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5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72.
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是新疆多种农作物的主要害虫。虫口密度最高时,每平方米可达150头。为了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我们于1973年开始应用颗粒体病毒防治黄地老虎。室内外试验表明,此病毒对黄地老虎的感染力强,死亡率高。现将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3.
我们对用一具简单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处理后保藏了20余年的一批菌种,进行了活力及特性检查。这批菌种有一部分开始是放在4—8℃冰箱中,以后都在室温(6—32℃)下保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存活情况的检查按常法启封,接种到适宜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其存活情况见表1。二、生物学特性、抗原性及毒力检查根据各类菌鉴定的要求,对所保藏的菌分别在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异性抗原和毒力等方面作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74.
西藏蝗虫区系及其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73~1976年,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地区进行了多学科考察;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在青藏高原上也做了很多工作。本文根据已发表的蝗虫种类和文献记载,对西藏地区的蝗虫区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全文分三部分:一、区系特性和地带分布;二、垂直分布;三、区系的起源和演替。  相似文献   
75.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又名龟壳花蛇。关于其生殖,坡普(Pope,1935)曾解剖三条从福建南平采到的雌蛇,分别怀卵5、9、13枚,卵内胚体较小,据他本人记忆,上述标本的采集期可能是4月12日到6月2日,至于生殖方式没有确定。史密斯(Smith,1943)据坡普的描述推定为卵生,木场一夫(1973)也  相似文献   
76.
用于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于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是当今生物学领域中可以和DNA重组技术相提并论的又一重大成就。众所周知,动物对于特定抗原刺激的抗体应答反应极为复杂。由于种类繁多的大量免疫应答细胞共同活动的结果,每一种抗原均可为针对其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各种抗体所识别,而每一抗原决定簇又可为多种抗体所识别。据估计,纯系小鼠的抗体库范围位于1×10~7—5×10~7间,每个抗原决定簇可为多达1000—8000  相似文献   
77.
自Khler和Milstein成功地建立了杂交细胞瘤技术以来,不仅在免疫学,而且在生物学、医学以及其它许多领域中,都已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我们自1980年起建立这项技术,目前已成功地获得了单克隆化的抗北京鸭红血球的杂交瘤细胞系,这些细胞能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现将主要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川、黔等地晚二叠世乐平群苔藓虫10属19种,其中新种4个,新亚种4个,化石产地13处(插图1),以华蓥山、轿子山的含量最多。多数标本由四川省地质局208队,我所黔西南二叠纪地层队及各野外队提供;我所技术室代为磨片、照相及描图,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79.
中国的散白蚁属及新亚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白蚁(Reticulitermes)的名称,来源于浙江东阳一部分以防治白蚁为专业的农民,他们根据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和防治知识,知道这类白蚁,缺乏大型巢窟,常集较小群体,散居于有树根和腐木的地下,一般危害房屋下部。在全世界来说,广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本文对我国散白蚁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把本属分设两个新亚属:额白蚁亚属(Frontotermes)和平额白蚁亚属(Planifrontotermes),前者分布偏于南方,后者偏于北方。记载4个新种,并分别订正长期存在着争论的4个老种。 散白蚁属与其近缘属——异白蚁属[Heterotermes Froggatt,1896(=Leucotermes Silvestri,1901)]极相似,但散白蚁属成虫有单眼,翅面脉网较显著,毛被稀少,兵蚁上唇舌形,有时尖锐,分布偏于北方。而异白蚁属成虫一般缺单眼,翅面脉网微弱,毛被较密而显著,兵蚁上唇尖锐,分布偏于热带,两者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80.
中国散白蚁属种类十分丰富,已发表的种类近20种,分属两个亚属,近年来湖南省林业部门结合普查工作又采得不少白蚁标本,经整理鉴定,其中鼻白蚁科的散白蚁属有两个新种。均属于额白蚁亚属。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平江散白蚁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pingjiangensis Tsai et Peng新种 兵蚁(图1—5)体中型,头部橙黄色,上颚棕褐色,颚基赤黄色,触角堤脊褐黄色,触角及胸部背板乳黄色,腹部色泽浅淡,体被小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