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2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PCR技术扩增Nos基因、 CaMV35S 启动子片段和氯霉素抗性基因 Cat ,并与胰蛋白酶抑制剂 KSTI3 基因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MDCKN-Cat。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表达载体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 KSTI3 基因、启动子 CaMV35S 、终止子 Nos 和氯霉素抗性基因 Cat 与已知序列完全一致。采用LiAc/PEG介导法将质粒pMDCKN-Cat转化至盐藻细胞中,通过氯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和PCR鉴定获得转基因盐藻细胞。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出现清晰的条带,分子量为20.1kDa,证明胰蛋白酶抑制剂 KSTI3 基因在盐藻中得到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992.
黄岩  陈松旺  戴洁  张平洋 《生物磁学》2011,(7):1298-130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86例,在超声引导下,8F猪尾巴导管经皮经肝进行胆囊穿刺置管治疗。治疗后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疗效。结果:在超声引导下,86例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均成功进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院,择期拔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微创治疗是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3.
邓超  代志刚  张红 《生物磁学》2011,(2):387-389,370
适宜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用于监测镇静程度的一种新方法,自从临床应用以来它已得到多方面关注和研究,本文就其概念、原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黄岩  陈松旺  戴洁  张平洋 《生物磁学》2011,(6):1118-112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加加压治疗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20 G穿刺针经皮穿刺,对30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闭治疗同时行加压压迫治疗,凝血酶浓度为200 U/ml,总量均≤500 U,压迫治疗力量以病人能耐受,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为标准,加压时间为24小时。结果:30例患者均1次治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加加压治疗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优点,可作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的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锌指Krüppel样转录因2(KLF2)在豚鼠支气管哮喘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0只健康雄性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致敏法复制哮喘模型。观察豚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采用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肺组织中KLF2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KL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哮喘组豚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明显气道重塑改变,而地塞米松治疗组BALF炎细胞浸润及肺组织病理改变较哮喘组明显减轻;(2)KLF2mRNA和蛋白在哮喘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地塞米松治疗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组,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KLF2蛋白以及mRNA与肺泡灌洗液炎细胞总数及EOS%,NEU%呈负相关。结论:KLF2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模型中表达明显下降,而地塞米松治疗后KLF2的表达上调,提示KLF2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与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系统评价采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再血管化率。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0.3)、EMbase(1984~2010.3)、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0年第2期)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10.3),同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2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循环组的再血管化率高于单用非体外循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OR=1.78,95%C(I1.40,2.26)]。结论:当前的证据表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冠心病时,再血管化率比非体外循环高;评价患者长期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由于纳入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长时间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97.
原发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在临床上是属于极少见的病例,通常患者就诊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本文报道1例43岁成年男性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已有研究证实影像学检查可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依据,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的影像学检查亦具有其特征性表现,但最终本病的确诊仍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技术。影像学检查是确定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计划的必要措施。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的首选治疗。辅以血管外科技术,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通过手术治疗后尽管有二次复发可能,但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预后仍较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86例,在超声引导下,8F猪尾巴导管经皮经肝进行胆囊穿刺置管治疗。治疗后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疗效。结果:在超声引导下,86例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均成功进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院,择期拔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微创治疗是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肾功能变化情况、CIN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131人,测定介入术前5天内任何一天和术后48小时的Scr,分析CIN危险因素。结果:131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CIN,发病率为6.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糖尿病、年龄大于70岁、LVEF小于45%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LVEF<45%、年龄>70岁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MKK4蛋白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及EMT标志物的影响,确定MKK4在肿瘤细胞EMT转化及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为肿瘤防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收集系列乳腺癌细胞株的培养裂解液,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培养裂解液中MKK4及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构建MKK4表达水平与细胞转移能力的对应图;采用siRNA技术,干扰MKK4高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KK4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观察MKK4低表达后,EMT标志物的变化,同时,构建MKK4质粒,转染MKK4低表达乳腺癌细胞株,Western blot技术观察MKK4高表达后,EMT标志物的变化。并采用MTT法、Transwell、划痕法观察MKK4高表达后细胞增殖、运动、迁移等能力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与EMT标志物的表达具有相关性,MKK4蛋白表达越高,细胞运动能力越差。干扰或转染技术影响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的表达后,细胞EMT标志物的表达也相应变化,乳腺癌细胞株中MKK4高表达后,其细胞增殖明显抑制,运动迁移能力也相应下降。结论:乳腺癌细胞中MKK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EMT转化及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MKK4蛋白表达越高,细胞运动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