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9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21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ABSTRACT.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allelochemicals, such as syringic acid, released from the host plant.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henolic acids released from crop host plants in response to pathogen invasion, we examined the allelopathic effect of an artificially applied syringic acid on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 .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growth and the conidial germination rate of F. oxysporum f. sp. niveum were stimulated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syringic acid, though inhibited by higher dosage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yield of fungus mycotoxin was increased from 60.9% to 561.5%. We conclude that syringic acid can be considered as a allelochemical inducer, stimulating the relative virulence factors of invading pathogens.  相似文献   
972.
以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剖面为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在分子和同位素方面的重要进展.2-甲基藿烷指数反映了蓝细菌繁盛集中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约1Ma的时间内,对应于第26-37层,并主要以两幕形式出现.第一幕在第26层,第二幕在第29-37层(由多个峰值组成).海洋有孔虫、腕足类和牙形石等动物的灭绝也主要表现为两幕,分别对应于煤山剖面第25层和第28层.碳酸盐碳同位素出现两幕负偏,分别对应于第24-26层和第29-37层,可以在特提斯海域进行对比.绿硫细菌分子标志化合物指示的海水透光层富H<,2>S事件集中在两个层位,分别出现在第21-24层(由多个峰值组成)和第11-14层,但第一幕(第11-14层)距离动物大规模灭绝时间约1Ma之久.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和陆地风化作用的加强也主要表现为双幕式.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危机和环境变化均以幕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双幕式,反映了当时地球表层系统的变化表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即不稳定性和长期性.值得注意的是,奥陶纪一志留纪之交、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三叠纪-侏罗纪之交这4次生物大灭绝均表现出双幕式特点,是生物对同一地内事件两种不同状态(如海平面变化中的海退和海进,气候变化中的变暖和变冷等)或者多种地内事件的综合响应,可能是地内事件导致生物危机的一个共同特征,从而区别于地外事件引起的单幕式生物灭绝.  相似文献   
973.
974.
张志伟  李瑜  陈雪莲  尹婵  英智  曹建国 《生物磁学》2009,(13):2436-2439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T-47D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皿克隆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BrdUrd(溴脱氧尿苷)掺入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1.0μg/mL,3.0μg/mL,10μg/mL,30μg/mL,100μg/mL)对T-47D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及核酸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①随着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T-47D细胞的生长呈现明显抑制作用;②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对数生长期T-47D细胞核酸合成。结论: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核酸合成而抑制T-47D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寻MLCK的非激酶活性区域对MLCK活性的影响,进一步阐明MLCK的非激酶活性在调节平滑肌收缩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编码MLCK全长的pColdI表达载体对其ATP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获得无激酶活性的MLCK突变体;应用Glycerol—PAGE鉴定肌球蛋白磷酸化水平;应用孔雀绿方法检测重组MLCK对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MLCK/△ATP(突变型)失去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的激酶活性;重组MLCK(野生型)和MLCK/AATP(突变型)均可以在非钙条件下激活非磷酸化肌球蛋白Mg2+-ATP酶活性,抑制磷酸化肌球蛋白的Mg2+.ATP酶活性,而且激活与抑制作用均随着MLCK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二者对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的作用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及ATP结合位点突变体具有激活非磷酸化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6.
两个茄子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栽培茄的2个品种即屏东长茄和紫奇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屏东长茄的核型公式为2n=22m+2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0M1+14M2;紫奇的核型公式为2n=20m+4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M1+10M2;两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核型均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977.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204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等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在籼粳亚种间、各种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粳稻种质的耐冷性明显强于籼稻种质,但籼稻种质中也存在耐冷性较强的种质。高阳淀稻大红芒、肥东塘稻、木樨球、卫国、兴国、山酒谷、中花8号等粳稻种质和包选21号、红米三担白、寸谷糯、红谷等籼稻种质在水稻各生育时期均表现较强的耐冷性,在水稻耐冷性育种及耐冷基因发掘研究中应加以利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水稻结实率与低温下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死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即低温下发芽期耐冷性和芽期耐冷性强的水稻种质一般表现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认为低温下发芽率和芽期低温处理后的死苗率可以作为孕穗期耐冷性早期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978.
甘薯近缘野生种的抗病性鉴定与新型种间杂种的获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发掘甘薯近缘种抗茎线虫病、病毒病基因资源,改良栽培种抗性,拓宽甘薯遗传基础,本文利用田间自然病圃对30份甘薯近缘野生种进行抗茎线虫病鉴定,利用硝化纤维素膜-酶联免疫(NCM-ELISA)对20份野生种进行了抗病毒病筛选.以筛选到的抗性材料为父本、栽培种徐薯18为母本,采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法进行种间杂交,结果得到8份高抗、10份抗茎线虫病野生种,5份高抗、8份抗病毒病材料;获得4个新型种间杂种.经过染色体计数和ISSR分子标记鉴定,证实了所得杂种的真实性.表明甘薯近缘野生材料中存在着栽培种所需要的抗性基因,通过有性杂交手段可以获得含野生种染色体组的种间杂种新类型,为渐渗野生抗性基因起到"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979.
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生产用金针菇菌种(白色品种菌株F10、F4、FM、F21,黄色品种菌株F29、F3)分别进行自交,对其S1代自交群体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原基发生早晚、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交导致后代群体的平均生长速度、平均产量降低。黄色自交子代菌株平均生长速度快于白色自交子代菌株。菌丝生长速度与产量不具有相关性,产量与现原基早晚有较强相关性,相同自交系中黄色品种现原基早于白色品种,F3菌株黄色后代现原基早于白色后代。在各菌株自交子代群体中,FM菌株子代具有高产优势,F3菌株子代有短菌龄优势,F10菌株子代有较好的商品表型特征,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自交子代群体中的优势菌株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80.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检测猪链球菌2型.方法:用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猪链球菌2型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层析作用对猪链球菌2型进行检测,并对试纸条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每毫升胶体金最佳抗体标记量为22μg/mL,最佳包被抗体浓度为2 mg/mL,最佳BSA封闭浓度为1.5%,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栓出猪链球菌2型的下限为106 CFU/mL,从检测到结果判断时间为5~15 min,与其他常见致病菌及链球菌属中15个群无交叉反应.结论:获得了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猪链球菌的快速初筛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