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截短和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及其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母Aequorea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 (GFP)是一种能发射强烈荧光的特殊蛋白质 ,其荧光的产生是由于内部第 6 5~ 6 7位的Ser -Tyr- Gly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生色基团的缘故 .Ser6 5→Thr(简称S6 5T)突变型的荧光强度较野生型GFP高出6倍 ,并且其激发波更长 ,肉眼可见发出的强烈荧光 .将 gfpS65TP基因从 3′端截短 36bp ,不影响GFPS65T的荧光特性 ,但当截短到 2 2 5bp时 ,几乎失去了荧光特性 .将HBVe抗原基因与突变型 gfpS65TP融合 ,发现其激发光谱又回复到野生型状态 .虽然其荧光强度与 gfpS65TP相似 ,但发射波谱变宽且肉眼不能观察 .若将表达这种融合蛋白的菌落在低温下存放数日 ,则又恢复了它肉眼可见的绿色荧光 .以上结果说明GFP的发光机制除与生色基团有关外 ,也与GFP分子的构象完整性和分子内微环境有关 ,野生型GFP与HCVCore抗原的融合也证实了这一点 .  相似文献   
32.
33.
用转座穿梭系统构建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重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rHa-FGP,以其多角体添食感染棉铃虫3龄幼虫,室内饲养3代,各代均可见自然光下发绿色荧光的棉铃虫幼虫,其中子代不再重复感染。F0、F1、F2代发绿色荧光的棉铃虫幼虫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4%、20%、8%。提取虫体内的病毒多角体DNA,以PCR和斑点杂交鉴定表明,gfp不仅在亲代棉铃虫体内正常表达,而且在子代幼虫中表达,HaNPV通过卵实现了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34.
asy和hap是一对新的细胞凋亡诱发基因 .二者单独转染细胞均能诱发细胞凋亡 ,能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形成同源二聚体 ,二者共转染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能形成异源二聚体 .同源二聚体诱发细胞凋亡 ,异源二聚体降低同源二聚体诱发细胞凋亡的活性 .氨基酸序列表明 ,HAP(homologousofASYprotein)含有内质网挽回模体 (KKKAE)、第一疏水区和第二疏水区 .对 3个功能区的缺失突变体研究显示 ,缺失内质网定位信号的HAPΔERS蛋白保留着同源聚合和与ASY异源聚合的能力 ,而分别缺失第一、第二疏水区的突变体HAPΔ4 8 139、HAPΔ15 7 2 18则丧失以上功能 ;通过流式计数法计算 3个缺失突变体诱发细胞凋亡比率 ,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说明不同的比率与HAP诱发细胞凋亡的比率相比都有显著差异 .说明内质网定位信号、疏水区在HAP蛋白的诱发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进一步揭示了HAP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 .  相似文献   
35.
杨树菇凝集素AAVP具有抗病毒和促进菌丝分化功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树菇凝集素 (AAVP)是一种新的真菌凝集素 .用半叶法检测证明 ,AAVP具有抑制烟草花叶病毒 (TMV)侵染的活性 .等电聚焦法证实了AAVP可以与TMV的外壳蛋白结合 .用滤纸圆片法检测 ,AAVP对 3种植物病原真菌没有抑制作用 .AAVP滴加在菌丝的表面 ,显著地促进了杨树菇和毛木耳的菌丝分化 ,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Western印迹表明 ,AAVP存在于菌丝、菌柄和菌盖等组织中 ;假猴头 ,香菇 ,草菇 ,杏孢菇 ,灵芝等大型真菌的子实体中存在着多种与AAVP的抗血清有交叉反应的蛋白质 .大多数大型真菌中可能存在着与AAVP具有相似血清学特征的蛋白质家族 ,在防御反应及菌丝分化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gfp基因标记的重组杆状病毒对棉铃虫幼虫的侵染历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携带杆状病毒极晚期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驱动gfp表达的重组病毒rHa FGP感染棉铃虫三龄幼虫 .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取样 ,分离不同组织 ,制片 ,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基因的表达 .结果发现 ,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 ,荧光产生的部位出现更替 ,随后荧光强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荧光出现的先后初步推断出杆状病毒对昆虫幼虫的侵染路线 :中肠上皮→血淋巴→气管系统→脂肪体 真皮 .在幼虫感染后 12h荧光即出现于中肠细胞中 ,表明此时已有极晚期蛋白表达 .说明利用杆状病毒极晚期基因启动子驱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cry)表达 ,从而提高杆状病毒的杀虫毒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一、基因工程的兴起与发展 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惊人的成就,它们对基因工程的诞生直接或间接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众多的成就之中,我们将对基因工程诞生影响最大的概括为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1944年,Avery通过肺炎球菌转化实验指出,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是DNA。  相似文献   
38.
本文发展了PCR克隆和亚克隆技术制备DNA测序模板。首先,我们用pUC/M13系列质粒的通用正反向引物PCR扩增出质粒pBluescriptKSDNA的多克隆位点及其侧翼序列,用EcoRV和XhoI消化成为左右两个引物多克隆臂,与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LsNPV)的EcoRV和XhoI约400bp和500bp片段分别连接,经PCR扩增,得到两端具有上述正反向引物结合位点的测序模板,用ddNTP链终止法/PCR扩增/银染色,从片段两端测定了全部919bp序列,这种ddNTP/PCR/银染测序法简化了操作,大大缩短了测序模板的制备时间,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39.
腺病毒E1A基因诱导细胞凋亡,E1B19K基因及E1B55K基因抑制细胞凋亡,前者被克隆到腺病毒转移载体pCA13的HCMV IE启动子下游,构建成转移载体pCAE1A.采用lipofectin法将pCAE1A和含腺病毒基因组(E1区、E3区缺失)的质粒pBHG11共转染293细胞,7~10 d后得到重组病毒v5Ad4.用v5Ad4感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结果表明v5Ad4有明显杀伤和裂解肿瘤细胞功能.在人胚肺正常二倍体细胞中,v5Ad4没有表现出可见的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