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5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6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林可霉素生物合成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粉和棉籽蛋白粉取代了原培养基中的黄豆饼粉,采用响应面法对林可霉素产生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确定替代氮源及其浓度,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分析各因素的主效应,选出对响应值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即花生粉、K2HPO4和玉米浆.对这些因素做爬坡实验,确定三个重要因素的中心点浓...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1,CARM1)和核因子-B(NF-B)在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和肺组织中CARM1和NF-B(P65)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B(P65)在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细胞胞核表达。CARM1和NF-κB(P65)在哮喘组表达水平为([123.75±41.55)和(126.92±46.74)],在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水平为([84.33±27.70)和(85.00±29.22)],均高于对照组的([51.67±8.29)和(52.75±9.07)个/400倍视野],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较哮喘组低。结论:CARM1和NF-B(P65)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B到相关位点激活NF-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诱发哮喘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可下调CARM1和NF-κB的表达而抑制哮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NDRG2对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转染pcDNA3.1-Ndrg2和SiRNA-Ndrg2于SW620细胞内48h,上调/下调NDRG2的表达;检测NDRG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划痕试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进一步对上调/下调NDRG2表达水平后的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进行分析。结果:pcDNA3.1-Ndrg2转染SW620后,NDR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SiRNA-Ndrg2转染SW620后,NDR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RG2作为抑癌候选基因能够降低结肠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4.
多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中大多数蛋白质以亚基形式与其他蛋白装配成蛋白复合体而发挥功能.大分子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研究和功能分析在后基因组时代成为热点,如何高效地获得多蛋白复合物是研究其功能和结构的前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多个蛋白亚基在同一宿主细胞内共表达并装配成复合体是获得多蛋白复合物的有效手段.多基因表达系统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中正起到越来越...  相似文献   
75.
脱氮假单胞菌发酵生产维生素B12过程中,副产物粪卟啉Ⅲ的积累对产物的代谢合成和分离提取有很大的影响。建立了发酵液中粪卟啉Ⅲ的HPLC快速测定方法,发酵液处理后直接进样测定,检测线性范围为12~275 μg/ml,重复性好。研究了不同供氧水平、二氧化碳浓度和pH值对发酵过程中维生素B12和粪卟啉Ⅲ代谢合成的影响,并在120吨发酵罐中进行了发酵过程优化控制。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产物的合成期控制适当的供氧水平、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8.6±0.8%、维持pH值在7.0±0.12能明显抑制卟啉Ⅲ的生物合成,同时使维生素B12产量提高15%。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80%门静脉分支结扎模型中大鼠增生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再生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ham)和门静脉结扎实验组(PVL)。观察术后1、3、7和14d保留侧肝叶重量/体重比值;下腔静脉采血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的变化;光镜下观察保留侧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用免疫印记法检测MMP-9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门静脉分支结扎后,结扎侧肝叶呈进行性萎缩,保留侧肝叶重量/体重比值逐渐增加,7d达"平台期";与对照组明显不同,PVL组的ALT、AST的值在1h达到高峰,7d后回到正常水平;保留侧肝脏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3d开始表达增强(P<0.05),7d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保留侧肝叶MMP-9蛋白的表达在术后3d开始增加,术后7d达到高峰。结论:MMP-9蛋白的表达在80%门静脉结扎后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以去离子水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从小蜡果皮中浸提红色素,用光谱扫描法检测该红色素的光吸收特性,比较不同浸提时间及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并用暴露方式进行光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小蜡果皮色素在纯水中的溶解性最好,属水溶性色素,延长浸提时间可提高色素的浸出率,但杂质质量分数也随之提高,紫外线对色素的色度影响最大,直接照射可使色素的色度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8.
RNA干扰技术已经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等领域的有力工具,构建带有筛选标记的siRNA载体可以在细胞中持续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为了利用RNAi技术开展生物学研究,在克隆载体pUC19的基础上改造构建了人类细胞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表达质粒pUC19NU.该质粒具有新霉素抗性标记和真核细胞复制起点,利用连入的人U6 snRNA启动子起始siRNA的转录.以EGFP 和p53为靶基因的干扰实验证明,所构建的siRNA表达质粒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外源性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及细胞内源性p53蛋白的表达,而且抑制效果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79.
本实验旨在观察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NDG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细胞聚集的作用及其机制。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30min后进行再灌注72h,在再灌注30min,2、24、48h时分别腹腔注射一次NDGA(5、10mg/kg)。再灌注72h后检测脑损伤、内源性IgG渗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聚集、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和蛋白表达,并在再灌注3h后检测脑内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的催化产物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含量。结果显示:NDGA能显著改善脑损伤,减少内源性IgG渗出、中性粒细胞浸润、ICAM-1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降低脑内LTB4和CysLTs含量,但对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聚集没有影响。上述结果提示,NDGA对脑缺血亚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抑制主要表现为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机制可能与抑制5-LOX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0.
单环刺螠纤溶酶UFE-Ⅰ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 ℃;最适反应pH为7.0;Mg2+、Mn2+和Fe2+是该纤溶酶的强激活剂;Fe3+、Cu2+、Ag+、Hg+和Pb2+对该纤溶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BTI和PMSF,完全抑制UFE-Ⅰ,说明该酶为丝氨酸蛋白酶;糜蛋白酶抑制剂部分抑制UFE-Ⅰ,亮抑酶肽、抑蛋白酶肽、苯甲脒较弱的抑制UFE-Ⅰ.与蚓激酶类似,UFE-Ⅰ不仅具有直接的纤溶活力更具有纤溶酶原激活活力(84.0%),另外分别将蚓激酶原料与该酶加入到家兔血栓块中,37 ℃孵育3 h,结果表明该酶具有比蚓激酶更为强大的溶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