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9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暴发脑膜脑炎流行的新型毒株的全基因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  张礼璧  候晓辉  李杰 《病毒学报》2000,16(4):289-293
吉林省延边地区1996年6月发生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从病人脑脊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病毒,血清学实验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的病因。对其中的2株病毒(Yanbian96-83csf和Yanbian96-85csf)测定了全基因核酸序列并帮了比较分析。结果所测2株病毒核酸长度均为7456bp〔包括3端poly(A)尾〕,两者间仅有13个位点不同,同源性达99.8%,在进化树上位于同  相似文献   
132.
秦岭保护区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作者根据秦岭保护区群内7个自然保护区(保护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问题:一、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的形状、大小、边界区划不合理;二、各自然保护区由于投资和建立时间不同,发展不平衡。三、周边地区商业采伐严重;四、农业蚕食,非法利用自然资源现象得不到制止;五、交通道路穿越保护区,影响动物基因交流;六、旅游开发缺乏统一管理。采取的对策主要是:一、在主要动物活动地带建立联合管理区和生物走廊带;二、加强对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投资;三、加强对穿越保护区公路沿线的管理;四、解决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开展社区共管工作;五、对旅游实行规范化管理;六、开展多种经营创收。  相似文献   
133.
Threeextrinsicpolypeptides,whicharelocatedontheinnersurfaceofthylakoidmembrane,playessentialrolesinmaintainingthephotosyntheticevolutionofoxygen.Theyaregenerallyrecognizedasliablecomponentsofthephotosyntheticapparatus,andcanbereleasedbyavarietyofphysic…  相似文献   
134.
为探讨细胞因子基因(人IL-2、IL-6)转导对于肿瘤细胞膜MHC抗原及细胞膜糖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本文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含人IL-6、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分别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对基因转导的瘤细胞细胞膜糖蛋白及MHC抗原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两种基因修饰的MCF-7细胞MHCⅠ型抗原表达均获得增强,此外,基因转导细胞可程度不同地表现出细胞膜多种糖蛋白表达的变化。提示肿瘤细胞膜抗原及糖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细胞因子基因转导影响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重要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35.
常燕玲  梁晓琴  黄艳  潘立卫  侯萍  任晨阳  李俊 《广西植物》2023,43(11):2113-2119
为研究大萼香茶菜(Isodon macrocalyx )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反相C18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大萼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H NMR、13C NMR和HR-ESI-MS等波谱数据,以及结合 参考文献,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大萼香茶菜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3个二萜,它们分别是19-羟基陶塔酚(1)、macrophynin E(2)、inumakoic acid(3)、inumakiol D(4)、4β-carboxy-19-nortotarol(5)、(-)-lambertic acid(6)、2-oxo-5-fagonene(7)、isodoterniofiln B(8)、长管贝壳杉素E(9)、长管香茶菜素A(10)、牛尾草素H(11)、16S-dihydrolongikaurin A(12)和ent-3S,16S,17-trihydroxy-kauran-2-one(13)。所有得到的二萜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6.
红树生境中微生物菌群丰富,其次生代谢产物结构新颖,是挖掘新型药物的重要来源。该研究利用纯培养技术和16S rRNA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细菌种属,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通过MTT和PCR技术测试细菌代谢产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使用LC-HRMS技术对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析,初步评价木榄沉积物、根、叶以及胚轴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以及细菌代谢物生物活性,寻找抗乙肝病毒的药源菌株。结果表明:(1)共获得细菌59种,分属于4门5纲14目23科36属,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属;菌株GXIMD07402、GXIMD07665、GXIMD07384分别为Pseudooceanicola属、Thioclava属和Aestuariibaculum属的潜在新种。(2)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显示GXIMD07366、GXIMD07616、GXIMD07384、GXIMD07550、GXIMD07445X提取物能显著降低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水平(P<0.05),抑制率分别为51%、47%、63%、52%、47%。(3)初步鉴定强活性菌株GXIMD07...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玻璃体切割术是眼科手术中比较复杂精细显手术,主要应用于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浑浊,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本文主要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总结作者所在科室多年来护理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经验,对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入院的75例(75只眼)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悉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的用药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特殊卧位的指导,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57例(76.0%),视力不变13(17.3%)例,视力下降5例(6.7%),28例眼内异物患者均经手术顺利取出异物。相关手术并发症经医护人员的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满意度达98%以上,医生满意度达100%。结论: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促进病人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静脉血栓是一种高复发风险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其形成和复发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基于人类信号网络和基因表达谱数据可针对静脉血栓经华法令抗凝治疗后的复发机制进行研究。方法:结合表达谱数据和人类信号网络,设计差异模块筛选策略,通过功能分析、差异表达分析和已知血栓相关基因及药物靶基因的互作关联研究,获得与静脉血栓复发相关的显著差异模块。结果:最终获得8个与静脉血栓复发密切相关的显著差异模块,评估了华法令治疗静脉血栓的效能,提出了联合用药的3种可能途径。结论:应用本文提出的整合筛选策略,能识别与静脉血栓复发相关的模块,探究静脉血栓复发的分子机制和评估华法令的治疗效能。还提供了潜在的联合用药途径,这对治愈血栓、防治血栓复发及复发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9.
以食用菌重要害虫-厉眼蕈蚊属的Lycoriella ingenu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逆境温度下各虫态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不同虫态存活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成虫和蛹对高温具有一定适应性,卵对高温的适应性最低但具有一定的低温耐受力。在35-40℃高温下,相同暴露时间,各虫态的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成虫的存活率均高于其它虫态。38℃下全部死亡的暴露时间分别为:成虫48 h,蛹24 h,幼虫12 h,卵2h。在40℃达到全部死亡的暴露时间分别为:成虫24 h、蛹12 h、卵和幼虫0.5 h。低温处理下,各虫态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降低。5℃低温下,相同暴露时间,成虫存活率均高于其它虫态,但在0℃低温下暴露24 h后全部死亡,显著高于其它虫态;幼虫在低温下取食活动减弱,5℃下暴露24 h后停止取食,相同暴露时间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存活率下降;蛹对0℃的耐受力高于成虫和幼虫,暴露4 h后可以正常羽化,48 h后全部死亡;卵对短时间的低温具有一定耐受力,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降低幅度大。  相似文献   
140.
地星属Geastrum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地星目Geastrales、地星科Geastraceae,因奇特的外观、生态和医药用价值吸引了国内外真菌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对燕山地区地星种类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LSU-rpb1-atp6四基因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