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急性低氧对耐力运动员无氧代谢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急性低氧对耐力运动员无氧代谢阈值的影响,探讨了急性低氧对耐力运动员体力活动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与上述影响强弱有关的若干可能因素。18名青年耐力运动员分别吸入21%O_2(常氧对照)和12.8%O_2(急性低氧),进行逐级递增体力负荷运动,直至最大耐受量。观察运动期间每分通气量、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和氧脉搏,并测定无氧代谢阈值。结果表明,急性低氧使耐力运动员的无氧代谢阈值明显降低。各个体无氧代谢阈值的降低程度分别与该个体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氧脉搏的降低程度呈正相关。急性低氧下无氧代谢阈值降低提示了体力活动能力的削弱,而低氧下心肺代偿功能较弱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较低者,其体力活动能力的削弱较明显。  相似文献   
72.
假单胞菌 2 3- 1烃代谢产生乙酸 ,产酸量 0 .0 15mol/L ;产生 CO2 和 CH4 两种气体 ,产气量 2 0 m L /L。产酸产气 2 3- 1菌株成为微生物采油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73.
新蚤属一新种及其幼虫形态的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瑞玉  于心 《昆虫学报》1993,36(3):371-374
1989年10月下旬,王思博研究员在新疆博乐市捕获一只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作者在该鼠体采得寄生蚤20只(5、15),经鉴定为新蚤属一新种。为纪念王思博先生在新疆啮齿动物研究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对医学昆虫学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谨将新种命名为思博新蚤。将所获蚤中的3对制成玻片标本,余者在实验室饲养繁殖,结果获得了大量成虫和幼期标本。本文同时描述新种成虫和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74.
国产金石斛属植物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产于我国的兰科金石斛属植物9种1变种,其中有4个新种和1新变种。  相似文献   
75.
76.
AFLP标记技术在鉴定甘蓝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AFLP方法对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的5个甘蓝杂交组合及其10个亲本共15个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清晰的DNA扩增指纹图谱.在AFLP分析中,共采用了32个EcoRI+3/MseI+3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条带数在43~62条之间,平均为54.5条.并从这32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一个引物组合,能够用来对供试5个甘蓝杂交种进行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从而证明了AFLP技术在甘蓝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中的可行性.该技术应用于甘蓝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在国内尚属首次,其稳定性重复性好,检测分辨率高,很适合甘蓝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是今后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的发展方向,应加大其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77.
芸薹属植物起源,演化及分类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围绕芸薹屋植物的起源,演化和分类所进行的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芸薹属6个种基因组之间存在部分同源性,而且有大量的位点发生了重复,表明其是次生的多倍体种,是从一个染色体数目较少的祖选演化而来,在芸薹属基因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染色体变异,如重复,易位,倒位,插入和缺失等。  相似文献   
78.
假单胞菌23-1菌株烃代谢产生有机酸和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单胞菌23-1烃代谢产生乙酸,产酸量0.015mol/L;产生CO2和CH4两种气体,产气量20mL/L。产酸产气23-1菌株成为微生物采油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索中药成分延胡索乙素对家兔心脏舒张期与收缩期比值的影响。方法: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选用中药成分延胡索乙素作实验药物并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静脉注射后家兔心脏舒张期与收缩期比值(D/S)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延胡索乙素具有降心率和升高D/S比值的效应,1周后重复实验得到类似结果,而生理盐水没有这种作用。结论:延胡索乙素具有降心率和升高D/S比值的作用,但延胡索乙素升D/S比值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类黄酮组分对小鼠代谢综合征模型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NFD)、模型组(HFD)、类黄酮组(HFD+fla),每组6只。采用高脂饲料和高果糖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处理8周。类黄酮组用100mg/(kg·d)藤三七类黄酮灌胃。记录动物进食量和饮水量,测空腹血糖和体重。第8周处死动物,解剖获取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小鼠肝脏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取小鼠粪便,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结果模型组小鼠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类黄酮组TC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7)。模型组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1),类黄酮组LDL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但有降低趋势。肝脏脏器系数与脂肪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91,P=0.185),但类黄酮组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趋势;模型组小鼠血清TG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38,P=0.005)。模型组小鼠HDL较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21,P=0.052);肝脏病理学结果显示,类黄酮组肝细胞水肿得到了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拟杆菌属细菌低于对照组;类黄酮组相比于模型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拟杆菌属细菌有所恢复,嗜胆菌属细菌增加。结论藤三七类黄酮组分能促进肠道主要益生菌的生长,可以显著降低BALB/c小鼠TC水平,并有降低血清LDL-C的趋势。类黄酮明显改善小鼠肝细胞水肿,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