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Presence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and glutamate (Glu) in ant brains was reported in very few studies. To learn more about factors influencing GABA and Glu levels in ant brains, we applie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o measure levels of these compounds in single brains of workers of 2 ant species, Myrmica ruginodis (subfamily Myrmicinae) and Formica polyctena (subfamily Formicinae) taken from queenright/queenless colony fragments and tested in dyadic aggression tests consisting of an encounter with a nestrnate, an alien conspecific or a small cricket. Brain glutamate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ABA in both tested species. Brain GABA levels (in μmol/brain) and GABA : Glu ratio were higher in M. ruginodis (a submissive species) than in E polyctena (a dominant, aggressive species) in spite of smaller brain weight of M. ruginodis. Brain glutamate levels (in μmol/brain)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tested species, which implies that glutamate concentration (in μmol/mg of brain tissue) was higher in M. ruginodis. Queen absence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worker brain GABA levels in E polyctena, but not in M. ruginodis.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f opponent type were discovered. As GABA agonists enhance friendly social behavior in rodents, we hypothesize that elevated brain GABA levels of orphaned workers of F.polyctena facilitate the adoption of a new quee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GABA and glutamate levels in single ant brains and documenting the effects of queen presence/absence on brain levels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 in workers of social Hymenoptera.  相似文献   
152.
表观遗传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使人们认识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非编码RNA调控在内的修饰也可以记载遗传信息;并且许多表观遗传改变是可逆的,对表观遗传修饰和调控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点和发展前沿。2004年发现的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使人们认识到组蛋白甲基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相互作用,动态地调控基因转录的激活和抑制等生物学过程。这重新定义了组蛋白甲基化,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组蛋白修饰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在此简要介绍LSD1的结构与功能、LSD1与白血病的关系,LSD1在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白血病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53.
蚂蚁属真社会性昆虫。真社会性最主要的特性是在一个社会集团内个体间有生殖上的分工。即多数个体 (如工蚁 ,兵蚁等 )自身不行生殖 ,而一生“竭力”“帮助”少数个体 (如蚁后和雄蚁 )繁殖后代。蚂蚁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群 (colony)。一个单独的个体 (除创建蚁后 )是没有意义的。“典型”的社群由一个创建蚁后和其后代组成 (即单母 :monogyny)。单母社群内个体间亲缘关系密切。在自然界 ,多母社群 (polygyny)亦普遍存在。在多母社群里 ,如蚁后间亲缘关系密切 (如姐妹 ) ,社群内遗传关系同质性亦较高 ,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关也密切。但如蚁后间亲缘关系疏远或无亲缘关系 ,那么社群内遗传异质性很高 ,个体间平均遗传相关也随之降低。和其它复杂的社会群体一样 ,蚂蚁社会拥有高度发达的通讯系统。社群不仅需要在内部个体间相互沟通以确保社群的平衡和协调性 ,而且必需和社群外各种息息相关的有机体间交流信息 ,以便有效利用有用的资源并避开各种危险。如果说信息素是蚂蚁通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那么对周围各类生物的识别便是蚂蚁通讯最为基本的环节。蚂蚁的识别行为及其机理是多样的 ,其生物学功能亦随被识别的对象不同而异。如 :为了确保社会群体的安全 ,蚂蚁必须准确识别“敌”、“我”和“朋友”。为了使得  相似文献   
154.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和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城市湖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如愿、洪涝调蓄排水、调节气候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根据湖泊所处地理位置和湖泊水质退化现象,阐述了城市湖泊水体从贫营养到富营养转变的主要原因;从水质的理化指标、底质污染物含量和水生态系统等方面初步时论了城市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特征。同非城市湖泊相比:大部分城市湖泊的水体透明度下降,污染严重的湖泊还会出现水体发黑或出现水华;水质和底质的氮磷及其它污染物含量较高,水生态系统急剧退化,水生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藻类大量繁殖,高等水生植物不断消亡。根据综合营养度指数对我国主要城市湖泊进行分级评价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湖泊均达到了富营养化或严重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5.
兔出血症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及克隆基因的酶切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山  徐为燕 《病毒学报》1992,8(3):245-251
  相似文献   
156.
本文报道发生于我国沈阳地区落叶松枝上的一个新种——大孢黑腐皮壳(Valsa macro-spora sp.nov.)。新种的子囊孢子在15μm以上,属于大型种。其形态特征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及其培养性状的记述。  相似文献   
157.
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s(K1.)Sacc.是著名的滋补药用真菌,尤其是菌核部位生长在白蚁废弃的蚁巢中,生态条件特殊,资源稀少,研究和开发该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黑柄炭角菌菌丝体和多糖的产量,以便于组织工业化生产,本文探索了该菌的营养条件,测定其生长过程中菌丝体和多糖形成的动态变化,并研究了酯酶同工酶谱和多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深层培养时,碳源以葡萄糖、淀粉最佳;花生、黄豆、蛋白胨是适宜菌丝生长的良好氮源;Mg~(2+),Zn~(2+)等是其生长的必需元素;有机酸中仅柠檬酸对其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在蚁酸影响下,pH值为4.0时,菌丝生长受抑制。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行了产多糖和菌丝体的适宜培养基筛选试验,在适宜条件下,能培养出密集、白色、均匀的菌球和丰富的多糖,经4天培养的培养液中粗多糖量可达15.35g/L,菌丝干重为26.89g/L,符合了工业化生产要求。该菌的菌丝体酯酶同工酶谱较稳定,均为二条酶带,但它们的酶活性有所不同,与菌丝体生长的天数有关。并与多糖含量变化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8.
黑石顶森林群落光能的时空变化与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黑石顶森林群落各高度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垂直空间方面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PFD)从群落第一层至第四层呈指数形式减少,群落第四层常小于1.0mol.m^-2.d^-1群落中植物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NPR)是: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同一高度层植物叶片NPR比较接近,但了在物种间的差异,PFD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9.
海洋动物对Cu,Zn,Cr和SLS的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鸿娟 《生态科学》1997,16(1):56-58
采用ARC-test方法,测出Cu,Zn,Cr和表面活性剂对卤虫Ⅱ-Ⅲ期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并用相同的方法,测出了这4种毒物对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罗氏沼虾蚤状幼体的毒性,进而比较了这3种海洋动物的敏感性大小.表明一些海洋动物对某些毒物的敏感性,可以从卤虫的数据中得到反映,揭示卤虫可以作为其它海洋测试生物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60.
昆虫生态地理学与入侵危险性害虫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虫的起源、地质变动、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分布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昆虫生态地理学是从种的生态学来阐明昆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的科学,它是害虫检疫的重要基础,在入侵危险性害虫种的鉴定、适生性分析和控制策略特别是生物防治策略的制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