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共转染CDK1、CDK2siRNA同时抑制CDKI、CDK2蛋白表达对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细胞周期主要调控分子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同时转染CDKl和CDK2siRNA。在转染后48、60h收集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CDKl、CDK2蛋白的表达,AnnexinV/PI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DNA含量检测分析细胞周期。转染细胞进行瑞氏一姬姆萨染色(Wright—Giemsa)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i结果共转染CDKl、CDK2siRNA后48和60h,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CDKl和CDK2蛋白的表达都同时降低。共转染CDKl、CDK2siRNA后,细胞周期S期和G1/M期比例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增加;共转染细胞经瑞氏一姬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双核或多核细胞增多;AnnexinV/PI检测结果显示共转染CDK1、CDK2siRNA的细胞在48和60h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升高。结论siRNA干扰导致的CDKI、CDK2表达同时降低不仅导致细胞周期s期和G1/M期的阻滞,也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2.
眼镜蛇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群英  郭天国  龚新国  龚雪嘉  郭德志  郭天昆  尹建生 《蛇志》2009,21(3):183-186,F0003
目的研究眼镜蛇的驯养繁殖技术。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我国宝贵的眼镜蛇类资源。方法在室外模拟野生眼镜蛇的生境.在室内以散养、箱养相结合.配备科研人员及各种先进设施;在驯养过程中观察眼镜蛇的生物学特性。总结驯养管理技术、经验及疾病防治。结果解决了眼镜蛇人工驯养繁殖的技术难题.如眼镜蛇自动采食、无冬眠、蛇病的防治、异地杂交提高眼镜蛇的质量及产量等。结论本研究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大规模展开人工驯养繁殖眼镜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水稻(Oryza sativa L.)29个品种种植于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孙家寨村受Cd、As复合污染的稻田,研究不同品种水稻谷粒对重金属元素Cd、As和矿质元素(Fe、Zn、Mn、Ni和Cu)的积累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品种类型对水稻谷粒Cd、As含量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谷粒Cd含量范围为2.1~7.0 mg/kg,平均值为4.6 mg/kg。谷粒As含量的范围为5.0~8.9 mg/kg,平均值为7.2 mg/kg。品种对谷粒Fe含量的效应极显著(p<0.001),对Zn含量的效应显著(p<0.05),而对Mn、Ni和Cu含量的 效应均不显著(p>0.05)。同一品种谷粒的各金属元素含量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01)。除谷粒Fe 含量和As 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外,其余各元素含量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这些元素在水稻谷粒中的积累呈现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44.
Apidermin (APD)蛋白家族是一个新的昆虫结构性表皮蛋白家族。本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和RT-PCR扩增, 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apd-1-like, apd-3-like和中华蜜蜂Apis cerena cerena(简称“中蜂”)的apd-2 等3个新的apd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表达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昆虫APD蛋白家族的序列特征。结果显示, 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简称“西蜂”)中, apd基因家族的6个成员串联排列在基因组序列第4号连锁群上, 它们在A. m. ligustica雄蜂头部中的转录水平差异明显, 且其启动子序列所含顺式元件也不同。中蜂apd-2和意蜂apd-1-like都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而意蜂apd-3-like则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目前已知的10条APD蛋白序列N末端均具有相似的信号肽序列, 其成熟蛋白分子量为6.0~37.0 kD, pI为6.2~10.8。其中西蜂的APD1-3、APD-like和东方蜜蜂Apis cerena的APD-2等5条较短的多肽中疏水氨基酸残基达52%~67%, 且Ala含量最为丰富(占25%~34%); 而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的APD 1-3和西蜂APD-1-like, APD-3-like等另外5条APD多肽富含Gly(21%~30%), 其序列中疏水氨基酸残基含量为35%~41%。多肽序列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APD家族可划分为2个亚家族。亚家族Ⅰ含有西蜂APD 1-3和东方蜜蜂APD-2等4条较短的多肽序列, 其N末端为一个长33 aa的保守基序; 亚家族Ⅱ由另外6条相对较长的多肽序列组成, 其N末端保守基序长50 aa, C末端保守基序长16 aa。本文所描述的APD蛋白家族序列特征有助于以后从其他昆虫中鉴定新的apd基因。  相似文献   
45.
【目的】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是在云南昭通苹果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发生普遍且严重。研究印度小裂绵蚜种群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及其消长动态是为了掌握其发生与危害特点。【方法】2002—2006年,我们采用盆栽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对印度小裂绵蚜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和种群消长开展了研究。【结果】印度小裂绵蚜田间种群数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发生在9—12月,5—7月份为其田间种群快速增长期,种群增长率可达200%~273%。印度小裂绵蚜无翅蚜种群在0~30 cm的土壤范围内占总虫量的49.0%,30~60 cm的占27.0%,>60 cm的占24.0%。无翅蚜的各虫龄全年均有发生,冬季以第4龄若虫和无翅成虫为主。有翅蚜的发生全年只有1个时期,为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结论】印度小裂绵蚜田间种群数量全年发生1个高峰期,主要集中在0~30 cm的土壤范围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印度小裂绵蚜种群数量亦逐渐下降。田间有翅蚜虫量极少,较难观察到。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齿状回巢蛋白(nesti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7、14和21d等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穴给予2Hz电针刺激,持续30min,每天1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各组大鼠齿状回nestin及GFAP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nestin的表达在3d、7d、14d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21d时和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各时间点nestin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②模型组GFAP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在7d、14d时GFAP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但细胞数变化不明显(P0.05),21d时GFAP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能明显增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齿状回nestin的表达,促进神经再生;并可以下调GFAP的持续过度表达,抑制星型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47.
上海市卫生检疫局送检了一例HIV - 1和HIV - 2抗体检测均呈阳性的双重感染样品 ,对其感染的HIV前病毒的 gag和env基因区进行了序列分析 ,首次阐明我国发现的HIV双重感染样品的HIV部分基因特征。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 ,分别使用HIV 1和HIV 2特异性引物用套式PCR扩增HIV 1和HIV 2的部分基因区。PCR产物不经克隆直接测序 ,经GenBank检索并使用GCG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其中感染的HIV 2毒株中gag基因区与德国株HI2PEI2KR相似 ,基因离散率仅为8 1% ,env基因C2 -V3区与来自几内亚比绍的HIV 2U0 5 35 8株最近 ,离散率为 13 0 4% ,在其 gp36区发现与HIV 2U0 5 35 8基因离散率为 10 6 3% ,两个毒株均属HIV 2中的A亚型。而其HIV 1型毒株在 gag和env区都与从尼日利亚分离的H92NG0 83株相似 ,属HIV 1的G亚型。本文首次对我国发现的HIV 2型毒株进行了主要基因区的序列分析 ,表明在非洲较常见的HIV 2A亚型和HIV 1G亚型毒株 ,已随援外劳工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48.
49.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自六十年代中期上升为全国主要稻区的常发性害虫后,我地为全国稻纵卷叶螟常年成灾县之一。为了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稻纵卷叶螟防治工作,在距主害代一月前作出虫情预报是必要的。根据作者在黔江县积累的稻纵卷叶螟多年测报资料,采用“平稳时间序列法”或“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建立稻纵卷叶螟在本地的中期预报模式如下:  相似文献   
50.
用甲3型流感病毒A/曼谷79-1血凝素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对我国从1979—1984年分离的45株H3N2病毒进行了抗原分析,并与用单克隆抗体选择的51株A/曼谷79-1变异株作了比较。发现后者同1979年以来我国流行的H3N2流感主流株高度相似。这证明,用单克隆抗体可选出有流行潜力的变异株。本文就通过单克隆抗体选择、提前获得甲型流感亚型内变种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