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55篇
  免费   8924篇
  国内免费   7340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1132篇
  2022年   1521篇
  2021年   4841篇
  2020年   3313篇
  2019年   4092篇
  2018年   4053篇
  2017年   3019篇
  2016年   4351篇
  2015年   6612篇
  2014年   7584篇
  2013年   8307篇
  2012年   9943篇
  2011年   8841篇
  2010年   5581篇
  2009年   4982篇
  2008年   5804篇
  2007年   5345篇
  2006年   4774篇
  2005年   4157篇
  2004年   3597篇
  2003年   3168篇
  2002年   2728篇
  2001年   2286篇
  2000年   2125篇
  1999年   1941篇
  1998年   1113篇
  1997年   1045篇
  1996年   1004篇
  1995年   924篇
  1994年   812篇
  1993年   593篇
  1992年   927篇
  1991年   770篇
  1990年   693篇
  1989年   573篇
  1988年   484篇
  1987年   445篇
  1986年   357篇
  1985年   384篇
  1984年   244篇
  1983年   245篇
  1982年   174篇
  1981年   172篇
  1979年   186篇
  1978年   132篇
  1977年   114篇
  1975年   122篇
  1974年   134篇
  1973年   1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991.
津白_3侏儒小鼠(dW~t)是1982年从津白_3纯系小鼠(TA_3)中发现,进而培育成侏的变种。本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dw ̄t小鼠垂体前叶生长激素(GH)细胞进行观察,并根据体视学原理进行定量分析,以探讨dw~t小鼠是否存在垂体发育缺陷。实验结果显示,dw~t小鼠GH细胞的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01。表明dw~t小鼠由于垂体前叶GH细胞数量减少,导致GH分泌不足,从而形成侏儒。  相似文献   
992.
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及Ⅱ型之间有很多共同抗原,能引起血清学交叉反应,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本实验利用重组DNA技术,将部分HSV-2DNA的PstI片段克隆到载体质粒PSK中,并筛选出两个重组质粒(P和P)只与HSV-2反应,与HSV-1不反应,这两个重组质粒中所含的HSV-2DNA片段大小分别是3.1和4.3kb,另外,还筛选了一个重组质粒(PHSV2-1,含5.8kbHSV-2DNA片段)与HSV-1和HSV-2均反应。将4.3kb的片段用光生物素标记后作为探针检测了159份人阴道拭子,其中23份样品呈阳性反应,其余均为阴性,从23份阳性样品中挑选12价涂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也都呈阳性反应,随机挑选的几份杂交反应阴性样品在间接荧光试验中也是阴性。本实验制备的HSV通用及HSV-2型特异性探针将比常规的血清学方法诊断和鉴别HSV-1和HSV-2感染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离体诱变技术选育小麦大粒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鲁麦12等为材料进行幼层培养,转分化前辐照1000rad,在R2代调查千粒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后代千粒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范围为39.5—68.5g.突变率高达63.08%,最高千粒重超过对照40.95%。已选出一批大粒材料应用于生产.其中核生二号新品种千粒重65g,杂交后代表明,大粒变异多为显性突变。  相似文献   
994.
南极长城站微生物区系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2~1993年的夏季,对南极中国长城站的陆地进行了微生物区系的现场调查。先后采集各种类型上样多个。其中对有生态意义的25个样进行了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中温培养下每克湿土壤菌量为102~106,用马丁培养基对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计数,每克湿土含菌量为102~104;0℃下分离计数,发现低温下微生物的数量较中温的多,每克湿土壤含菌为103~106。对该地区烃氧化菌进行了特别调查,以长城站为中心东西宽0.4Km,南北长1Km的范围内烃氧化菌发育最为活跃,但距长城站距离越远,烃氧化菌数量越少。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HPV-18序列中引物HP_1、HP_2之间的片段(F)进行扩增,通过两组阴、阳性对照实验证明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用不同Mg浓度的缓冲系统进行PCR反应发现,缓冲系统中Mg浓度高低是影响HPV-18/HP_1、HP_2特异扩增的重要因素,高浓度Mg导致扩增特异性降低。对17例宫颈癌组织DNA进行PCR检测,有9例检出F片段,其检出率是53%,为HPV-18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96.
一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及基因组酶切的研究王晓容,刘明富,刘润忠,兰萍章,张友清(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毒力测定,限制酶分析斜纹夜蛾(Spodopleralitur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关...  相似文献   
997.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P-1号对木薯产量及其生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和1991年在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生长期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P-1号0,20,30和40ppm进行叶面喷洒,结果表明:30ppm处理可使木薯块根产量平均增加54.44%,块根淀粉含量平均提高20.81%。单株最大薯重提高31.55%,块根数增加21.17%,块根长度增长17.62%,地上部鲜重增加34.36%,植株高度增加4.36%,植株收获期保留青叶数增加19.42%,主茎直径增加6.26%,块根直径增加2.58%,叶片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5.57%和25.96%,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提高15.86%,而对主茎高度、主茎节数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零下低温对杂交杨树皮层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耐寒的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cv.“Lux”I-69/55,父本)和耐寒性较强的欧美杨(P.euramericanaclcv.I-45/51,母本)的4个杂交F_1代无性系(95杨、559杨、600杨和1381杨)为材料,分析了零下低温寒潮前后枝条皮层的脂质组成。结果表明,寒潮影响下,皮层中磷脂含量增加而组成基本不变,膜脂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是:寒潮前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值大的无性系,寒潮前后的IUFA值变化量小;寒潮前IUFA值较小的无性系,寒潮前后IUFA值变化量较大。本文借用力学概念,提出相对抗性概念,给出杨树无性系的相对抗性序列。序列表明F_1代无性系的耐寒性已较不耐寒的父本提高,这与田间观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慢性缺氧对大鼠膈肌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慢性缺氧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对大鼠膈肌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使膈肌SDH活性降低,Ⅰ类纤维极显著减少,运动终板ChE活性极显著降低,线粒体肿胀变性,神经肌肉运动终板突触前部囊泡减少,突触间隙模糊,终板模电子密度降低;参麦治疗可恢复缺氧膈肌的SDH活性及Ⅰ类纤维数目,显著提高终板ChE活性,线粒体结构恢复正常,运动终板突触前部囊泡丰富,突触间隙清晰,终板膜电子密度正常。表明慢性缺氧降低膈肌有氧氧化能力,影响其能量代谢及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减弱其收缩力,而参安治疗可改善缺氧造成的上述损害,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在体外细胞质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形态发生及其抗原定位的电镜和免疫胶体金电镜研究,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一条细胞质内的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是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人们熟知的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胶体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显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病毒的结构蛋白来源。此外,在感染的细胞质内还观察到与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