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细胞分裂是个体生长和生命延续的基础,而且它还是理解肿瘤发生机制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因此关于控制细胞有丝分裂基本机制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受到广泛的重视。Grandin等证明了在胚胎细胞分裂时细胞内pH和钙离子都有相应的变化,虽然他们也同时记录了膜电位的变化,但未作详细的分析,而且上述研究都是在两栖类动物的卵母细胞上进行的,至今尚未见有关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膜电位变化的报道。  相似文献   
992.
春季和夏初黄羊的集群行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高中信  关东明 《兽类学报》1996,16(3):176-181
本文对春季和夏初在野外观察到的637群黄羊(Procapragutturosa)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春季和夏初各种类型黄羊群平均大小及其方差,并对黄羊群的平均大小、所占比例及其稳定性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初羊群的平均大小存在着显著差异(F=3.09>F0.05),春季羊群(2~412只)较夏初羊群(2~103只)变动范围要大。春季羊群主要是混合群(63.14%),夏初羊群主要是雌性群(60.73%)。在春季和夏初两个季节,雄性群比例皆最低,分别为7.45%和7.59%。较大的集群往往是混合群,春季平均大小为38.95只,夏初为29.13只。而雄性群和雌性群集群规模皆较小。在春季,雌性群平均大小为11.35只,雄性群平均大小为8.84只。在夏初,雌性群平均大小为4.88只,雄性群平均大小为9.63只。混合群的社群组织最为松散,处于不稳定状态,雄性群最为稳定,羊群波动最小。产仔期、食物丰富度及羊群类型是影响黄羊春季和夏初集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内蒙古仓鼠科动物数值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伟东  侯希贤 《兽类学报》1995,15(2):141-148
以内蒙古地区28种仓鼠科动物为分类单位,以形态特征为主兼顾头骨结构、牙齿构造和生活方式,列出46项特征,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对这些动物进行数值分类。结果表明,麝鼠以其特异性特征从田鼠亚科中分离出来,单独构成一个亚科,其余各种的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处理结果一致。系统聚类分析以不加权的对群成聚的算术平均法(UPGMA)得出的分类结果最好,主分量分析同时得出各项特征在前三维主分量上的分布图,并根据特征在前19维主分量上的累计贡献率大小,选取15个特征构成对所研究动物的数值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994.
舟山岛东部地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组成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鲍毅新  丁平 《兽类学报》1995,15(3):222-228
1990年7月至1992年12月在浙江舟山岛东部地区每月定点调查小型兽类的群落组成和数量动态。该地区可划分为室内、房周围、稻田区、山地和山林等五类生境的5个小兽群落。群落相似性指数以稻田区的黑线姬鼠+黄毛鼠群落与山地的黑线姬鼠+黄毛鼠群落最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以房周围臭Qu+黄毛鼠+褐家鼠群落最高。各群落的全年数量动态可分为双峰型(室内和山地生境)与单峰型(其余3种生境)。对各群落种类组成的  相似文献   
995.
The whole length SPV2 gene of 715 bp, encoding VAMP-2 protein of 110 amino acids from Japanese sea 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us, was obtained by using both RT-PCR and anchored PCR strategies while we initiated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tudy on SNARE proteins in marine teleostean. Analysis of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indicated that SPV2 has its core arginine residue, a potential N-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 near its N-terminal, and one transmembrane domain in its C-terminal. Advance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bioinformatics approach predicts a coiled-coil α-helix backbone 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V2 main conformational structure, identical to the structure of rat VAMP-2 obtained by crystallograph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revealed that SPV2 was generally expressed in 10 neural and non-neural tissues, with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in brain and the least in muscle.  相似文献   
996.
W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150 novel microsatellite markers of Zhikong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from three simple sequence repeat‐enriched libraries constructed with (GA)15 and (CA)15. The polymorphism was assessed with 48 individuals,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e number of allele ranged from two to 30, with an average of 8.4 alleles/locus. The values of observed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ies ranged from 0.0791 to 0.9878 and from 0 to 1.0000, respectively. Sixty‐five loci showed significant departure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and 14 locus pairs displaye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These markers are therefore potentially useful for conservation studies, population structure assessment, ecological analyses and linkage map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997.
2006年分3个季节(春、夏、秋)对大苏干湖、小苏干湖及两湖间河道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及数量的季节变动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目20科38属47种。其中留鸟5种,迁徙路过鸟10种,夏候鸟32种。春季共记录到24种鸟类,夏季32种,秋季30种。秋季在大苏干湖区活动的鸟类种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大,为3.0891,而小苏干湖区的鸟类多样性指数在3个季节都较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含有EGFP报告基因的口蹄疫病毒(FMDV)亚基因组复制子系统。【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将EGFP报告基因替换O型FMDV全长c DNA克隆中的前导蛋白Lb和结构蛋白P1基因,构建含有EGFP报告基因的FMDV亚基因组复制子FMDV-EGFP。复制子质粒连续转化、测序检验复制子载体的稳定性。Not I线性化的复制子FMDV-EGFP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表达T7 RNA聚合酶的BSR/T7细胞后,不同时间段观察EGFP荧光表达情况。转染的细胞用流式、间接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该复制子载体的自主复制能力和口蹄疫病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复制子质粒的连续转化及测序表明报告基因可以稳定存在。FMDV-EGFP复制子转染BSR/T7细胞3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绿色荧光,EGFP荧光信号随着转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并且荧光信号可持续6 d以上。转染24 h后的细胞流式分析显示转染的细胞中有6.0%发出荧光,说明构建的复制子载体能够有效表达EGFP蛋白。另外,间接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也检测到该复制子RNA在BSR/T7细胞中能够进行自主复制,并且能够表达病毒的非结构蛋白。【结论】含有EGFP报告基因的FMDV亚基因组复制子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病毒复制、翻译机制及筛选抗病毒药物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垂穗披碱草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筛选在低温条件下(10、15和25°C)生长性能较好的优良菌株。【方法】将垂穗披碱草青贮饲料中分离纯化的乳酸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 RNA基因测序鉴定;用MRS液体培养基在10、15和25°C条件下分离、初筛乳酸菌,选取高吸光度值的菌株作为优势菌株。用绿汁发酵液在10、15和25°C条件下培养测定其p H值,选取低p H值菌株作为优势菌株,并综合MRS培养基筛选结果确定优良菌株。【结果】从不同温度和发酵阶段的垂穗披碱草青贮饲料中共分离得到108个乳酸菌菌株,它们分属于6个属、18个种。其中,清酒乳杆菌LS-24在15°C条件下发酵液p H值显著降低(P0.05),戊糖片球菌PP-63在发酵初期生长速度较快,植物乳杆菌LP-21在15°C条件下发酵液p H值降至3.9且有最大活菌数。【结论】在青藏高原垂穗披碱草青贮饲料中发现的乳酸菌属基本涵盖了前人在常温青贮饲料中发现的所有属,但种数略少;在108株菌中,清酒乳杆菌LS-24、戊糖片球菌PP-63和植物乳杆菌LP-21在低温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繁殖和发酵特性,可作为青贮饲料低温发酵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1000.
群落演替对夏蜡梅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Cheng et S.Y.Chang)Cheng et S.Y.Chang)所有分布地(浙江临安、天台和安徽绩溪)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夏蜡梅种群面积、密度、结构和群落特征等,并与前人调查结果对比,阐明群落演替对夏蜡梅种群的影响。10余年来,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等)以及夏蜡梅分布地林地经营模式的改变,不同夏蜡梅群落呈现发展演替的不同状态,从而对夏蜡梅种群产生了显著影响。从群落类型来看,较为稳定的种群为大明山、西坑、白水坞、捣臼孔种群,种群结构为增长型或稳定型,群落处于乔木或顶级乔木阶段,原生植被保存较好,生境相对稳定,各物种在长期竞争中趋于稳定;直源种群为严重衰退的种群,群落经历了从灌丛阶段向灌乔阶段演化,原来同层次的常绿乔木逐渐形成密集的乔木层,郁闭度高,造成夏蜡梅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幼苗缺少或数量少,更新困难,此区域的夏蜡梅呈逐渐退化消亡趋势;而溪古坪、龙塘山种群所处群落正是属于这种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处于衰退过程中种群,不加人工干预也会逐渐退化;而双石边、经过坪等种群虽目前数量多,分布集中,更新良好,但变数最大,一旦人工干扰加剧或消除,则种群结构将快速发生变化,走向消亡的几率极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夏蜡梅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