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是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上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在高等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GlcNAc修饰在代谢调控、压力应激、细胞周期、凋亡、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O-GlcNAc修饰已受到众多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由于O-GlcNAc修饰与传统的N聚糖和O聚糖修饰有所不同,常规糖基化修饰的检测方法并不适用于O-GlcNAc.本文对O-GlcNAc修饰的检测及其修饰位点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MGMT甲基化如何影响替莫唑胺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1个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根据相同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治疗下临床结局的不同分为两组)的肿瘤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状态,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GM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临床结局不佳组中,以MGMT蛋白表达阳性的肿瘤为主(72.2%),而在结局相对良好组中,MGM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仅为39.1%;在MGMT蛋白表达阳性的22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7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1.8%,在MGMGT蛋白表达阴性的19例中,14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73.7%(P<0.05)。结论: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与MGMT蛋白的表达相关。MGMT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MGMT蛋白表达较低;MGMT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MGMT蛋白表达较高。MGMT启动子过甲基化通过抑制MGMT基因的表达而增加替莫唑胺的疗效。  相似文献   
63.
目前大量的研究已表明循环系统的脂联素浓度与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这些恶性肿瘤包括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脂联素是在其受体(AdipoR1和AdipoR2)的介导下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相关实验发现,AdipoR1/R2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因此针对脂联素的研究可能揭示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巨大痛风石手术切除一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巨大痛风石结节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典型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病理学表现.结果:该患者为晚期通风症患者,发展为痛风石.表现为痛风石结节增生,破坏肌腱以及骨组织.各项辅助检查以及手术后病理结果均支持痛风病的诊断.通过手术切除第一跖趾关节旁巨大痛风石,疗效满意.结论: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本例患者经过各种保守对症治疗均无效.接收此患者后,通过文献复习分析以及临床检查确诊,本病例痛风病变已发展至晚期巨大痛风石结节.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彻底治愈.手术后证明对晚期巨大痛风石结节同时伴有骨关节破损的痛风石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完全可行,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5.
宏基因组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生物新技术。其针对环境样本中的全部微生物基因组DNA开展研究,可以覆盖过去无法研究的不可培养微生物,极大地拓宽了研究的广度,因而,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丰富成果。本文主要针对宏基因组技术在酶开发方面的有关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和61.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 81.7%,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同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7.
Ulcerative colitis (UC) is a major form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that can frequently progress to colon cancer. 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massive infiltration of neutrophils and macrophages into the lamina propria and submucosa in the progression of UC-associated colon carcinogenesis. Macrophage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itis-associated colon cancer (CAC). However, the role of neutrophil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volvement of 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TANs) in the regulation of CAC, we used a mouse CAC model produced by administering azoxymethane (AOM), followed by repeated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 ingestion. This causes severe colonic inflammation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tumors in mice colon. We observed that colorectal mucosal inflammation became increasingly severe with AOM and DSS treatment. Macrophages infiltrated the lamina propria and submucosa, together with a marked increase in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The chemokine CXCL2 increased in the lamina propria and submucosal regions of the colons of the treated mice, together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neutrophils expressing CXCR2, a specific receptor for CXCL2. This process was followed by 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After AOM and DSS treatment, the mice showed enhanced production of metalloproteinase (MMP)-9 and neutrophil elastase (NE), accompanied by excessive vessel genera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 Moreover, CXCL2 promoted neutrophil recruitment and induced neutrophils to express MMP-9 and NE in vitro. Furthermore, administration of neutrophil-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fter the last DSS cycle markedly reduced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umors and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XCR2, CXCL2, MMP-9, and NE. 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 a crucial role for TANs in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CAC and suggest that the CXCL2–CXCR2 axis might be useful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UC-associated colon cancer.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当艾滋病恒河猴模型的血浆病毒载量处于低水平或阴性时,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SIV)在宿主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SIVmac251感染恒河猴10只,定期检测其血浆载量,感染病毒平均高峰时间第14天时,活检取淋巴结。选取感染18个月后病毒载量最低水平和阴性的2只艾滋病猴(SAIDS),经安死术后取淋巴结、脾、肝、肺、肾、脑等组织,用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果感染后14d,10只猴血浆病毒载量达到10^7copies/mL,淋巴结组织病毒载量为10^5-10^8copies/g,原位杂交方法在腹股沟淋巴结中检测到强阳性斑点。感染后第18个月的2只猴,血浆病毒载量下降并维持不高于10^2copies/mL水平或阴性,但组织分布不尽相同,在肠系膜淋巴结、肾上腺、海马回、空肠、脾脏等组织中检测到10^5-10^6copies/g的病毒载量,于一只猴的脑积液中检测到10^3copies/mL的病毒载量。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在肠系膜淋巴结和空肠中检测到强阳性斑点,其它组织中未检测到阳性斑点。结论实验证实SAIDS猴在血浆病毒载量低甚至阴性时,病毒在不同组织中仍有分布,有些组织中甚至出现高病毒载量,提示在制备SIV/SAIDS模型中,尤其在药物筛选和疫苗评价时,应考虑组织病毒载量指标的测定和药物、疫苗对组织病毒的治疗清除作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69.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保守途径,它在胚胎发育阶段的组织形成和维持细胞动态平衡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的途径主要为两种,即死亡受体信号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它们的激活会产生不同的上游事件,但下游事件是一致的。细胞凋亡是受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凋亡过程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简要阐述了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参与其中的多种调节因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烈性传染病,疫苗接种是防治口蹄疫暴发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要控制口蹄疫流行,首先要将病毒感染动物从疫苗接种群体中区分开来。以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NSP)为抗原,检测动物体内的NSP抗体是一种很好的区分感染动物和疫苗免疫动物的诊断方法,许多实验室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