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5篇
  免费   2021篇
  国内免费   383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1179篇
  2020年   932篇
  2019年   1088篇
  2018年   925篇
  2017年   750篇
  2016年   902篇
  2015年   1248篇
  2014年   1564篇
  2013年   1471篇
  2012年   1807篇
  2011年   1679篇
  2010年   1086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1120篇
  2007年   953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714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660篇
  2002年   619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0 毫秒
41.
钙调蛋白(CaM)是一种多功能调节蛋白,它含有4个Ca~(2+)结合域.晶体研究表明所有Ca~(2+)都与主链氧原子及酸性残基侧链氧原子配位,但Ca~(2+)的配位层中是否有水分子存在尚未确定.木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以Mn~(2+)为探针,通过测定水质子的核磁弛豫速率T_(1P)_(-1)建立了有关Ca~(2+)配位层中水分子数目的模型,该模型指出Cam中高、低亲和位上Ca~(2+)结合水的能力不同,高亲和位上Ca~(2+)的配位层中没有水分子存在,而低亲和位上Ca~(2+)配位层中含两个水分子.  相似文献   
42.
取食雄蜂蛹粉对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卵黄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志成  龚和 《昆虫学报》1992,35(3):273-278
本文比较了龟纹瓢虫Proylea japonica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取食蚜虫和取食雄蜂蛹粉时的卵黄发生情况.当取食雄蜂蛹粉时,体内卵黄蛋白出现迟,积累速度慢,产卵前期长.但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点滴处理后则能达到与食蚜对照相当的水平.ZR512对取食雄蜂蛹粉瓢虫的作用显著大于取食岈虫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ZR512能促进这两种瓢虫取食雄蜂蛹粉,但对成虫的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推论,雄蜂蛹粉基本能够满足这两种瓢虫生殖的营养需要,但对其内分泌有一定的影响,使瓢虫处于类似生殖滞育的状态.本文根据不同食物条件对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不同,建议用卵黄蛋白的量作为生理指标,以快速初步筛选和评估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43.
本文直接用亚油酸为材料,利用ESR自旋捕集技术和紫外分光技术,分别检测了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自由基产物L·和共轭二烯结构,对Cu~(2+),Cu~(2+)/Vit C起动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it C自由基,Cu~(2+),Cu~+都不能起动纯的亚油酸的过氧化;Cu~(2+),Cu~+可以使含有部分过氧化成份的亚油酸继续氧化。  相似文献   
44.
用苗期症状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查了大豆种子内的大豆花叶病毒(sMV)的传毒率及带毒率,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带毒大豆种子产生的病苗,其症状主要有花叶、卷叶、叶脉束状、叶脉坏死、凸斑和单叶扭曲等类型。苗期症状观察得到的种子传毒率,与用ELISA法检查去种皮大豆种子的带毒率高度吻合,相关系数r=0.92(n=31),说明此两种方法检查种子传(带)毒率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意义。 本文提出了种子“群体病毒浓度”的概念。“群体病毒浓度”=群体内病毒总量/群体内种子总数。38个处理组合和3,591粒种子逐粒用ELISA法检查表明,“群体病毒浓度”与该群体的种子传毒率呈正相关,r=0.93(n=38)。将种子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用ELISA法检查的结果也证明,“群体病毒浓度”与种子传毒率呈直线相关。因此认为可以用ELISA法对种子群体直接进行测定来估计种子的传毒率。  相似文献   
45.
应用Southern blot杂交试验检测HBsAg及HBeAg均阳性母亲流产的9例胎儿肝细胞中HBV DNA的存在状态,并与其HBV血清学、免疫电镜及肝脏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在3例胎肝高分子DNA中检出了整合的HBV DNA顺序,且此3例HBV DNA整合到胎肝细胞基因组并无特定部位,提示为随机整合。3例中2例的血清及肝匀浆都检出HBsAg颗粒,其胎肝细胞胞浆HBsAg也阳性;另1例受HBV感染的唯一标志是在胎肝细胞中存在着整合的HBVDNA。此外,另1例则仅胎肝细胞中HBsAg阳性而无整合的HBV DNA。在胎肝细胞中检出整合的HBV DNA进一步证实HBV子宫内传播途径的存在。  相似文献   
46.
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家族的一个亚类,在高等脊椎动物免疫应答的信号转导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中发现,p38MAPK以两种异构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克隆它们的开放阅读框并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它们分别为p38α(Lja-mapk14)和p38β(Lja-mapk11)。用混合菌刺激七鳃鳗,利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Lja-mapk14在外周血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分别在加强免疫36 h、24 h和24 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9、2.1和2.6倍;而Lja-mapk11在以上组织中,都在加强免疫36 h后达到表达量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2、2.5和6.3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Lja-mapk14的mRNA表达水平在混合菌加强免疫36 h后,分别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上调2.3、1.5和3.4倍;而Lja-mapk11的则分别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心肌中,上调1.3、2.6和1.6倍。以上结果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证明,Lja-mapk14和Lja-mapk11均参与七鳃鳗的免疫应答反应。采用B细胞和T细胞丝裂原LPS和PHA分别对七鳃鳗进行刺激,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ja-mapk14和Lja-mapk11蛋白质表达量经LPS加强免疫36 h后,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上调表达1.3 ~ 4.1倍;而经PHA加强免疫36 h后,Lja-mapk14和Lja-mapk11在上述组织中表达量均不存在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说明,Lja-mapk14和Lja-mapk11可能参与了B细胞丝裂原LPS介导的VLRB类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47.
48.
氨基酰化酶中金属锌离子的功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酰化酶是含锌金属酶。该酶每摩尔蛋白中含2摩尔Zn(Ⅱ)离子。金属鳌合剂与酶作用,通过竞争螯合Zn(Ⅱ)离子使酶活力下降。残余活力与残留金属含量呈正相关。竞争螯合的结果,生成不含金属的脱辅基酶蛋白,并导致酶活力的丧失。脱辅基酶由于加入Zn(Ⅱ)离子而恢复其活力。实验表明金属锌离子是氨基酰化酶催化活力所必需。与Zn(Ⅱ)离子相似,Co(Ⅱ)离子也可与脱辅基酶相结合并使之复活。 在190—240nm区域内对比了天然酶、脱辅基酶蛋白与Co(Ⅱ)置换氨基酰化酶的圆二色谱。远紫外圆二色谱表明,与天然酶相比,在脱辅基酶中由于金属离子的丧失导致主链构象发生变化,其中α螺旋增加约7%。因而锌离子(钴离子)对蛋白主链的反应最适构象有一定的稳定作用。脱辅基酶与Co(Ⅱ)离子结合,酶的主链构象恢复至与天然酶几近相同。可认为这是促使酶复活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9.
在研究食品冷库中嗜冷微生物区系时,获得很多冷育型真菌。地丝霉和金孢菌类在这些菌中占优势。其中一菌在PYE上于18℃培养14天,菌落白色,厚毡状,中央常有淡黄色渗出液滴,菌落直径33mm,背面浅黄褐色,有辐射沟纹,老后仍为白色。菌丝分隔,直径1.0—2.0μm。该菌有明显的分生孢子梗,直立,宽度1.0—2.0μm,长10—25(—35)μm,无色或淡黄色,分生孢子梗具分枝,由分枝产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淡黄色,顶端者为梨形、倒卵形或楔状,间生者矩椭圆形或桶状,1.5—2.5×2.5—3.5(—4.0)μm,光滑、1—3成链。该菌生长温度范围为0—25℃,最适温度为18℃,30℃不生长。此菌产生果胶酶,但是不分解角朊。该菌从冷库中生霉的蒜苗上分离得。其特征与Carmichael(1962),Domsch等(1980)所订正的金孢菌属(Chrysosporium Corda)中各种,以及Sigler和Carmichael(1976),Oorschot(1980)所订正的地丝霉属(Geomyces Traaen)中各种均有显著的差异,而其性状符合地丝霉属的特征集要。故命名为光滑地丝霉Geomyces laevis Z.Q.Li et Cui。模式:菌株AS 3.4605为模式菌株,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研究室;模式标本HMAS No.54875保存在该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0.
应用同位素氚(T_2)和~13C(~13CO_2),证明了水稻联合固氮菌——粪产碱菌A—15是一种含有吸氢酶的兼性化能自养细菌,具有较强的吸氢能力,吸氨酶活性可达到13.11μmol H_2 ml~(-1) cultureh~(-1);同时,它还可利用H_2为能源同化CO_2营化能自养生活,其RuBPC活性为24.65 nmolCO_2 mg~(-1) protein min~(-1)。无论在自养还是异养条件下,H_2都支持、并促进固氮活性。粪产碱菌培养在N_2条件下比在NH_4~ 条件下能积累更多的多聚-β羟基丁酸(PH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