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6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92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642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816篇
  2013年   862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877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11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7篇
  1971年   9篇
  1967年   7篇
  196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曾毅等建立了一系列检测EB病毒IgA/VCA和IgA/EA抗体的鼻咽癌早期诊断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鼻咽癌诊断更为特异的IgA/EA抗体的检出率,我们建立了检测EB病毒IgA/EA抗体的蛋白印迹法。方法敏感特异,结果令人满意。 本法中所用的两个质粒系由本实验室与西德Pettenkofer研究所Wolf教授的实验室合作构建。pUCARG1140和pUC9MBcE3.2质粒均为表达质粒,前者携带着来源于EB病毒Bam  相似文献   
22.
Inside-out integrin signalling.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Integrins are expressed by virtually all cells and play key roles in a range of cellular processes. Changes in the integrin surface repertoire provide a means of altering the strength and ligand preferences of cell adhesion. Recent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affinity modulation of integrins, a rapid and versatile mechanism of cell adhesion regulation. Studies with a prototype, alpha IIb beta 3, indicate that intracellular events influence the conformation and ligand-binding affinity of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integrins. This 'inside-out' signal transduction appears to be mediated through the integrin cytoplasmic domains. In addition, in some cases affinity modulation of integrins may be cell-type specific.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integrin affinity modulation should help explain rapid changes in cell adhesion that occur during cell migration, aggregation and the cell cycle.  相似文献   
23.
若干种枝角类卵鞍表面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扫描电镜对发头裸腹溞、蚤状溞、隆线溞指名亚种以及隆线溞东湖一亚种的卵鞍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卵鞍表面的亚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但亚种之间差异较小。隆线溞指名亚种与隆线溞东湖一亚种二者的卵鞍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出有什么差异,然而亚显微结构却互不相同。这就为东湖一新亚种的确定提供了一项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进一步证实卵鞍的超微结构确可作为枝角类分类的表征。  相似文献   
24.
本实验主要观察并比较了大鼠冷适应前后直肠温度(RT)、血清游离脂肪酸(SFFA)浓度、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IBAT)和肝脏cAMP含量的变化及其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反应性的改变。结果表明:①冷适应28d大鼠在冷环境中RT稳定,NE刺激后RT上升幅度大于常温对照组(P<0.005);②冷适应1d组SFFA升高,冷适应28d组SFFA接近对照组,且对NE刺激无反应,对照组给NE后SFFA与RT一致性升高;③冷适应28d组IBAT的cAMP升高,而肝脏的cAMP含量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NE刺激后,冷适应28d组IBAT和肝脏cAMP均升高,与RT反应一致,而对照组不变。结果提示,在5±3℃适应28d的大鼠已建立冷适应机制,非寒颤产热(NST)容量增加,在冷适应的不同时期,肝脏和IBAT调节NST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25.
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将本实验室从中国人胎肝细胞染色体DNA中发现和分离的IFN-α1/158V基因的原始克隆,改造成适于进行非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的结构形式,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测得重组IFN-α1/158V的抗病毒活性为1.9×10~7单位/升菌液。随后又采用以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为主的纯化流程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获得了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现单一条带的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26.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核心抗原基因(C基因)编码185个氨基酸残基,在原核细胞或痘苗病毒系统中能表达并装配成27nm大小的核心抗原(HBcAg)多聚体颗粒。已证实HBV C基因3′端编码近40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不是表达形成HBcAg颗粒所必需的。用外源基因替换这部分序列,已表达出表面带有外源基因产物的杂合颗粒,它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成为新型的基因工程多决定簇颗粒载体疫苗。但我们的实验中发现,用另外的外源基因替换3′端序列能显著影响HBV 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不同组成的外源基因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7.
28.
冲击波负压对大鼠肺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了不同的冲击波负压峰值对大鼠肺的影响。各种条件下的冲击波负压值可由负压发生装置来模拟调节,这种装置可满足化爆、核爆和爆炸性减压下负压参数的一般要求,参数稳定,重复性好。冲击波负压峰值范围为-13~-90kPa,下降时间为1~90ms,持续时间为14~2 000ms。6组Wistar系大鼠,分别暴露在-47.2~-84.0kPa的冲击波负压环境中,伤后立即解剖动物,重点观察肺伤情。实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冲击波负压环境中,肺可出现从无伤至极重度伤;出血、充血以及肺表面压痕酷似肺冲击伤的病理表现。随着冲击波负压峰值的变化,各组肺伤情亦随着变化,冲击波负压峰值(△P)和减压倍数(P_i/P_a)分别与肺出血面积和动物死亡率相关显著或非常显著。本实验提示,一定条件下的冲击波负压具有明显的致伤作用,且伤情变化范围与超压所致肺伤情变化范围相同,超压和冲击波负压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伤情指标等效。  相似文献   
29.
Summary We have analysed two duplications of the X chromosome in male patients using chromosome replication and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as determinants of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the duplicated segments. In both cases, the large duplicated regions, Xq12-q22 and Xq26.3-qter, were not inactivated. A review of previously reported male cases revealed that these duplications were also not subject to inactivation. Taken together, the examined duplications cover almost the entire X chromosome except the pericentromeric region and Xq25–26. Thus, most regions of the X chromosome can be present in two functional copies without lethal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30.
一种新病毒——兔出血症病毒的鉴定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我国新发生的一种家兔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兔内脏抽提物中,观察到典型的病毒粒子,回归兔可引起典型发病,再从病死兔内脏回收到同样病毒,证明该病系病毒性传染病,暂定名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原暂定为“兔出血症病毒”。经初步鉴定,认为本病毒可能是一种首次发现的新病毒,属双股RNA病毒。但从病毒大小和核酸节段看,又不同于呼肠病毒科。最终归属正在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