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1927年   1篇
  1908年   1篇
  18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OsBP-73是用酵母单杂交系统,以水稻蜡质基因(Wx)的顺式作用元件为诱饵,从水稻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获得的转录因子。本文以OsBP-73基因为例介绍了用"下拉"(pull-down)方法筛选转录因子靶基因的一般步骤。将含有该基因DNA结合功能域的cDNA片段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获得其蛋白p73。用纯化后的p73蛋白通过"下拉"实验对OsBP-73靶基因进行初步筛选,获得了22个阳性克隆,为进一步研究转录因子OsBP-73参与的水稻转录调控网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松粉温-压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热演变过程中随颜色加深,花粉个体大小收缩率可达40%以上,并且气囊比本体收缩率更高。因此,在孢粉化石鉴定时应考虑热演变程度对孢粉形态的影响。花粉热变指数、H/C、O/C原子比及镜质体反射率都是良好的热成熟度指标,前者在未熟-低熟阶段反映演变程度更为敏感,后者进入成熟阶段以后,能更详尽地描述热演变程度。花粉属于Ⅱ1型干酪根,含有大量的类脂组分,是一类良好的生油母质,其生烃能力与浮游藻类接近。  相似文献   
73.
关于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之探讨--对IUCN物种濒危等级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了保存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根据物种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种群数量波动与分布区下降速率来评定濒危物种的濒危等级,并针对物种的濒危等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1994年11月,IUCN第40次理事会会议正式通过了经过修订的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作为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虽然不是国际法和国家法律,但是对于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保护决策以及各国的自然法律法规的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保护生物学理论研究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我们在研究制定中国水生野生生物濒危等级标准时发现,如果直接应用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评定水生野生生物濒危等级将存在一些问题。如:(1)如何区别对待那些本来就数量稀少、分布区狭窄的物种和那些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其种群数量与生境面积急剧下降的物种?(2)不同的动物类群能否应用同一濒危标准尺度?(3)如何区别对待物种边缘分布区和核心分布区的种群数量与密度的差异?(4)如何处理种群的局部灭绝、局部濒危?(5)一些濒危物种在野生环境中濒危,但是这些物种可以人工繁殖,如何处理可以人工繁殖的濒危物种?(6)如果没有种群与栖息地的精确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怎样应用物种的濒危标准评估其濒危等级?在实践中,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考虑与国际流行的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接轨,我们提出来一个由“无危”、“值得关注”、“受胁”、“濒危”和“灭绝”等5个级构成的濒危等级系统,其中“值得关注”、“受胁”、“濒危”又分为“一般”与“高度”两个亚等级。我们提出应区分“生态濒危物种”、“进化濒危物种”;对于不同生物类群,应区分物种的生活史对策,制定不同生活史物种的濒危标准。对于r-对策物种,引入“经济灭绝”这一等级,将这一等级对应于“受胁”等级,以解决缺少物种数量的统计数据和历史数据这一难题;区别对待特有物种,将其濒危等级提升一等;引进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概念,将集合种群的局域种群(local population)作为“个体”对待。  相似文献   
74.
INTRODUCTIONGal a(1, 3) Gal (gal epitope) is a carbohydrate epitope, which is produced in large amounton the cells of pigs, mice and New World monkey(monkey of South America) by the glycosylationenzyme G alal 1 ) 4G IcNAc3- a- D- galactosyltransferase[or(1, 3)GT; EC2.4.1.511111. This enzyme is active in the Golgi appaxatus of cells and transfers galactose from the sugandonor uridine diphoSphate galactose (UDP-galactose) to the acceptor Nacetyllactosamine residue (Galaal-4GlcNAc-R…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热带季节雨林雾凉季和湿热季昼间林窗区域不同热力作用面的热力效应初步分析,指出在西双版纳,不论是雾凉季还是湿热季,热带季节雨林林窗边缘壁面均具有不可忽视的热力作用,且由于受林缘树木的影响,热力效应较强的东侧,北侧林缘壁面最大区域出现位置高于次生林林窗,而强度小于次生林林窗,显示了林窗边缘壁面的热力效应除与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之外,林窗边缘树木高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子,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研究林窗更新及生物多样性问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6.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marker-assisted introgression of favorable alleles at thre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for earliness and grain yield among maize elite lines. The QTL were originally detected in 1992 by means of ANOVA in a population of 96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Introgression started from a selected RIL, which was crossed three times to one of the original parents and then self-fertilized, leading to BC(3)S(1) progenies. Markers were used to assist both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selection at each gene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program, the effect of introgression was assessed phenotypically in agronomic trials, and QTL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by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among BC(3)S(1) progenies. The marker-assisted introgression proved successful at the genotypic level, as analyzed by precision graphical genotypes, although no emphasis was put on the reduction of linkage drag around QTL. Also, QTL positions were generally sustained in the introgression background. For earliness, the magnitude and sign of the QTL effec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expected from initial RIL analyses. Conversely, for yield, important discrepanc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magnitude and sign of the QTL effects observed after introgression, when compared to those expected from initial RIL analyses. These discrepancies are probably due to important 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77.
The reversible phosphorylation of proteins controlled by protein kinases and protein phosphatases is a major mechanism that regulates a wide variety of cellular processes. In contrast to C. elegans, recent studies in mammalian cells have highlighted a major role of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in apoptosis.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dephosphorylation processes in apoptosis,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recent studies suggesting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 1 (PP1) and protein phosphatase 2A (PP2A) with certain regulators of the Bcl-2 family is critically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apoptosis.  相似文献   
78.
79.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而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微生态失调。有报道,宿主的任何病理变化都可作为生态失调的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主要的。为此,我们对吸烟和被动吸烟者的微生态变化及呼吸道感染患者微生态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吸烟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及被动吸烟者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年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健康对照组与患者口咽部菌群数相比有显著差异,无论是吸烟还是不吸烟的患者菌群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吸烟不仅有害于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被动吸烟者,其对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都是一致的,即可导致微生态失调,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80.
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197A(3A)在常温条件下是不育的(Figs.11&2),经热激(45℃)诱导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育性(Figs.13&4),为研究其不育机理提供了线索。热激2h后,3A中即可产生一类线粒体热激蛋白(HSPs)。其中,分子量为70kD的HSP70含量最高,也最为稳定。不过,3A中HSPs的稳定性弱于保持系3197B(3B)(Fig.2,Panels1~4)。放线菌素D抑制HSPs的合成,而氯霉素无此作用(Fig.2,Panels5&6),表明:HSPs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再跨膜转运到线粒体中的。3A幼穗经热激后,线粒体的总蛋白量猛增了2.7倍(Fig.3),达到3B的水平,育性亦变为可育的。Fig.4表明:HSP70反义链cDNA(R1)能进入到3B花药细胞中,并与靶RNA(HSC70mRNA)结合,而对照、正义链cDNA(D)链无此反应。由此、再增加一个通用保守序列的反义链cDNA(R2)、共两个探针(R1、R2),可以检测到:3A在常温下没有能力合成HSC70mRNA(Fig.5),而在热激条件下,转变为有能力(Fig.6)。启示:3A在热激条件下由不育转变为可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