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1篇
  免费   2670篇
  国内免费   12105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704篇
  2022年   1126篇
  2021年   1198篇
  2020年   1124篇
  2019年   1241篇
  2018年   818篇
  2017年   797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1097篇
  2014年   1601篇
  2013年   1421篇
  2012年   1959篇
  2011年   1973篇
  2010年   1721篇
  2009年   1787篇
  2008年   1955篇
  2007年   1868篇
  2006年   1857篇
  2005年   1461篇
  2004年   1229篇
  2003年   1109篇
  2002年   1017篇
  2001年   961篇
  2000年   857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5篇
  1964年   13篇
  1957年   20篇
  1955年   12篇
  1954年   18篇
  195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厦门地区夏季播种的抗热松花型台湾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品种生物学性状、营养成分、矿质元素、能源、植物功能性指标,并以低能高营养的消费原则,采用平均隶属函数值对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平均隶属函数值依次为‘雪松’(4.805) >‘香雪’(3.282) >‘雪丽’(2.279) >‘庆农S90’(1.037)。结合生育期考虑,‘雪松’为夏季较适合在厦门地区推广的松花型花椰菜抗热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Oceanic islands are productive habitats for generating new species and high endemism, which is primarily due to their geographical isolation, smaller population sizes and local adaptation. However, the short divergence times and subtle morphological or ecological divergence of insular organisms may obscure species identity, so the cryptic endemism on islands may be underestimated. The endangered weevil Pachyrhynchus sonani Kôno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Entiminae: Pachyrhynchini) is endemic to Green Island and Orchid Island of the Taiwan‐Luzon Archipelago and displays widespread variation in coloration and host range, thus raising questions regarding its species boundaries and degree of cryptic diversity. We tested the species boundaries of P. sonani us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combined morphological (body size and shape, genital shape, coloration and cuticular scale), genetic (four genes and 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 RAD‐seq) and ecological (host range and distribution) divers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morphological datasets for male P. sonani, except for the colour spectrum, reveal overlapping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slands. In contrast, the morphology of the female P. sonani showed minimum divergence between island populations. The populations of P. sonani on the two island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ir host ranges, and the genetic clustering and phylogenies of P. sonani established two valid evolutionary species. Integrated species delimitation combining morphological, molecular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s supported two distinct species of P. sonani from Green Island and Orchid Island. The Green Island population was described as P. jitanasaius sp.n. Chen & Lin,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ts threatened conservation status be recognized.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inter‐island speciation of endemic organisms inhabiting both islands may be more common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and they highligh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cryptic diversity of small oceanic islands may still be largely underestimated.  相似文献   
13.
易扬  胡昕利  史明昌  康宏樟  王彬  张辰  刘春江 《生态学报》2021,41(19):7796-7807
基于1999-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应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重标极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NDVI均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0.72增加到0.80)。从空间分布来看,NDVI低值区域(0.1-0.5)占1.40%,高值区域(>0.7)占87.15%;NDVI空间格局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低值区域表现为以三省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Hurst指数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区域(60.54%)的NDVI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持续性改善区域(34.7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区,持续性退化区域(3.26%)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较发达城市区域。在年际尺度上,研究区NDVI与各气象因子关系均不显著;月际尺度上,NDVI与降水、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显著相关,降水和日照时数有明显的时滞性。区域内NDVI动态趋势以不确定性发展为主,城市群周边NDVI呈现持续退化的区域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吴清  冯嘉晓  陈刚  陈婷婷 《生态学报》2020,40(16):5560-5570
以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和空间统计法,选取2000、2008年和2018年3个时段分析旅游发展对山岳型乡村旅游地"三生"空间的影响,并探讨了金林水乡"三生"空间的发展瓶颈及优化路径。研究发现:(1)旅游开发前,金林水乡土地结构与用地功能单一且呈片状分布;村落呈现传统乡村风貌,基础设施不健全;空间形态变化稳定,扩张缓慢。(2)旅游开发后,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出现新型复合用地;土地功能利用复杂化,以服务旅游业为主;村庄景观风貌现代化,生活空间更加宜居。(3)旅游开发前后对比可得,土地平面占地规模化,空间用地以居民点为核心,呈圈层状向外围扩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转化,乡村聚落重构特征较为显著;村落景观风貌的变化较大,呈现城镇化趋势。(4)金林水乡"三生"空间演化与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生产用地效率不高,生活用地质量较低,生态空间不断萎缩,在旅游产业发展上表现为旅游产品单一且缺乏创新,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等。为此从生活空间的提质、生产空间增效、生态空间保护、旅游产业创新以及土地利用五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常海涛  刘任涛  陈蔚  张安宁 《生态学报》2020,40(12):4198-4206
在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灌丛作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理适应特性能够有效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土壤动物是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灌丛"肥岛"演变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有利于灌丛生态功能的发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荒漠灌丛微生境土壤动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首先综述荒漠灌丛微生境土壤动物群落分布和生态功能,总结灌丛与土壤动物分布间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针对荒漠灌丛土壤动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的生态恢复使中国北方旱区植被发生了显著变化,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的相对贡献,对于旱区生态系统管理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北方旱区植被变化影响因素的时间动态(2000年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和空间异质性(沿干旱梯度)仍需进一步的定量研究。基于多源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81-2018年中国北方旱区气候和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量化了2000年前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的相对贡献并分析其在干旱梯度上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1981-2018年期间,中国北方旱区的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速率为(0.0037±0.0443) a-1,且增加速率沿干旱梯度增大。2000年前仅10.46%(P<0.05)的地区显著变绿,而2000年后达到36.84%,且植被变绿主要归因于非树木植被。(2)2000年后降水对植被变绿的正效应在不同干旱梯度均增加,而在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区,温度对植被变绿由正向促进转为负向抑制,而辐射在干旱区由负效应转向正效应。(3)2000年前后,气候变化均主导着植被的动态,贡献率分别为96.07%和73.72%,人类活动的贡献在2000年后进一步增强(从3.93%增加到26.28%),且沿着干旱梯度而增加,其中人类活动对植被变绿的贡献在半干旱地区增加最显著(+0.0289 m2 m-2 a-1P<0.05)。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北方旱区的植被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发现于广东的鼠锥虫进行了寄主特异性、形态学、实验寄主体内的感染过程、厦虫氨基酸组分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将其定为路氏锥虫在中国广东分布的一个不同地域株。本文研究了它在实验寄主体内繁殖消长的规律,整个发育过程的各期形态及成熟期的超微结构,并测出其16种氨基酸的存在和含量。  相似文献   
20.
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总剂量为1550—2000单位,分4—7天处理猕猴,可促使其每侧卵巢出现滤泡超数发育,随后静脉注射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00单位,在24小时内,猕猴即可出现超数排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