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31.
檀满枝  陈杰 《生态学报》2009,29(6):3147-3153
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土壤进行连续分类时,其输出的土壤模糊隶属度值具有成分数据的结构特点.直接基于土壤隶属度数据实施普通克里格插值,其空间预测结果缺乏可信度.因此,在进行插值预测之前,必须对土壤模糊隶属度值进行必要的数据转换.研究采用对数正态变换方法、对称对数比转换方法和非对称对数比转换方法对土壤模糊隶属度值进行数据转换,分析了各种数据转换形式对插值结果及其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样点土壤模糊隶属度进行简单对数正态转换,其插值结果空间上任意点的土壤对于不同类别的隶属度之和均不为1,因此这样的插值结果理论上缺乏可行性.数据经非对称对数比转换和对称对数比转换后,插值结果均满足各个位置组分之和为1和非负限制,二者相比,后者对区域总体趋势的反映较前者好,且精度较高.因此,在应用对称对数比方法对样点土壤模糊隶属度值进行数据转换的基础上,应用克里格技术实施空间插值可以获得最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2.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唯一能在沙漠里生长的高大乔木树种,建立其转基因体系可为胡杨抗逆分子机制与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基本方法。通过研究农杆菌介导的胡杨转GUS基因的技术体系得出以下结论:(1)胡杨再生植株体系,叶片在附加1.0μmol·L^-1 6-BA和5.0μmol·L^-1NAA的1/2MS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较高;(2)转基因体系,胡杨叶片在含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OD600值为0.4-0.6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5分钟,共培养2天,GUS基因转化效率较高;(3)转基因植株抗生素筛选,转GUS基因胡杨叶片用300mg·L^-1头孢霉素抑制农杆菌生长,在含9mg·L^-1G418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以获得转基因的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33.
Polo样激酶1在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监测点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k1(Polo-like kinase 1)是一类从酵母到人类都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调控因子.Plk1随有丝分裂进程定位于不同位点,调节分裂期进入、纺锤体形成和胞质分裂等过程.Plk1能够与磷酸化的停靠蛋白结合,从而在不同空间被激活以满足其在细胞周期中的不同功能.Plk1还参与G2和M期DNA损伤监测点的调节,对于DNA损伤恢复后重新进入有丝分裂期是必须的.目前,Plk1的重要功能尤其是在DNA损伤监测点中发挥的重要功能正在被广泛研究.Plk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且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对于Plk1功能的深入研究为以Plk1为靶的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黄条叶银杏     
黄条叶银杏张家勋张艳枝宋如晨张卫东六年前,我在银杏苗圃劳动时,发现有1株银杏幼苗上出现一片带黄条的叶子,当时用记号笔作下标记,第二年发叶时,此芽又长出3片带黄条的叶子,第三年此芽长出5片带黄条的叶子。经过三年观察,认定这是一种芽变现象。第四年将此芽取...  相似文献   
35.
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在湘中丘陵区马尾松林内用灭幼脲Ⅲ号作的喷药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不仅直接影响鳞翅目昆虫的物种组成主多样性水平,而且对膜翅目昆虫(主要是蚂蚁)和蜘蛛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水平有间接影响。在时间过程中,施药区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的多样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如对照区大,膜翅目和蜘蛛的多样性水平则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因此林内昆虫群落趋于相对稳定。由于药剂对蚜虫种群无影  相似文献   
36.
猪笼草叶的形态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钿  叶昌辉  张秀枝   《广西植物》2000,20(2):153-155+199
对猪笼草 (N epenthes mirabilis)叶进行形态、解剖学的观察和研究 ,结果表明猪笼草的叶是一种变态的单身复叶。其基部的两个侧生小叶与总叶柄合生 ,总叶柄顶端扩大反卷为瓶状体 ,瓶状体一侧也有 2片附生小叶 ,顶生小叶与总叶柄连接处有关节 ,关节上还有 2~ 5片退化的小叶  相似文献   
37.
【背景】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自然演化出耐高温种群,其适应机制与各种生理代谢有关。【方法】本文从超微细胞化学水平,对紫茎泽兰抗高温种群、敏感种群ATP酶活性定位,明确其在高温适应性中的作用,试图阐明该草的生态适应机制。【结果】正常情况下,紫茎泽兰ATP酶主要定位于细胞壁及细胞间隙周围的细胞壁表面;经40 ℃高温处理后,在不同的处理时间下,抗性、敏感种群之间ATP酶的活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以处理12 h时差异最大,具体表现为抗高温种群的ATP酶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种群,ATP酶的定位点除细胞壁外,在细胞膜上也呈现大量的分布,而敏感种群在处理12 h时的酶活性明显降低,只在细胞壁上有零星的分布。处理24 h时,敏感种群叶片已完全萎蔫,细胞结构毁坏,细胞膜破损;而抗高温种群叶片仍然完好,细胞膜上仍有ATP酶分布。【结论与意义】经40 ℃高温处理后,紫茎泽兰抗高温种群ATP酶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种群,初步认为紫茎泽兰对高温的适应性与ATP酶活性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与紫茎泽兰适应性相关的入侵机理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38.
该文设计9种分离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法从14份真红树植物的46份组织样品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并基于菌株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及分析其物种多样性,采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筛选菌株延缓衰老活性。结果表明:(1)通过基因序列去重复后从46份真红树植物组织样品中获得32株海洋细菌,基于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分析,覆盖12科17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并获得1株疑似橙单胞菌属(Aurantimonas)新种,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低于97%;(2)经过秀丽隐杆线虫粗筛发现3株海洋细菌具有显著延缓线虫衰老的活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海南西海岸真红树内生细菌具有物种多样性,部分菌株具有延缓线虫衰老活性。  相似文献   
39.
檀满枝  密术晓  李开丽  陈杰 《生态学报》2011,31(8):2060-2067
河流冲积平原区土壤剖面质地构型对土壤水肥保持、供给能力以及水盐运动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区域土壤的六大成土因素中,地形的影响最为突出。分析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的地形影响,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模型,基于土壤剖面特征质地层厚度数据,得到研究区9种土壤剖面质地构型。对比分析典型区和研究区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的地形影响结果表明:隶属于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砂-砂-砂的隶属度值与高程之间始终存在正相关,说明地形较高部位发育的土壤质地偏砂的规律性始终存在,而从典型区到研究区,其它土壤剖面质地构型、0-60cm土层质地类型、以及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质地类型受地形影响的规律性减弱。地形较低部位发育的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相对复杂,而地形较高处,发育的土壤剖面质地构型相对简单。土壤剖面质地构型复杂的地区可能更多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表现出受地形影响的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0.
湖南苗族、侗族5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湖南苗族、侗族共648例的5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利眼、足趾长、起步类型、耳耵聍、指甲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两个民族的多数人属于右利眼、拇趾长于二趾、左起步、干型耵聍和长形指甲;2)两个民族的左利眼出现率和拇趾长于二趾的出现率高于国内多数人群;3)足趾长出现率存在明显的民族间差异;苗族利眼和方形指甲出现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内性别差异;4)5项特征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