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volatiles from Vetiveria zizanioides were analyzed by SPME and GC-MS. In the roots, the main component was valencene (30.36%) abstract, while in the shoots and leaves, they were 9-octadecenamide (33.50%) abstract, 2,6,10,15,19,23-hexamethyl-2,6,10,14,18,22-tetracosahexaene (27.46%) abstract, and 1,2-benzendicarboxylic acid, diisooctyl ester(18.29%) abstra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ny terpenoids in the volatils. In shoot volatiles, there existed 3 monoterpenes, 2 sesquiterpenes and 1 triterpene. Most of the volatiles in roots were sesquiterpenes.  相似文献   
992.
鲢和草鱼鳃部寄生单殖吸虫的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 1995— 1996年期间 ,对同一口池塘中的鲢和草鱼寄生鲢指环虫 (Dactylogyrushypophthalmichthys)和鳃片指环虫 (D .lamellatus)进行了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研究。两种单殖吸虫种群丰盛度的季节变化与其感染率的变化基本相似 :鲢指环虫 2— 3月种群的丰盛度逐渐增加 ,4月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在秋冬季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鳃片指环虫在 11至来年 3月种群的丰盛度逐渐上升 ,4月达到高峰 ,随后迅速下降 ,在夏秋季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克隆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基因、表达ET1融合蛋白,以期诱导机体产生ET1抗体,中和患者体内过量的ET1。方法:根据人ET1的多肽序列合成ET1基因,将其插入到pThioHisA的EcoRI和 SalI位点,重组质粒pThioHisA-ET1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验证后转化TOP10,IPTG诱导的重组菌经SDS-PAGE检测融合蛋白Thioredoxin-ET1的表达量;表达的融合蛋白用ProBond亲合层析纯化并经HPLC鉴测其纯度;每只小鼠按25、50、100ug/次剂量的Thioredoxin-ET1每两周免疫一次,共4次,最后一次免疫10d后制备抗血清,经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证明Thioredoxin-ET1融合蛋白具有ET1免疫反应原性。结果:经过质粒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构建了正确的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A-ET1,用1mmol IPTG诱导工程菌,融合蛋白Thioredoxin-ET1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0%,多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和复性后,用ProBond亲合层析纯化得到了Thioredoxin-ET1融合蛋白,经HPLC鉴测其纯度为90%。制备的抗血清中ET1抗体的效价可达104。结论:应用Thioredoxin-ET1融合蛋白可以诱发机体产生ET1抗体,为研究ET1在患者体内的过量表达及对患者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颅内大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RHRSP模型,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16周,每组随机选取6只动物取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颅内大动脉MMP-2、MMP-9和TGFIβ1的变化.结果:双肾双夹高血压大鼠颅内大动脉MMP-2,MMP-9,TGF1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8、16周,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高血压大鼠大动脉,手术后4、8、16W,与手术后2W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RHRSP颅内大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随血压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995.
血管舒-缩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血管舒 缩肽表达的调控机制及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在该网络平衡中的地位 ,以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为诱发因素刺激培养的大鼠VSMC ,用RT PCR和放射免疫分析观察内皮素 1(ET 1)、AngⅡ、心钠素 (ANF)和肾上腺髓质素 (ADM)在VSMC中的表达与释放及相互关系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分析揭示其分子机制 .在被AngⅡ处理的VSMC中 ,4种血管活性肽的表达活性均升高 ,其中缩血管肽基因表达被迅速诱导 ,而舒血管肽则是先降后升 .但刺激前后舒 缩血管肽之间的平衡关系无明显改变 .放免分析证实 ,AngⅡ可程度不同地促进 4种血管活性肽合成 ,使胞内 4种活性肽水平升高 ;对培养液中 4种活性肽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 ,AngⅡ可促进ET 1、AngⅡ释放 ,抑制舒血管肽释放 ,尤以ANF的胞内水平明显高于胞外 .EMSA分析显示 ,在AngⅡ诱导 4种肽表达的同时 ,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转录调控因子转录激活蛋白(AP 1)与 4种活性肽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明显增强 .ChIP结果表明 ,AP 1在染色质靶位点的募集与血管活性肽基因的表达上调有直接关系 .结果提示 ,AP 1与特异DNA顺式作用元件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血管活性肽的转录激活 .VSMC不仅作为它们的效应器 ,而且还通过调节AP 1与靶基因中的共有顺式元件——  相似文献   
996.
黑斑蛙3个Sox基因HMG-box区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扩增了黑斑蛙Sox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及测序.结果在雌雄个体中共筛选出三个不同的Sox基因,rnSox3,rnSox21,rnSox4其序列与人相应SOX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6%、82%、83%,与人类相应SOX基因编码氨基酸的一致性分别为94%、93%、78%.本研究为探索黑斑蛙的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997.
以湖北钉螺肝胰腺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文库初始滴度为5.6×104 cfu/mL,库容量为6.72×105 cfu/mL,重组率为93%。插入片段长度为400—2700 bp。对其中1728个克隆进行测序,得到1520个序列,其中长度大于100 bp的ESTs为1393条,初步拼接得到698个单基因簇(Unigene),其中包括234个重叠群(Contig),464个单拷贝(Singleton)EST。使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有111个单基因簇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约占15.90%;587个单基因簇与所有已发现的蛋白质的基因没有或者有着相当低的同源性,约占84.10%。研究为湖北钉螺的基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亦为筛选和鉴定湖北钉螺生长发育、免疫等相关的功能基因以及血吸虫与螺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李若  田艳艳  高勇  王山  聂桓  李钰 《遗传》2009,31(1):36-42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B(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 B, LRP1B)是脂蛋白受体家族庞大受体亚群的成员之一, LRP1B基因编码一个长达16.5 kb的大转录本。由于LRP1B的转录产物过大限制了其功能研究。为研究LRP1B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文章应用RNAi技术特异地封闭了LRP1B基因的表达。在设计siRNA过程中, 根据高效siRNA序列特征和靶序列处的mRNA二级结构特点, 对LRP1B基因多达1 100个的siRNA候选靶序列进行双重评价, 最终在基因转录本的不同位置选取了6个siRNA靶位点。针对这些靶位点, 文章构建了6个表达shRNA的pSilencer4.1重组体, 稳定转染HEK 293细胞并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表达载体的沉默效果。结果表明, 所构建的6个shRNA-pSilencer4.1重组体中有5个对LRP1B基因形成了有效沉默(>50%), 并得到了多个完全封闭LRP1B基因表达的HEK 293细胞单克隆。  相似文献   
999.
3座南亚热带串联调水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的CC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韧  顾继光  聂祥  王伟  李秋华 《生态科学》2008,27(5):315-319
蛇地坑水库、南屏水库、竹仙洞水库是珠海市对澳门供水的3座串联水库,平均每天对澳门和拱北水厂供水2.2×105m3。但水库自身流域集水难以满足水量需求,从广昌和平岗泵站从磨刀门水道抽水通过管道输入南屏水库,再进入竹仙洞水库或由洪湾泵站由洪湾水道抽水先进入蛇地坑水库后再进入竹仙洞水库。当竹仙洞水库供水不足时,蛇地坑水库泄水向竹仙洞水库输水洪湾泵站取水点位于磨刀门水道的下游,水质较差,长期调水入库增加了水库的营养盐负荷。蛇地坑水库的调水主要发生在1月份和3月份,水力滞留时间较长;南屏和竹仙洞水库的调水入库频繁,水体水力滞留时间短,平均为23.5和10天。2006年对3座水库进行了富营养化和浮游植物调查,营养盐浓度较低的蛇地坑水库4月份发生了蓝藻水华,而营养盐浓度较高的南屏和竹仙洞水库的蓝藻的生物量均很低,前者以硅藻为主要浮游植物类群,后者以绿藻为主。是什么原因导致这3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蛇地坑水库的浮游植物以微囊藻、卷曲鱼腥藻、蓝纤维藻、小球藻和小环藻为优势;南屏水库浮游植物主要以假鱼腥藻、小环藻、针杆藻和微小多甲藻为优势种;竹仙洞水库浮游植物主要以衣藻、小环藻、游丝藻和隐藻等为优势种。三个水库相比较,蛇地坑水库4月份蓝藻占优势,其后主要以绿藻占优势,12月份是硅藻占优势;南屏水库4月份以绿藻为优势类群,随后的三个月以硅藻为优势类群,蓝藻在6月和8月为次优势类群,绿藻门的实球藻是12月份的优势种;竹仙洞水库浮游植物4月份丰度最高,绿藻门的四鞭藻是该时期的优势种,6月份竹仙洞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和4月份类似,但生物量明显下降,随后的三次采样,优势种更替较频繁,硅藻、绿藻、蓝藻和裸藻先后成为优势门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 对3座水库的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pH值、水位库容、正磷和水力滞留时间与浮游植物的分布关系最为直接;而透明度和降雨量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蛇地坑水库中,总磷、正磷酸盐浓度是影响蓝藻丰度的主要因子,硅藻则与库容和透明度有关。在南屏水库中,硅藻在短水力滞留时间期间丰度高,微小多甲藻的丰度主要出现在丰水期。竹仙洞水库的绿藻分成两个集群:四鞭藻、游丝藻等大型绿藻在低温、低水位和较长水力滞留时间的4月份较高;小球藻、栅藻、月牙藻等小型种类则与较高的水位和正磷酸盐浓度呈正相关。南屏水库与竹仙洞水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相似,蛇地坑水库的优势种则与它们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生物量上看丰水期南屏水库的硅藻为优势,而竹仙洞水库以绿藻为优势,主要是南屏水库截留了河流中含硅丰富的泥沙,且水体动荡更大的原因。影响这3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力滞留时间,短水力滞留时间抑制了南屏和竹仙洞水库中的蓝藻成为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野生越桔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贵州野生越桔种类、分布与生境及其资源利用情况,并对贵州野生越桔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