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3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16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4篇
  19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该文研究的轮藻化石采自尼泊尔中西部阿龙科拉地区的比奈科拉组下段。轮藻化石有Nitellopsis (Tectochara)globula(Madler)Grambast et Soulie-Marsche,Chara molassica Straub,C.gigantofusiformis(Yang),Rantzieniella binaiensis sp.nov.,Gyrogona arungensis sp.nov.和Lychnotharnnuspseudoodea(Berger)Soulie-Marsche等,此轮藻化石植物群属新第三纪,可能为中新世晚期。克里雅群轮藻的研究将增添南亚新第三纪地质生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2.
松辽盆地阿尔必期微体浮游植物新属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该文描述了松辽盆地中白垩世阿尔必期泉头组三段的微体浮游植物化石1新属7新种,隶属于微咸水沟鞭藻类2属5新种(含4新亚种),淡水绿藻1属1种和疑源类1新属1新种。并对沟鞭藻 Ngktericysta Bint,1986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23.
湖南中部泥盆纪地层和生物礁相当发育。湖南邵东中泥盆世棋梓桥期的泥质石灰岩中层孔虫广泛分布,本文共描述邵东廉桥马鞍山棋梓桥期层孔虫12属18种,其中Stromatopora wenshanensis为一新名,代替1982年根据一个云南标本定名为Stromatopora irregularis的种名。 马鞍山礁是—发育在海底平台上的厚度稍有变化的层状礁,马鞍山礁的沉积相变化过程,是由近岸浅海到展状礁普遍发育的开阔台地,再到封闭或半封闭的泻湖或潮坪环境。生物组合和沉积物也随沉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25.
NEW MURID RODENTS FROM THE LATE CENOZOIC OF YUSHE BASIN, SHANXI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正> As scientific collaborators of the Chinese-American joint project "Neogene Rocks and Faunas, Yushe Basin, Shanxi, PRC", the present authors, with William R. Downs,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sampled the Yushe microfauna in the fall of 1987 and 1988. The fossil temains were retrieved by surface collection and by wet-sieving bulk quantities of sediment.  相似文献   
26.
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浮游植物群及其环境讨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该文报道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丰富的非海相微体浮游植物群,主要是沟鞭藻类及一些绿藻和疑源类;论述了藻类的生物地层特征,自下而上初步划分出10个组合带;结合微量元素和古地磁等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含微体浮游植物组段的沉积环境,认为松辽盆地在白垩纪至少遭受过两次重要的海侵(分别在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导致古松辽湖泊五种不同水体环境的演替,指出微体浮游植物组合的变化是受古盐度、古温度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的。此外,对有关组段的地质时代也进行了讨论,进一步补充了新的浮游植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27.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结构基因cDNA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陶其敏 《病毒学报》1992,8(4):315-320
  相似文献   
28.
枝跗瘿蜂科(Ibahidae)是个小科,所有种类均寄生蛀干害虫树蜂科(Siricidae)的幼虫。我国大陆的本科种类由杨忠岐1991年首次作了报道。现记述采自祁连山林区的另1新种。该种寄生于为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的黄肩长尾树蜂(Xeris spec-trum spectrum)等树蜂的幼虫。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林学院天敌昆虫研究室。至此,我国大陆共有本科种类3种,加上台湾的1个种,我国共有4种:  相似文献   
29.
作者在整理1985年采集的麻蝇科标本中,发现所麻蝇属(SarcosolomoniaBaranov)1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云南省卫生防疫站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相似文献   
30.
本文用哺乳动物细胞系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制备了HBsAg的微团化(Micelle)和免疫剂激复合物(Immune-stimulating Complexes,简称ISCOMS)两种形式的抗原。在电镜下观察,微团化抗原是由球形亚单位颗粒组成直径100~150nm的较原颗粒大得多的大颗粒,在蔗糖中的浮力密度为1.24g/ml;而ISCOMS在电镜下为直径30~40nm左右稍大于原颗粒的多面体形态颗粒。SDS-PAGE分析表明,这两种形式的颗粒都是由HBsAg的P23和GP27蛋白所组成。 小鼠免疫接种结果显示,ISCOMS的免疫原性优于微团化抗原,后者又优于原22nm HBsAg颗粒。在抗体产生的速度和强度上,ISCOMS组显著优于微团化抗原组,而微团化抗原组略优于22nm HBsAg组。 ISCOMS的免疫性强,抗体产生早,强度高,又易于制备,而且不需要使用氢氧化铝胶佐剂,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新一代的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