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5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4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4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对红霉素的渗透性, 我们采用生物被膜抗生素渗透模型检测Staphylcoccus epidermidis 1457、1457-msrA和临床分离株S68生物被膜不同时间点红霉素的渗透率, 并用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内细菌RNA/DNA的相对含量;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内细菌的密度。红霉素作用36 h后, 1457、1457-msrA、S68的渗透率分别为0.93, 0.55和 0.4; 1457渗透地较快, 8 h后渗透率即达到0.58, 而1457msrA和S68相对较为缓慢, 24 h后分别为0.499和0.31; 吖啶橙染色可见红霉素作用下膜内菌RNA和DNA的相对比例减小, 生长速率下降;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生物被膜红霉素作用后空气面的细菌数与琼脂面相比均较少, 细胞碎片相对较多, 而对照组(无抗生素作用)琼脂面和空气面的细菌密度和分布较均匀。可见红霉素可渗透入表葡菌生物被膜, 但不能完全杀死膜内细菌; 膜内细菌在生物被膜环境中生长速率下降, 有助于降低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2.
SARS-Co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参照已发表的SARS冠状病毒BJ01株基因序列 ,利用计算机软件预测并选取该病毒S、M、N三种主要结构蛋白部分抗原性优势区域 ,以编码Gly-Pro-Gly序列相连接合成两段嵌合基因A和B。并分别克隆于pGEX -6p- 1载体上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 ,以纯化的嵌合蛋白A和B为抗原 ,分别免疫BALB 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单克隆抗体亚型检测试剂盒和SARS CoV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对其进行亚型和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融合表达两段嵌合基因产物 ,其大小分别为 34kD和35kD ,Westernblot分析证实两种表达产物都能被SARS病人康复期血清所识别。获得了 6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细胞克隆株。亚型鉴定结果除D3C5为IgG2a外其他单抗均为IgG1,而且所有单抗的轻链均为κ链。特异性鉴定发现除D3D1外 ,其余的 5株单抗均能与SARS CoV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发生特异性反应。将D3D1与灭活后经超声波裂解的SARS CoV进行Westernblot分析 ,发现它能特异性识别 180kD的蛋白带。分别融合表达了 6个S蛋白的寡肽 (S1- S6 ) ,并对筛选出的单克隆…  相似文献   
993.
贵阳市景观类型与人口密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BERS-1为数据源,获取贵阳市景观数据,通过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定量角度阐明人口密度和景观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结果表明,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的差别很小,不能影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分析中,只有居民点及建设景观与人口密度为正相关,且相关关系不显著,其他均为负相关,其中农田景观、林地景观、草地景观为显著相关,石漠化景观相关性不显著,水域景观和园地景观可视为无相关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景观格局的影响虽然广泛而深刻,但以人类干扰景观为主,人口密度对景观格局不存在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蓼龟象甲生物学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蓼龟象甲RhinoncuspericarpiusL .是鲁梅克斯K 1饲料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乌鲁木齐地区 1年发生 2代 ,主要以成虫在寄主根部附近土层中越冬。成虫、幼虫均可造成严重危害。成虫取食嫩叶 ,卵产于寄主根茎处 ;幼虫钻蛀于根部蛀食危害。受害植株根部易受根腐病毒的侵染而引起腐烂。  相似文献   
995.
胸腺素α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法从正常成人外周血和胎儿胸腺中分别克隆得到了四种胸腺素α原基因,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四种ProTα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不一致。与已报道的胸腺素α原基因进行比较,胎儿胸腺中克隆的胸腺素α原基因几乎无变化,而从成人外周血中所克隆的则变化较大,但变化区域有一定规律,109-120位都有GGGAATGCTAAT碱基的缺失,变化较多的氨基酸集中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而胸腺素α原前28个氨基酸、中心酸性区和末端核定位信号区域变化较小。该结果为胸腺素α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96.
甜菜碱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很有效的渗透调节剂.在高等植物中,甜菜碱由胆碱经两步酶催氧化得到,即:胆碱→甜菜碱醛→甜菜碱,催化第一步反应的酶是胆碱单加氧酶(choline monooxygenase,CMO).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盐生植物辽宁碱蓬(Suaeda liaotungensis Kitag)中分离了CMO cDNA全序列,其中包括5′端非编码区123 bp, 3′端非编码区368 bp, 开放阅读框1 329 bp,编码一个由442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与菠菜、甜菜和山菠菜CMO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7%、72% 和74%.克隆了其编码区,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MO,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烟草(Nictiana tabacum L.cv.89),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和Southern杂交均证明外源CMO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烟草的甜菜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转基因烟草膜的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盐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膜结构所受损伤小于对照,转基因烟草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能在含250 mmol/L NaCl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玻璃化冷冻法对ICR、C57BL/6、DBA~*C57BL/6杂交F1代三种品系小鼠的不同阶段胚胎进行冷冻保存,比较胚胎解冻后形态良好率、体外发育率和移植后的出生率,结果表明解冻后各品系小鼠胚胎从2细胞到桑椹胚形态良好率在75%以上,其中8细胞胚胎形态良好率在83%以上,而囊胚的形态良好率仅在40%左右。解冻后胚胎体外培养的发育率随胚胎发育阶段的提高而提高,桑椹胚的发育达93%以上。体外受精2细胞冷冻胚与体内受精2细胞冷冻胚比较,二者形态良好率差异无显著意义(74%∶75%),但体内受精冷冻胚的发育率明显高于体外受精冷冻胚(76%:40%,p<0.01);胚胎经过三次反复冻融后形态良好率无显著差别;冷冻2细胞胚移植后的受孕率与仔鼠出生率分别达64%和40%,但均低于新鲜2细胞胚。  相似文献   
998.
应用TRAP PCR ELISA法检测CpGODNs及E .coliDNA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变化 ,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的产生 ,从基因水平探讨其抗肿瘤机制。实验发现活性形式的CpGODNs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 ,E .coliDNA的下调作用出现在 48h之后 ,二者均可使G0 /G1期细胞含量增加 ,但均未引起凋亡。结果表明 ,CpGODNs及E .coliDNA在基因水平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达到抗肿瘤目的 ,但不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9.
这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系列综述文章的第二篇 ,讨论聚合酶链反应。这篇文章包含PCR步骤 ,特异基因的PCR检出 ,逆转录酶PCR ,综合细胞培养PCR ,多重PCR和半嵌套式PCR和PCR指纹法。  相似文献   
1000.
The ratio between polymorphous variants of two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 and T1) genes (GSTM1 and GSTT1) was studied in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BA) from northwestern Russia. The relative risk of development of BA amounted to 8.5 (C1 95%: 3.623–10.956) in people with GSTM1 0/0,GSTT1 0/0 genotyp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of GSTM1 and GSTT1 genotypes were reveale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BA as wa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Frequency of homozygous GSTM1 0/0 and GSTT1 0/0 differed between patients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ease at the age before and after 30 years. The relative risk of BA development with GSTM1 0/0, GSTT1 0/0 genotype was increased 9.6 times (CI 95%: 3.90–23.85)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30 years, while 3.6 times (CI 95%: 2.15–5.98), in patients older than 30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