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0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14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蒺藜皂苷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观察从全草中所提蒺藜总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AS的治疗作用.应用高脂饲料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3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蒺藜皂苷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实验8周后处死大鼠,测量各组大鼠体重、肝脏重量;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血脂生化指标和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蒺藜皂苷三个剂量组能够降低大鼠肝脏TC水平(P<0.01~P<0.05),而低、中剂量的蒺藜皂苷可以显著降低肝脏TG水平(P<0.01~P<0.05);低、高剂量的蒺藜皂苷能够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三个蒺藜皂苷剂量均能降低血清 MDA水平(P< 0.01),并且高剂量的蒺藜皂苷能够降低血清T-AOC(P<0.05);同时观察到蒺藜皂苷不同程度的改善了主动脉及肝组织病理损伤.提示蒺藜皂苷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蛋白质溶液构象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研究蛋白质溶液构象的手段日新月异,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研究蛋白质在溶液中三级结构、二级结构和基团微环境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993.
广西九万山地区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广西九万山地区蚱科蚱属Tetrix昆虫1新种,即断隆蚱Tetrix interrupta sp.nov..该新种近似于金沙江蚱Tetrix jinshajiangensis Zheng,2001,主要区别为:(1)头顶前缘平直,不突出于复眼之前;(2)触角着生于复眼下缘之下;(3)肩部之间不具一对短纵隆线;(4)中足股节下缘近平直,密具细毛;(5)中足股节的宽度与前翅能见部分的宽度相等;(6)后足股节上侧中隆线具较大的锯齿.模式标本保存在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994.
V-ATPases的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ATPases作为一类酶,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V-ATPases是一个由多个亚基组成的复合物,主要有两个结构域,分别是位于外周的V1结构域和跨膜的V0结构域。V1结构域可以通过水解ATP供能;而V0结构域是质子的通道。它们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水解ATP供能,泵运H+进入囊泡腔中或泵H+出细胞外。V-ATPases定位于细胞器膜及某些特殊细胞的细胞质膜,参与骨吸收、肿瘤的侵袭及耐药等生理及病理过程,因而V-ATPases是治疗骨质疏松、糖尿病及肿瘤等人类疾病的候选分子靶标。目前有许多研究致力于发现新的潜在的特异的V-ATPase抑制剂。  相似文献   
995.
B.animalis V9对腹泻动物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益生菌B.animalis V9对腹泻动物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腹泻致病菌的拮抗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腹泻SPF鼠,喂服B.animalis V9,观察并检测腹泻致病菌,并在体外试验益生菌B.animalisV9对腹泻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SPF鼠致泻动物模型喂食B.animalisV9,剂量为1.0×10^8CFU/(只·d),3d后腹泻治愈率为90%,死亡率为9%,对照组自然恢复率为16%,死亡率为41%,其余仍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B.animalis V9在体外对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共同培养60h后均未检测到上述4种致病菌。结论B.animalisV9可以有效的对腹泻小鼠进行治疗,其机制在于B.animalisV9对致泻菌株具有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胎羊单侧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探讨其病理、影像学特点。方法取12只单胎妊娠75-85 d的健康山羊,采用宫内手术的方法造成胎羊左侧输尿管不完全梗阻。对羔羊进行影像、病理学研究。结果12只孕羊中有3只流产;有9只孕羊顺产羔羊。超声检查:梗阻后的第3周内胎羊左肾显著增大、积水及实质变薄。放射学检查:羔羊左肾积水并且功能受损害。病理学检查:左肾肾小球数目减少,肾小管扩张明显,未见肾发育不良。结论对山羊单胎妊娠中期胎羊进行宫内手术建立胎羊单侧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的胎儿肾积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大鼠、家兔和人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肪酸谱的异同,为脂质代谢模型动物的选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氯仿-甲醇快速提取大鼠、家兔和人血浆及细胞膜中的脂肪,并用碱法甲基化,经薄层层析纯化的甲基酯用100 mm×0.25 mm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血浆中总MUFA、9c18:1、9c12c18:2 n-6和α-18:3 n-3等脂肪酸含量较高;而红细胞膜中总PUFA、AA、22:4n-6、DPA和DHA等脂肪酸含量较高;人和大鼠16:0、18:0、18:1、α-18:3n-3、AA、EPA、DHA、MUFA、n-3PUFA和n-6/n-3值均较为接近,但和家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与家兔相比,大鼠和人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肪酸谱较接近,因此,在选取脂质代谢实验动物时,应优先考虑大鼠为模型动物,以得到与人体实际更接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小鼠淋巴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辐射补充0.5%SI组,喂养2周后,4.0Gy照射。照射后24 h处死小鼠,取血、胸腺和脾脏分离淋巴细胞,进行血淋巴细胞计数、观察DNA损伤情况;培养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检测3H-dT掺入量,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计算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辐射使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胸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指数降低、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增加,这些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补充SI可降低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数的减少幅度,降低胸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指数下降幅度,减少辐射对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其中SI对胸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对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的防护作用与辐射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对小鼠的血、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Brucellos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zoonotic diseases, and current methods of detecting this pathogen are quite difficult. This work combines the benefits of a proximity ligation assay with those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 to develop a novel proximity ligation-based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 useful for Brucella detection. The genomic DNA extraction procedure is not needed. Sensitivity of this assay for detecting Brucella abortus is 1  ×  104 cells/mL in buffer and 1  ×  105 cells/mL in milk. The time to detection is within 2 h of initiating the procedure, and no special equipment is needed. This new method is also suita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other pathogens, and as such will be useful in the food safety industr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s a sensitivity method for microbe detection, but the complicated genomic DNA extraction procedure and costly equipment needed for this method makes the PCR method unpopula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the novel proximity ligation-based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P-LAMP) method for Brucella detection;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combine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identify microbe and LAMP method for high performance amplification DNA. The genomic DNA extraction procedure is not needed and a water-bath boiler is the only equipment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detection process. The P-LAMP method is useful for food safety pathogen dete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品种金鱼和鲫鱼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品种金鱼的系统进化关系,利用PCR技术扩增了金鱼的7个代表品种红龙睛(Red dragongoldfish)、红帽子(Red cap goldfish)、虎头(Tiger head goldfish)、琉金(Gold plating goldfish)、墨龙睛(Black dragongoldfish)、水泡眼(Water vesicle goldfish)、珍珠(Genuine pearl goldfish)的线粒体DNA上细胞色素b的部分核苷酸序列,长度为597 bp.结合GenBank中红鲫、野鲫、日本白鲫、银鲫、鲤鱼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7个金鱼品种之间的同源性都很高,在99.5%~100%之间;7种金鱼和红鲫的同源性也很高,为99.5%~99.8%,与野鲫的同源性在96.8%~97.2%,与日本白鲫、银鲫的同源性为93.1%~94.3%,与鲤鱼的同源性相对较低,为88.3%~88.6%.利用DNAstar软件构建了不同品种金鱼和鲫鱼的分子系统树,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了金鱼起源于野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