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7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94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6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一、植物形态金铁锁又叫独钉子,小霸王,为石竹科植物(Psammosilene tunicoldes W.C.Wuet C.Y.Wu),多年生草本,平卧蔓生。根常单一,呈长圆锥形,长达30cm,直径1~3cm。茎圆柱形,中空,绿色或带紫色,从基部两歧分株,长25~50cm,有毛,单叶对生,几无柄;叶片卵形,长1.5~2.5cm,宽0.5~1.2cm,先端渐尖,下面沿中脉有柔毛。聚伞花序顶生,长15cm以上,总苞和小苞片均2片对生,被毛;花小,长6~9mm,萼管窄漏斗形,长4~6 mm,具15条棱线及头状腺毛;花冠管状钟形,花瓣5,  相似文献   
92.
血管内皮细胞(EC)位于血管内膜表面,具有抗血栓形成及选择通透性等生理功能。动脉内皮长期反复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的始动环节。保护EC免受损伤是防止AS发生发展的关键。国外的研究表明,血液中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引起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93.
本文建立了用模式识别理论和技术在计算机上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方法.特征的抽取和样本的选择是使用该方法的关键.这一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各有特色,预测精度也比较高,鉴于目前国内外将此方法用于蛋白结构预测的研究的还不多,我们拟进一步发展、完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94.
心血管中枢广泛分布在脊髓至大脑皮层的各级水平。其中边缘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显得更为突出。隔后部(CS)是边缘系统成员之一。缰核(Hb)是前脑边缘结构至脑干的驿站,前脑边缘结构的许多部位都有纤维会聚到Hb,CS就是其中之一。本实验室已证明  相似文献   
95.
本文用PBS和PVP两种介质作为激光衍射仪的悬浮介质,系统地观测了悬浮介质物化性能不同对红细胞变形指数(DI)—渗透压曲线的影响,发现:1.在不同悬浮介质中的变形指数—渗透压曲线有显著差别,在高渗区这种差别更明显.2.同一红细胞试样,在相同高渗压下,在不同的悬浮介质中进行交叉实验表明、PBS悬浮介质能使得红细胞变形性得到恢复,而PVP悬浮介质却使得红细胞变形性显著降低.3.在高渗情况下,首次观察到红细胞变形性随时间变化,一开始DI增大,约3小时后趋于稳定,无论PBS还是PVP其趋势皆相似.  相似文献   
96.
97.
杨绍年  王绍 《动物学报》1991,37(3):271-275
电刺激大鼠扣带前回(ACg),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同时缰核(Hb)内20.7%的神经元兴奋,22.4%的神经元抑制,56.9%的神经元无反应。双侧Hb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可明显阻断电刺激ACg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结果表明,ACg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部分是通过改变Hb的活动来实现的,Hb是ACg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下行性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98.
99.
天山旱獭某些生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啮齿动物占全国兽类(400余种)的三分之一多。高山、草原、荒漠、农田以及城镇都有不同种类栖居。传播疾病,偷盗粮谷和食品,破坏草原,危害森林,咬损衣物以及破坏工业设施,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为了控制各种鼠害,我刊已刊登过一些鼠类研究的文章。现在党和国家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提高工农业产量。消灭害鼠,讲究卫生,减少农林牧及工业方面的鼠害损失,是我国动物学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要进行有效的防治鼠害,必须掌握各种鼠类的生态习性和活动规律,以及适应各种害鼠的有效灭鼠方法;从长远考虑,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掌握不同种类的数量变动规律和其它种群生态特征,才有可能有计划的长期控制鼠害,但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还不多;另外,生态防鼠,破坏和清除鼠类的栖息环境,断绝食物和水源,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也是控制鼠害的重要方面,已引起大家的注意。 为了配合全国的灭鼠活动,我们就编辑部现有的啮齿类方面的文章,集中了一些在本期登出,一则供有关方面参考,同时借以推动有关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啮齿类的生态学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特别应注意农林牧业和城镇现情况下的鼠类数量变动规律,力争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道了从17种不同品种野鸟的207分标本中,血凝阳性的27份中24份为甲型流感病毒,1份为副流感I型病毒,2份为NDV。而在24份甲型流感病毒中,有2份其血凝素是新类型的,暂将它们命名为:甲/京科/150/78(Havx Nav)和甲/京科/62/7B(Havy Nav·)。证实了在我国野鸟中流感病毒的分布是极复杂的,在同一时间,地点和同一群野鸭中可分离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甲型流感病毒,说明在自然条件下流感病毒双重感染和重组的可能。同时证实了盲传能大大提高阳性的分离率,有利于克服标本的污染问题。此外并对本文结果与人类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之间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