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2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响应面法在紫杉醇产生菌发酵前体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响应面法对美丽镰刀菌(Fusarium mairei K178)发酵合成紫杉醇途径中一些可能的前体进行优化研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8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苯甲酸钠和乙酸钠三个因素对紫杉醇产量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为:苯丙氨酸2.8mg/L,苯甲酸钠31.8mg/L,乙酸钠3.3g/L。在优化条件下紫杉醇的产量达到242.6μg/L,较前体单因素实验最高值提高15.6%。  相似文献   
132.
土著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著知识作为一种特定的知识形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重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土著知识研究的状况,结合我们开展的工作,从国内外土著知识研究简史、土著知识研究代表性项目和单位及资助机构、土著知识项目实施产生的效果、土著知识研究利用的展望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3.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卵发生进行了研究。高碘酸-锡夫反应(PAS反应)结果显示:颈沟和腹沟细胞外产生的黏性物质为多糖类物质;在卵细胞发生早期颈卵器细胞内均含有质体,且淀粉粒含量丰富,随着颈卵器的发育,卵细胞以及颈沟和腹沟细胞内淀粉粒数量和体积均逐渐减少,最后退化消失。苏丹黑B反应结果显示:海金沙颈沟和腹沟细胞外产生的黏性物质也含有脂类物质,而卵细胞内并未有明显脂类物质产生;卵细胞质膜处也并没有糖类或脂类物质的积累。本研究从组织化学角度佐证了海金沙的特殊性,即既有原始蕨类的特征,又有进化蕨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4.
为筛选紫玉兰‘红元宝’(Magnolia liliflora‘Hongyuanbao’)二次花芽分化阶段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该研究以‘红元宝’不同花芽分化时期的花芽和叶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出8个候选内参基因,即泛素酶基因(UBC)、肌动蛋白(ACT)、微管蛋白β链(β-TUB)、微管蛋白β-5链(β-TUB5)、微管蛋白α-3链(α-TUB3)、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酰基载体蛋白2(ACP2)、酰基载体蛋白3(ACP3)。运用Primer Premier 5设计引物,简单克隆和熔解曲线验证引物特异性;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各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软件和RefFinder在线工具综合评估其表达稳定性,并通过目的基因TFL1的表达分析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1)8个候选内参基因条带位置正确,熔解曲线呈单一峰,说明引物特异性良好。(2)β-TUB、β-TUB5和α-TUB3是‘红元宝’不同花芽分化时期较为稳定的内参基因,而UBC和ACT为稳定性最低的内参基因。(3)β-TUB5、α-TUB3、β-TUB及其组合的相对表达量趋于一致,而ACT和UBC并未对目的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有效的标准化。因此,β-TUB、β-TUB5和α-TUB3可作为‘红元宝’二次花芽分化研究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木兰属植物二次成花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性下调蛋白4(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4,NEDD4-1,部分文章也称NEDD4)是近年来才备受关注的肿瘤相关基因,属于E3 HECT(homologous to E6 associated protein C terminus,E6蛋白c端同源基因)泛素连接酶NEDD4样家族成员。泛素连接酶,能够参与多种蛋白质的泛素化、溶酶体及蛋白酶体的降解、胞核-胞质转位等,间接影响不同恶性肿瘤的多种信号通路。随着大量NEDD4-1与肿瘤相关实验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发现其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癌细胞侵袭转移、拮抗耐药性等许多途径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消化系统肿瘤中,NEDD4-1主要通过PTEN/PI3K/AKT、TGF-β、Hippo、LDLRAD4等多条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在胰腺癌中发现,NEDD4-1在PI3K/AKT信号通路中发挥癌基因作用,但在与Myc-SIRT2所形成的信号环路中,却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胃癌和结直肠癌中,NEDD4-1所参与的信号通路与其他消化系统肿瘤均不相同,NEDD4-1能独立于PTEN/PI3K/AKT通路而发挥促进胃癌恶化、转移(EGFR信号通路)和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生长(WNT信号通路)的作用。NEDD4-1已经成为人们治愈肿瘤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通过系统总结NEDD4-1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功能、信号通路和潜在抑制剂等,进行探讨NEDD4-1与不同信号通路的关系,旨为临床在癌症治疗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6.
通过建立网室近自然实验种群,结合野生个体观察记述了云南玉溪九香虫Coridius chinensis (Dallas)种群的各虫期形态特征、在云南玉溪红塔区的年生活史、寄主范围、取食偏好、成虫及若虫的行为习性,为该虫的保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九香虫卵有绿色和粉色两种生态型,若虫有5个龄期;在云南玉溪红塔区1年仅发生1代,仅以成虫态越冬;红塔区九香虫野生个体主要以佛手瓜和南瓜等葫芦科植物为食;取食偏好选择试验表明该虫最喜取食葫芦,冬瓜和南瓜次之;雌雄成虫可多次交配多次产卵,单雌单次平均产卵量为16.3±6.0粒。研究表明,云南玉溪红塔区的九香虫种群为典型的一化性昆虫,休眠期可达8个月;该虫食性较广,可取食多科植物,但以葫芦科瓜类为主;羽化成虫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陆续从佛手瓜、南瓜等寄主植物上迁至枯树皮下、柴堆等隐蔽场所越冬,翌年4月下旬陆续解除休眠,迁至佛手瓜、南瓜等作物上取食繁殖。  相似文献   
137.
本文结合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COI基因分子数据,记述了采集于我国山东省的冠蜂科一新记录种:环足施氏冠蜂Schlettererius cinctipes (Cresson, 1880),详细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并提供鉴定特征图以及COI序列。通过与来自于北美、日本和澳洲的环足施氏冠蜂的COI序列对比,相似度达到99.79%。虽然环足施氏冠蜂在我国的寄主未能明确,但由于该蜂从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 1879为害的松木中羽化出来,能为其寄主的确定提供参考。研究标本分别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膜翅目标本室(SCAU)和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8.
根据以往多年及近期对西双版纳甲壳动物包括介形类,枝角类,挠足类,陆生等足类,虾类,蟹类等的研究结果,将其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及区系特点予以分析探讨,指明该地区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应归入南亚-东南亚亚区中的印支-巽他分区,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占应为一个独立的小区。  相似文献   
139.
以100只东方蝾螈早期胚胎为材料,用SEM和TEM对瓶状细胞形态结构和除去瓶状细胞的胚胎进行观察,去除瓶状细胞后,胚胎的原肠形成不会中断,外包和内卷仍能正常进行,并可以发育成幼螈,但有部分胚胎原肠前端缺失,长期培养的蝾螈胚对针刺激有反应,幼虫阶段中自由活动,我们的结论是:1)东方蝾螈原肠胚的瓶状细胞除了原肠前端存在外,还有部分瓶状细胞与原肠长轴垂直,从力学角度推断瓶状细胞在原肠形成过程中不起主要作  相似文献   
140.
探索了蓝色染料(Cibacron Blue F3G-A)亲和分离中华眼镜蛇心脏毒素的可能性。采用环氧基活化法制备蓝色染料亲和介质,中性条件下提取眼镜蛇粗毒中的心脏毒素。Tricine系统SDS-PAGE多肽电泳和Lowry法蛋白定量分析纯化效果,发现蓝色染料琼脂糖一步纯化中华眼镜蛇心脏毒素的纯度达到84%,结合量为6.9mg/ml介质。这是首次利用小分子亲和配基纯化心脏毒素。与生物大分子配基相比,活性染料分子具有价格便宜,易于合成,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和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