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4篇
  1967年   4篇
  1940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1年   2篇
  19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81.
582.
583.
584.
    
Ohne Zusammenfassung  相似文献   
585.
奥陶纪是串管海绵早期演化的一个关键阶段,记录了该类群的首次大规模辐射演化事件(属级分类单元达15个)。然而,现有大部分奥陶系串管海绵的报道来自澳大利亚东部和北美等地,在中国至今仅发现了两个属,与前述地区相比研究程度偏低。早期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对串管海绵进行系统分类描述,对其滤食策略知之甚少,因此制约了对此类海绵在奥陶纪底栖生态系统作用的相关探讨。本文系新疆塔里木柯坪地区奥陶纪串管海绵的首次系统古生物学报道,详细描述凯迪阶(上奥陶统)印干组中保存完好的阔室丛花海绵(Corymbospongia amplia)化石的形态学特征,并通过研究标本外壁微孔孔径的大小分布,探讨其滤食选择性。海绵外壁微孔孔径的分析表明:小型和微型浮游生物可能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而多细胞浮游动物因个体尺寸大于海绵外壁微孔,不能被阔室丛花海绵捕获。本研究为奥陶纪串管海绵古生态学及其地球生物学意义的探讨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6.
587.
588.
589.
5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