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5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14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4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恶劣环境下,人工海防林因面临养分胁迫而经营困难。为探讨盐、磷胁迫对主要海防林树种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该研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和KH2PO4(磷)溶液处理种子和浇灌幼苗,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高盐胁迫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对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两种植物影响程度不同;台湾相思种子萌发耐盐性高于木麻黄,前者相对盐害率最大值为23.03%,后者为89.15%;随着盐浓度增加,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低,对应最大值分别为38.70%、34.67%、18.70、0.055和76.67%、62.22%、48.46、6.11。(2)两种植物的株高和根长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木麻黄和台湾相思株高分别为12.29~6.01 mm和48.27~17.33 mm,根长分别为8.57~1.45 mm和33.41~5.88 mm;台湾相思根、茎、叶生物量及根冠比均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木麻黄各处理差异较小。(3)台湾相思的种子和幼苗较木麻黄更耐低磷环境,二者最适磷浓度存在差异;木麻黄种...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抑郁的发生机制不清及药物的临床疗效不佳,导致其成为世界难题。已有研究发现甲醛的气态暴露或液态腹腔注射都可直接诱发小鼠抑郁样行为,而内源甲醛是否参与抑郁的发生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索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否通过刺激内源甲醛产生而诱发小鼠抑郁的分子机制;并观察非侵入物理疗法——630 nm红光照射是否能激活甲醛脱氢酶而降解甲醛,从而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方法 雄性成年C57BL/6J小鼠随机分组:a.对照组,腹腔注射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b.抑郁模型组,按浓度梯度腹腔注射LPS;c.红光干预组,按浓度梯度腹腔注射LPS后并定时进行630 nm全身红光照射。采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糖水偏爱(suorose preference test,SP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FST)等方法,评估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用甲醛荧光(Na-FA,特异甲醛荧光探针)定量法及整脑甲醛荧光成像法,检测小鼠脑...  相似文献   
23.
以去除果皮后阴干的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种子为材料,在温室大棚沙池内进行层积处理,从层积处理开始至子叶出土的不同萌发阶段,考察蒜头果种子发育形态、贮藏物质积累、酶活性以及幼苗类型等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其种子休眠形成原因。结果显示:(1)蒜头果种子从解除休眠开始至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约需195 d,其中幼胚的形态发育后熟约需75 d,随后30 d内是种子集中萌发的时期,其发芽率达到最高(53.33%);依据种胚发育形态的标志特征将此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S1~S7阶段):S1阶段种子未萌发,S2阶段种胚“露白”,S3阶段胚根突破种皮长超过1 cm, S4阶段下胚轴与胚根连接处形成弯钩结构,S5阶段“S”型胚形成及胚根前端膨大,S6阶段种子不仅具有膨大的胚根且已有侧根的分化,S7阶段子叶脱落,胚芽出土,真叶出现。(2)蒜头果种子在湿沙层积过程中,种胚胚长和胚率从S1阶段的(5.49±1.57)mm和(19.48±5.72)%分别增加至S6阶段的(67.92±2.94)mm和(240.75±15.29)%,胚率平均增加了12.4倍,显示蒜头果种子的胚需要经历后熟过程才能萌发,属于胚后熟型种子。(3)从...  相似文献   
24.
25.
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is a new pathogenic microspordia isolated from the silkworm larvae.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method,we amplified a fragment of the core sequence of the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 SSUr-RNA) of Endoreticulatus bombycis.The SSUrRNA fragment was inserted into pMD18-T Vector and then cloned.It had a length of 1230 nucleotides and a percentage GC content of 51.3%.The accession number in Genbank is gill 181769|AY009115.The secondary structure model of the SSUrRNA of 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was constructed both on the bases of the sequence alignment and RNAFOLD program of the PC-GENE package.The secondary structure model revealed that 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lacked many cukaryotic hclices.such as heli10,helix 11.helix 18,helix 43 and helix 46,but it has V4 region and has more of prokaryotic character.Analyzed by Blast,Endoreticulatus bombycis.Endoreticulatus schubergi and pleistophora sp.(Sd-Nu-IW8201) have a high similarity,over 98%,Phylogeny tree of Endoreticulatus and Pleistophora species showed that Endoreticulatus and Pleistophora sp.(Sd0Nu-IW8201) was in a group and the other Pleistophora species were in another group[Acta Zoologica Sinica 49(3):414-420,2001].  相似文献   
26.
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_2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蝮蛇毒腺中抽提总RNA.利用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引物作逆转录,以cDNA为模板进行体外扩增,获得磷脂酶A2(简称PLA2)基因,克隆至pBS-ks载体中。通过对3个碱性PLA2(简称BPLA2)基因单独克隆分别作DNA全序列分析,推导pro-BPLA2由13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与已测定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比较,基本相符。该基因成功的克隆,不仅推导出BPLA2的蛋白质全序列,也为进一步开展蛇毒功能肽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
一例智力低下患者7q~ 标记染色体的来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类染色体显微切割、PCR技术构建的现有人类染色体特异性和染色体区带特异性探针池作为绘画探针,采用正向染色体绘画技术,结合染色体筛查方法,查明了一例7q~ 标记染色体患者的染色体附加片段来源于3q26→3qter。确定该患者的核型为46,XX,-7, der(7)t(7;3)(7pter→7q32::3q26→3qter)。应用这个策略,能够快速有效地鉴定标记染色体的来源。  相似文献   
28.
利用52个家蚕品种在春秋两个季节的试验资料,对万头茧层量及其构成因素作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诸因素对万头茧层量的作用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为幼虫生命率和茧层率在不同季节中的作用相对地变化。结合育种实践指出:(1)春用蚕品种的选育应在保证生命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茧层率和全茧量,而夏秋用品种的选育应在保证茧层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生命率和全茧量。 (2)为提高选择效果,春蚕期育种应以选择茧层率为主,夏秋期育种应以选择生命率为主。  相似文献   
29.
详细记述了广西博白和湖南长沙中泥盆世的大瓣鱼科化石,依其特征建立一新属——广西瓣甲鱼Guangxipetalichthysgennov,该属头甲骨片排列型式与澳大利亚的Shearsbyaspis较为接近。同时讨论了鱼化石动物群及相关的地层问题。  相似文献   
30.
蒲洼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稳定性及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  潘向丽 《生态学报》1995,15(1):72-78
在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本文基于1975-1990年的数据,对蒲洼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稳定性及其动态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能流模型,由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得出该生态系统能流的平衡态具有渐近稳定性。动态数学模拟表明,目前该系统的能量流动正从不稳定状态向稳定和平衡态过渡,这一过程大约需要7a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