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不同油橄榄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油橄榄的抗寒机理,对甘肃陇南地区主栽的6个油橄榄品种离体叶片进行低温胁迫(5℃、0℃、-5℃、-10℃)处理,并以18℃常温培养为对照,测定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各油橄榄品种离体叶片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型曲线变化,结合Logistic方程得出不同品种油橄榄半致死温度介于-6.687℃~-3.706℃之间,且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顺序为‘皮肖利’<‘配多灵’<‘莱星’<‘阿斯’<‘鄂植8号’<‘佛奥’,其抗寒性大小依次为‘皮肖利’>‘配多灵’>‘莱星’>‘阿斯’>‘鄂植8号’>‘佛奥’。(2)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各油橄榄品种离体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基本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在-10℃低温胁迫下,油橄榄品种‘皮肖利’和‘配多灵’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常温对照降幅较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相对增幅较大,丙二醛含量增幅较小,而此时品种‘佛奥’和‘鄂植8号’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4)根据不同油橄榄品种的平均隶属度(抗寒性综合评价值)确定的品种抗寒能力大小顺序(‘皮肖利’>‘配多灵’>‘莱星’>‘阿斯’>‘鄂植8号’>‘佛奥’)与品种半致死温度的抗寒性表现顺序完全一致。研究表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皮肖利’和‘配多灵’等油橄榄品种能通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增强保护酶活性来缓解胁迫造成的过氧化伤害,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基于相对电导率的半致死温度和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均能准确鉴定油橄榄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92.
以田间树龄6~7年的油橄榄树为对象,设置充分灌溉(W_(CK))、2/3灌溉量(W_1)、1/3灌溉量(W_2)3个土壤水分环境条件,考察松土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际土壤理化指标、土壤酶活性、油橄榄叶片抗性生理及根系活力的影响,探究松土提高油橄榄抗旱性的生理机制,为油橄榄的抗旱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随着灌溉量的减少,油橄榄叶片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H_2O_2含量都有所增加,油橄榄叶片受到了干旱造成的氧化胁迫,但松土处理均抑制了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H_2O_2含量的增长,同时也缓解了细胞膜稳定指数的下降;(2)经松土处理后,除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增加不明显外,油橄榄叶片POD活性、CAT活性均比不松土处理显著增加,增强了其抵御氧化胁迫的能力;(3)松土处理使油橄榄根际土壤相关酶活性、根际土壤含水量有所增加,但土壤pH值有所降低,这些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对于油橄榄的矿质营养和水分状况的改善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在因灌溉不足引起干旱胁迫的情形下更为重要。(4)松土处理提高了油橄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研究认为,松土处理通过改善干旱胁迫下油橄榄的根际微环境条件,强化油橄榄叶片的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系统活性,提高自身渗透调节能力,增强根系活力,从而有效提高油橄榄对干旱的整体抗性。  相似文献   
993.
土壤侵蚀环境直接影响土壤的特性,对土壤微生物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推动着土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土壤中各种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土壤酶活性能表示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探究不同侵蚀环境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陈家坬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5种不同侵蚀环境下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均表现为0—10cm大于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磷在阴沟坡最大,在阳梁峁坡和峁顶较小,且阴沟坡和峁顶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量氮在阳沟坡最大,阴阳梁峁坡最小,差异性显著(P0.01)。(2)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0—10cm大于10—20cm土层,且在不同侵蚀环境下均表现为阴梁峁坡最大,阳梁峁坡最小。(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4.
青海地区不同品种青稞中B族维生素含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PLC法对青海不同产地的15个不同品种青稞中6种B族维生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5个不同品种的青稞,除叶酸(未检出)、VB12(含量较少)外,其余4种所测B族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其中称多产的二道眉黑青稞VB总量最高,可达0.10842 mg·g-1,民和产的长芒黄脉青稞VB总量最低,为0.03892 m...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对健康山羊(Capra hircus)的悬雍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与人(Homo sapiens)悬雍垂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山羊悬雍垂主要由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组成。其中,黏膜层由未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黏膜下层含有大量的腺体、弹性软骨、骨骼肌纤维和脂肪细胞,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悬雍垂后2/3处的口咽面。山羊与人悬雍垂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山羊含有弹性软骨。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高原缺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Model组)、姜黄素[按体重60mg/(kg.d)]治疗组(curcumin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检测缺氧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同时检测脑片水平的LTP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相对于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撤离平台后,模型组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干预后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5)。(2)给予HFS刺激后各组兴奋性突出后电位(fEPSP)斜率较前明显增加,均可持续1h以上,与模型组比较缺氧组HFS刺激后fEPSP斜率明显减小(P<0.05),姜黄素可减轻缺氧所致的fEPSP斜率减小(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慢性缺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但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克隆表达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ickettsii)外膜蛋白H基因(ompH)片段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采用PCR技术从立氏立克次体基因组中扩增ompH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ompH;将pET32a/ompH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用IPTG诱导转化大肠杆菌表达目的基因。结果:获得长为327bp的ompH基因片段,SDS-PAGE分析发现pET32a/ompH转化菌表达了大小约27kDa蛋白,该蛋白与立氏立克次体免疫豚鼠血清及斑点热患者血清在免疫印迹分析中呈阳性反应,经该重组蛋白免疫血清中和后的立氏立克次体感染VERO活力减低。结论:pET32a/ompH转化的大肠杆菌表达了ompH基因片段,所产生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及保护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实验材料性质和专业背景等因素对四卡片推理问题解决的影响。方法:使用ASL-504眼动记录仪,以1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材料性质)×2(专业)的二因素被试间设计。结果:材料性质主效应不显著,但材料性质在相对注视时间、相对注视次数和瞳孔直径上呈现显著差异;专业因素主效应显著,专业因素在平均注视时间和平均眼跳距离上差异显著,二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如果子句"和"那么子句"在所有眼动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抽象程度高的材料在理解四卡片问题时需要更多的加工,包括条件句及其组成部分;(2)不同专业背景对理解条件句有不同的影响;(3)条件句各组成部分在理解时得到同等重要的加工。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0年3月应用锁定钢板(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或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20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4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4.2个月(9-21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10.4周(8~1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88.4%。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的优点,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