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4篇
  免费   1519篇
  国内免费   280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664篇
  2018年   616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717篇
  2015年   977篇
  2014年   1184篇
  2013年   1245篇
  2012年   1438篇
  2011年   1368篇
  2010年   995篇
  2009年   878篇
  2008年   1015篇
  2007年   929篇
  2006年   868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724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2年   7篇
  1970年   5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兖滕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地的类型与综合开发生态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毛汉英  方创琳 《生态学报》1998,18(5):449-454
以能源开发为主体的兖滕两淮地区是我国近期19个国土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区采煤及其引起的土地塌陷形成的区域生态环境是一个破坏多于建设、开发多于整治的脆弱生态系统。通过实地调研,将该区采煤塌陷地分为非积水塌陷干旱地、塌陷沼泽地、季节性积水塌陷地、常年浅积水塌陷地和常年深积水塌陷地共5大类,依次相应提出了农林业综合开发与建材开发、农林渔综合开发、渔林农综合开发和水产养殖综合开发等6种不可替代的生态模式。这些模式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兖滕两淮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良化。  相似文献   
992.
陈立  李玉雨 《病毒学报》1998,14(3):229-233
吉林省延边地区1996年6月发生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在全地区216万人口中,发病人数约5 ̄6千人,死亡2人,为历史上所罕见。从病人脑脊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病毒,分离率较高(分别达到52.4% ̄66.7%)。用WHO提供的RIVM肠道病毒组合血清进行中和定型,不能确定型别。RT-PCR结果表明为肠道病毒。病人早期血清特异性IgM抗性阳性率72.0%,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无菌性脑膜脑炎暴发流行的  相似文献   
993.
美国蓝浆果的引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1988年由美国引入12个兔眼蓝浆果(VaciniumasheiReade)品种,在江苏南京和溧水两地试种。10年来生长结果正常,产量和品质与原产地无显著差异,引种获得成功,证明兔眼蓝浆果能适应本地区自然条件。单株产量平均7.51kg,品种间差异显著,最高9.86kg,最低134kg。单位投影面积产量3.10kg/m2,最高4.06kg/m2,最低1.13kg/m2。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原产区产量记录。据此预测,栽植距离适宜时,在本地区亩产量可达1500~2000kg以上。大多数品种果实糖酸比很高,鲜食风味好,氨基酸含量中等,矿质元素Zn和Se含量高。兔眼蓝浆果可在江苏南部丘陵地区发展;此外,还应将试验扩大到南方红黄壤地区;并对本国野生资源开展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994.
MLC_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及转基因小鼠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糜酶基因在体内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心肌肥厚的关系,并提高糜酶基因在小鼠心脏中的表达,构建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myosinlightchain-2promoter,MLC2)-糜酶融合基因并产生转基因小鼠.通过删除糜酶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结构基因克隆,然后与大鼠心脏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序列相拼接,构建MLC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回收并纯化融合基因片段,显微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产生转基因小鼠,经PCR扩增、Southern印迹杂交和PCR扩增产物的测序,筛选和确定转基因鼠.在新出生的46只小鼠中有2只为转基因阳性鼠,且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给后代,从而获得了可用于研究糜酶基因在体内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心肌肥厚的关系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995.
For enhancement ofcis,cis-muconate productivity from benzoate, catechol 1,2-dioxygenase (C12O) which catalyzes the rate-limiting step (catechol conversion tocis,cis-muconate) was cloned and expressed in recombinantPseudomonas putida BCM114. At higher benzoate concentrations (more than 15 mM),cis,cis-muconate productivity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unconverted catechol was accumulated up to 10 mM in the case of wildtypeP. putida BM014, whereascis,cis-muconate productivity continuously increased and catechol was completely transformed tocis,cis-muconate forP. putida BCM114. Specific C12O activity ofP. putida BCM114 was about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P. putida BM014, and productivity was enhanced more than two times.  相似文献   
996.
细胞粘附分子(CAM)可介导细胞间及细胞与间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传导信息,参与机体胚胎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及肿瘤转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是主要的CAM分子之一,可表达于活化的细胞,内皮细胞等。人膜是母体与胚胎滋养层直接接触的特殊组织、已发现蜕膜细胞在着床过程中参与了局部免疫耐受的形成,但对着床期ICAM1在蜕膜细胞表达的动态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别从整体和局部角度、着床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及子宫内膜/蜕膜(EC/DC)细胞ICAM1的不同表达特点进行了动态观察和对比性分析。结果发现,ICAM1在着床期PBLC及EC/DC中的表达均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Tab.1;Figs.1&2)。ICAM1在PBLC中的表达于妊娠第一天(D1)即开始降低,D2降至最低;与此不同,ICAM1在EC/DC中的表达于D2开始降低,D4降至最低,D5开始恢复,但尚未恢复到对照水平。结果表明,ICAM1在蜕膜局部的表达调节方式不同于外周血;ICAM1表达阳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蜕膜细胞均代表着活化的功能性细胞,这些细胞表面ICAM  相似文献   
997.
小麦丛矮病毒NS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与N蛋白mRNA3'末端顺序相同的20寡聚核苷酸引物,通过点杂交、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从小麦丛矮病毒(WRSV)cDNA文库中筛选到编码N蛋白基因下游顺序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含有一编码的40kD蛋白的开放读框。将该读框的全长cDNA经PCR扩增后,克隆到pGEX-3X上,在大肠杆菌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蛋白质印迹鉴定,该基因为小麦丛矮病毒NS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998.
小麦丛矮病毒M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小麦丛矮病毒(WRSV)基因文库含磷蛋白NS基因的质粒中,经亚克隆、测序,得到NS蛋白基因的下游序列,其中含有一读框453nt、编码一分子量约17kD蛋白。用PCR方法获得该读框全长片段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3X,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以IPTG诱导表达,产物由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蛋白质印迹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读框为编码病毒基质蛋白M的基因。  相似文献   
999.
DNA、RNA和PRO的合成、积累及相互关系是调控细胞周期动力学最主要的三个参数。同时检测这些组成部分能够更精确细致地评判细胞的周期动力学特征。本文探索了人正常骨髓CD34~ 造血细胞周期动力学相关大分子DNA、RNA和PRO的含量,以便认识CD34~ 造血细胞周期动力学的特征。用新型CIMS-100免疫磁性分离系统高效富集人骨髓CD34~ 造血细胞,经FCM及APAAP鉴定,富集的CD34~ 造血细胞的纯度达90~95%。随之采用碘化丙啶(PI)、派若宁Y(PY)及异硫氰荧光素(FITC)分别进行标记DNA、RNA和PRO并在FCM上检测。结果表明,DNA、RNA和PRO在CD34~ 造血细胞中的含量明显低于单个核细胞,分别仅占后者的34±3%、48±21%及62±14%。结合我们以往的结果,我们认为CD34~ 造血细胞的确是一独特的体细胞群,不仅表现在重建造血与免疫学功能上,而且表现在细胞周期动力学上。据我们所知,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有关人CD34~ 造血细胞周期动力学相关大分子的系统分析报道,提供了大多数CD34~ 造血细胞处于静止期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000.
表达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的转基因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细菌Bacilusamyloliquefaciens染色体DNA中克隆了barnase抑制剂barstar的基因,构建了带有TA-29基因5′调控区(-1300-+3)与barstar基因编码区、CaMV35S启动子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两个表达框架的植物表达质粒pBBS。以“双低”油菜“5-4”的子叶柄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了在含有10mg/L卡那霉素和20mg/LPPT的筛选培养基上再生的转基因植株。PCR分析结果表明,barstar基因已整合到油菜染色体上;Northernblot检测表明,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了正确的调控与表达。以转基因油菜“5-4”为父本授粉给表达barnase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育株能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