > P/P > P。(2)贴接后,C/P和P/P砧木子叶中淀粉含量在嫁接后0~3 d时降低,之后迅速升高,至嫁接后13 d再次逐渐降低,且C/P砧木子叶淀粉含量及其淀粉分支酶(SBE)和水解酶(β AL)活性均显著高于P/P。(3)在嫁接后0~10 d 去除砧木子叶可显著抑制C/P嫁接苗接穗和根系生长,减弱根系活力,同时降低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其CWINHXK基因表达水平,并以嫁接后0 d 去除砧木子叶的抑制效果最显著。研究表明,黄瓜C/P单子叶贴接苗中,砧木子叶作为贮存器官,在幼苗生长早期以淀粉形式储存光合产物,之后淀粉水解成单糖为嫁接苗接穗和根系快速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29.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民族药马利筋生物活性广泛。为获得马利筋活性内生真菌资源,该研究基于“民族药-内生真菌-活性成分”的思路,考察了168株马利筋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并分别采用SRB法、Griess法、PNPG法和DPPH法对内生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抗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测定,对活性菌株进行ITS菌种鉴定。结果表明:(1)所筛选的168株内生真菌中有22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中,9株内生真菌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在0.1~40μg·mL-1之间;菌株MJF-53在2.5μg·mL-1时对LPS诱导的Raw264.7释放的NO和IL-1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株内生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在1.0~4.0 mg·mL-1之间,其中MYF-16和MYF-55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接近阿卡波糖;19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菌株MYF...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不同温度下降香黄檀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该研究开展了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300、500、600、700、900、1 200μmol·L-1)对常温(白天28℃/夜晚25℃)和低温(白天8℃/夜晚5℃)下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叶片色素含量、叶片水分状况、膜系统等方面影响研究,并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促进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发育和提高低温耐受性的最适外源褪黑素浓度。结果表明:(1)在常温下喷施各个浓度的褪黑素溶液,在生长发育(形态、茎高增长和株高增长),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光合色素[总叶绿素(Total Chl)、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均有一定的提高。(2)低温胁迫处理下,喷施各个浓度的褪黑素溶液可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低温胁迫对植株形态、茎高增长、株高增长、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