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25例,其中经病理检查显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05例患者作为阴性组(LN-组),另229例阳性患者作为阳性组(LN+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结果:LN-组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术后化疗与L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LN-组的5年生存率为76.2%,显著高于LN+组的43.2%(P0.05)。未透浆膜的LN-患者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浸透浆膜者,术后化疗的LN-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化疗者(P0.05),肿瘤直径5 cm的LN-患者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5 cm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及术后化疗与LN-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密切关系(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是影响LN-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病灶多位于中下部,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内,肿瘤直径多不超过5 cm,浸润深度多未浸透浆膜,临床预后优于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ACI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低频超声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低频超声检测MCA狭窄段峰值血流速度(Vs)、微栓子信号(MES)阳性率,比较治疗前、治疗7 d后、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MCA狭窄段Vs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后、14 d后观察组MES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14 d后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4 d后低于治疗7 d后(P0.05);而观察组治疗7 d后、14 d后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超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ACI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与炎症反应,减缓Vs,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NA酶Ⅰ(DNase Ⅰ)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的分布频率、与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283名体检者及260名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析DNA酶I基因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位点A2317G及4内含子56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HumDNI)的多态性.结果:AMI组和对照组共检测到3种A2317G基因型及10种HumDN1基因型,其中A2317和HumDN13是AMI及对照组中分布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但两组中A2317G、HumDN1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酶Ⅰ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塞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齿状回巢蛋白(nesti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7、14和21d等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穴给予2Hz电针刺激,持续30min,每天1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各组大鼠齿状回nestin及GFAP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nestin的表达在3d、7d、14d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21d时和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各时间点nestin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②模型组GFAP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在7d、14d时GFAP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但细胞数变化不明显(P0.05),21d时GFAP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能明显增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齿状回nestin的表达,促进神经再生;并可以下调GFAP的持续过度表达,抑制星型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5.
用聚乙二醇 (PEG) 6 0 0 0对甘薯愈伤组织进行处理后观察到其所含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这些变化随PEG的浓度不同 ,处理时间长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低浓度的PEG(0 5 %、 1% )处理愈伤组织其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幅度较小 ;而高浓度 (8% )的PEG处理所引起的淀粉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 ;这一结果显示了PEG对甘薯愈伤组织淀粉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杨、灰叶胡杨果实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杨、灰叶胡杨种间比较,果穗、种子在树冠上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树冠上层最多,中层居中,下层最少,树冠南北侧相比较,南侧果穗量多于北侧.单果种子量在树冠各层次上差异不显著.胡杨单果重是灰叶胡杨的2.68倍,千粒重是灰叶胡杨的1.33倍,单果种子量是灰叶胡杨的2.14倍,单株种子量是灰叶胡杨的1.28倍,而单株果实量灰叶胡杨是胡杨的1.59倍.同一个种不同居群间比较,胡杨、灰叶胡杨均是单株果穗数和果穗果实数各居群间都存在差异,胡杨各居群间单果重、单果种子量差异不显著,而灰叶胡杨各居群间单果重及单果种子量差异极显著.表明胡杨在物质和能量上对后代的投资能力强于灰叶胡杨,生殖策略是通过较高的单果种子量来保证一定数量的单株种子量;而灰叶胡杨单果种子量较低,却是通过较高的单株果量来保证单株种子量,并且较小的种子占据空间生态位的潜能较胡杨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DAPK、TIG1高甲基化在口腔白斑中表达状态及其对口腔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77例口腔白斑、32例口腔鳞癌、32份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用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组织中DAPK、TIG1高甲基化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APK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甲基化表达率为46.9%,表达量为(0.0728±0.1617),明显高于其在口腔白斑组织(19.5%,0.0070±0.0172)和口腔正常组织(18.8%,0.0021±0.0050)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K高甲基化表达与口腔白斑组织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相关,上皮增生高风险组相对于低风险组DAPK高甲基化表达风险增加(OR,1.013;95% CI,1.004-1.023;P=0.004)。TIG1高甲基化在正常组织中未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和口腔白斑组织表达为(28.1%,0.0174±0.0440)和(27.3%,0.0035±0.0076),与正常组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 DAPK、TIG1高甲基化有望成为口腔黏膜癌变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9.
绢丝丽蚌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绢丝丽蚌卵为均黄卵,爱精卵在雌蚌外鳃中进行胚胎发育,其卵裂为不等完全卵裂。在秋季自然常湿(水温变幅为24-8℃)时,胚胎发育历时51d,经过卵裂期、原肠期,发育为具有透明原壳、过钩、闭壳肌丝、内足丝、刚毛和外足丝的成熟钩介幼虫。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与外鳃特征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为揭示现阶段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 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对太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为期两周年的季度调查。30个采样点共记录底栖动物3门7纲19科40种, 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空间差异较大, 平均密度高值出现在梅梁湾、竺山湾及河口, 主要为寡毛纲颤蚓类; 平均生物量高值出现在贡湖湾、西湖区、东太湖和东部湖湾, 主要为软体动物。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中华河蚓(Rhyacodrilus sinicus)、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和钩虾属一种(Gammarus sp.)是现阶段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聚类分析将30个采样点分成3组, 相似性分析检验表明各聚类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东太湖和东部湖湾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最高, 优势种为腹足纲螺类; 梅梁湾、竺山湾及河口多样性最低、密度最高, 霍甫水丝蚓和中华河蚓在该区占据绝对优势; 贡湖湾、湖心和西湖区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其优势种为河蚬。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水平、底质类型以及水生植被的分布是决定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