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山鼠平亚属(Alticola)广布于中亚山地,即从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经帕米尔、天山、西藏而至图瓦、抗爱山和贝加尔湖一带。中国过去仅记录2种:银色高山鼠平(Alticola argentatus Severtsov;有时定作劳氏高山鼠平A.roylei的一亚种)和斯氏高山鼠平(A.stoliczkanus Blanford).本文主要依据形态学资料和采用判别函数分析的方法,对该亚属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中国高山鼠平至少有3个以上的物种存在,现概述于后。  相似文献   
52.
本文采用D.T.Suzuki的方法,研究了黑果蝇Drosophila virilis Sturt dlts品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和致死时期的相互关系。选择了31℃为限制温度,25℃为许可温度。对于成虫盘缺损的研究用了12个小时为一个脉冲或24个小时为一个脉冲的热处理,用扫描电镜技术辅助对成虫形态缺损的研究。对于成虫盘缺失和重复的关系主要在48小时为一个脉冲的热处理盘中进行,对dlts基因的表达采用了遗传嵌合性的研究,其结果如下:1两个不连续的温度敏感时态对致死的影响是在第1龄幼虫、第2龄幼虫、第3龄幼虫和进入蛹期后的10个小时。温度敏感时态和致死时态并不一致,而是先于致死时态几个小时。2温度敏感时态对成虫形态的影响是:触角的重复和复眼的缺失发生在第2龄和第3龄幼虫期。足关节融合及跗节和腿节的缩短发生在第3龄幼虫期,翅脉硬化主要发生在第3龄幼虫期即将结束进入前蛹期的这段时间。第3龄幼虫期是成虫盘发生缺陷比较集中的时期,可以明显见到足、复眼、翅和刚毛的缺陷,同源异型突变体也在这个时期发生。同源突变体的变化主要是足、触角片段及刚毛和触角片段的相互转移。3每一个成虫盘缺陷部有自己明显的特征,根据它们成虫盘的形态缺陷和热处理的时间性,所有的成虫盘缺陷变化都可以分为这样三类:缺失,重复,缺失和重复并存。4遗传镶嵌测试表明:dlts基因是自主表达的,且具有一定的时间、环境和组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3.
该文是关于中国地衣生真菌汇编的首次报道,其中也包括新近采集的种类。名录中汇编了27种,其中9种为中国新记录种,包括5个中国新记录属的代表:Ampullifera,Intralichen,Marchandiomyces,Phaeosporobolus,和Stigmidium。文中还包括一个新组合种:Stigmidium cupulare (syn,Pharcidia supularis)。  相似文献   
54.
甘珀酸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模型(MCAO),将动物随机分为脑缺血60min再灌注(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加甘珀酸干预(MCAO+CBX)组和假手术组(sham)。采用尼氏染色显示脑梗死灶并计算梗死灶体积;应用免疫荧光与TUNEL染色法分别观察脑缺血后3d与7d不同时间点缺血边缘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缺血后3d、7d MCAO+CBX组大鼠梗死体积小于MCAO组,3d、7d MCAO+CBX组大鼠梗死体积较MCAO组分别缩小5%和4.6%;(2)缺血后3d、7d于缺血边缘区可见大量TUNEL阳性染色细胞,且MCAO组大鼠缺血边缘区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多于MCAO+CBX大鼠(P〈0.001);(3)缺血后3d和7d组缺血边缘区GFAP表达明显增强,3d的MCAO组与MCAO+CBX组大鼠缺血边缘区GFAP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强(P〈0.05),7d的MCAO+CBX组大鼠缺血边缘区GFAP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强(P〈0.001),但明显弱于MCAO组大鼠(P〈0.01);结论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可减少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缝隙连接后缺血边缘区神经元凋亡降低有关,星型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变化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细胞内丝状肌动蛋白的变化对不同亚型肥大细胞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肥大细胞的特征性蛋白酶抗体和鬼比环肽的免疫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人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的亚型;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和微丝的分布.结果:类胰蛋白酶免疫反应性的肥大细胞内含有丰富的丝状肌动蛋白环,在质膜内层区域形成阻碍类胰蛋白酶释放的屏障;大量的类胰蛋白酶暂存于分泌泡中,少量的类胰蛋白酶因细胞内丝状肌动蛋白环的解聚使之从分泌泡中释放.而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免疫反应性的肥大细胞及类糜蛋白酶免疫反应性的肥大细胞内少见或未见明显的阻碍蛋白酶释放的丝状肌动蛋白环;细胞形态膨胀,细胞内蛋白酶已释放.结论:人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内类胰蛋白酶和/或类糜蛋白酶的含量及其肥大细胞亚型与丝状肌动蛋白环相关联.  相似文献   
56.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做为细胞和环境之间的屏障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胆固醇是体内所有的类固醇激素和胆酸合成的前体物质,参与体内代谢。同时胆固醇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血浆中胆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这两种胆固醇运载血脂蛋白的形式运输。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 receptor,LDLR)介导的内吞可以从血液中摄取富含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当细胞表面的LDLR的功能缺陷时,可以导致高胆固醇血症,继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本文综述了LDL受体的概述及其通过内吞调节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并对LDL受体的调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7.
58.
59.
Bioory.Med.Chem.Lett.1999年9卷14期2003~2006页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中心的科学家,已在从加勒比海褐藻——匍扇网地藻(Lobophora variegata)表面分离出来的热带海洋细菌CNB-837株系培养中,提取了一种新的消炎大环内酯——匍扇藻素A和B。科学家们利用含有1%可溶淀粉、0.4%酵母膏、O.2%胨、75%海水和25%去离子水的A1培养基,在25℃和230转/分搅动下,将这种海洋细菌培养了7天。用小鼠进行了试验表明,局部或腹膜内给予匍扇藻素,可有效地消除小鼠耳部的水肿。匍扇藻素A和B的分子式分别为C61H93N2O19和C61H90N2O21。汪开治  相似文献   
60.
本文根据Merrifleld固相方法,人工合成了霍乱肠毒素A2亚单位第10—24位氨基酸序列。合成中采用树脂一氯甲烷为载体,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I)作为连结剂。最终合成产物经过高压液相氨基酸分析证实:含有A。亚单位第10—24位十五个氨基酸组成成分,经初步活性测定证实有抗原性;能激发家兔产生特异性抗体,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能产生抗原抗体特异性沉淀反应。它不具有改变血管通透性的毒性活力,小鼠皮肤反应阴性。肠袢结扎试验显示:不引起肠液贮留;当与B亚单位结合后,在肠内可抑制霍乱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