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对比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且自愿行腹膜透析的患者96例,其中45例在局麻下行常规手术切开置管术(A组),51例行腹腔镜置管术(B组),术后均使用百特双联系统装置进行腹膜透析.并对术后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费用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结果:A组中:导管移位3例(6.7%),网膜包裹2例(4.4%),胸膜瘘1例(2.2%),腹膜炎1例(2.2%),短期透析引流时疼痛2例(4.4%),总体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9.9%),手术时间为25-40 min,人均手术费用1000元,住院时间7-15天.B组中:无一例发生漂管,阴囊水肿2例(3.9%%),透析管周围渗液2例(3.9%),胸膜瘘1例(2.0%),腹壁疝2例(3.9%),腹膜炎1例(2.0%),总体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5.7%),手术时间为15-25min,人均费用5500元,住院时间12-25天.结论:腹腔镜置管术与手术切开置管术各有利弊,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患者经济、身体状况、患者意愿来选择.  相似文献   
92.
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4(ETECF4)引起的断奶前仔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细菌感染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编码ETECF4ab/ac受体的位点已被定位于猪(Susscrofa)13号染色体(SSC13)q41区域,S0075为最紧密连锁的标记之一.本研究从S0075侧翼染色体区域选择了SLC12A8,MYLK和KPNAI3个基因,建立猪特异性序列标签位点(STS).利用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群体中的ETECF4ab/ac侵染抗性和易感个体,通过比较测序法,建立了这3个基因的STS,并鉴别到7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进一步检测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群体祖代、亲本代和755头F2个体在SLC12A8g.159A〉G,MYLKg.1673A〉G和KPNA1g.306A〉G多态位点的基因型.传递不平衡检测(TDT)分析表明:这些多态位点和相应的单倍型与ETECF4ab/ac(特别是F4ac)刷状缘黏附表型存在显著相关,表明这些多态位点和单倍型与ETECF4ab/ac受体的编码基因因果突变存在连锁不平衡.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SSC13q41存在ETECF4ab/ac侵染易感性的遗传位点,为ETECF4ab/ac受体基因的精细定位提供了新型多态标记.  相似文献   
93.
普萘洛尔对映异构体诱导HUVEC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性药物只能通过严格的手性识别才能选择性地与特定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在药动学、药效学等方面上表现出手性特征.以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PRO)的对映异构体R(+)/S(-)-PRO为模型药物,分别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提取全细胞蛋白质,经双向电泳、MALDI-TOF-MS、SWISSPROT数据库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共筛选出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鉴定了HSP86、HSP84、GRP75、KLC18、KBTB2、TGM2、GBLP、GCNT2、RAB36、KLH34等10种蛋白质.研究表明,PRO对映异构体可引起广泛的基因表达改变,涉及信号分子、代谢酶、骨架蛋白、伴侣蛋白等,且具有显著的手性特征,这可能与PRO显著的手性生物学特征有紧密联系,但仍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明确产生PRO手性生物学特征的多种途径和机制.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深入了解药物的手性生物学特征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对手性药物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为鉴定富含脯氨酸核受体辅调节蛋白1(PNRC1)分子的核定位信号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sequence, NLS),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的基础上,先构建野生型PNRC1及删除预测NLS的PNRC1突变体的绿色荧光蛋白(GFP)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NRC1分子在删除预测NLS后细胞内的定位变化.然后,将预测的NLS编码序列直接连到GFP表达载体上,以及将预测的NLS加到胞浆蛋白上构建其GFP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观察预测的NLS能否把构建的重组体都带到细胞核内.结果显示,删除PNRC1中预测的NLS后,其定位从细胞核中变为主要定位在细胞浆中,而预测的NLS能把GFP或胞浆中的蛋白带到细胞核中.研究表明,预测的NLS为PNRC1分子真正的NLS.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从鼠黑色素瘤BL6F10细胞系中分离与鉴定癌干细胞(CSC)样细胞,为今后对CSC的鉴定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免疫磁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从BL6F10细胞系中分离有特征性CD表型的瘤细胞,体外观察不同CD表型瘤细胞在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克隆的能力;将这些瘤细胞皮下注射到C57BL/6小鼠,比较其致瘤性。结果:从BL6F10细胞系中分离出不同CD表型的特征性瘤细胞;在软琼脂培养基上,CD133^+、CD44^+和CD44^+CD133^+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高于CD133^-、CD44^-和CD44^+CD133^-细胞;CD133^+、CD44^+、CD44^+CD133^+和CD44^+CD133^+CD24+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分别强于CD133^-、CD44^-、CD44^+CD133^-和CD44^+CD133^+CD24^-细胞。结论:CD44^+CD133^+CD24+表型的BL6F10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与CSC样细胞相似,具有CSC特征,这些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鉴定BL6F10细胞系中的CSC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96.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具有癌干细胞(CSC)标志的CTC(CSC-CTC),探讨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CSC的相关性。方法:患者和健康者PBMC与磁珠偶联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单抗孵育后,用磁性分离法富集PBMC中的上皮细胞。以CK+为患者PBMC中CTC标志,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健康者和患者的PBMC中CK+细胞及CK+/CD44+/CD24-细胞含量,并比较各组间CTC、CSC-CTC含量的差异。结果:用FCM在73.07%的患者中检测到CTC,在19例检测到CTC的患者中18例有CSC-CTC(94.74%),CTC中CSC数量比例平均为19.01%,且患者PBMC中CTC和CSC-CTC比例与临床TNM分期相关。结论:初步建立了患者外周血CSC-CTC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中有CSC-CTC的参与,临床分期越晚的患者CTC和CSC-CTC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97.
98.
长毛对虾血细胞与血淋巴液的生化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毛对虾(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一种主要的水产经济动物.为了解其血淋巴液的基本特性,借助显微观察、生化实验等方法对长毛对虾的血细胞和血浆的细胞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毛对虾血细胞密度为(0.43±0.11)×107个/ml;可明显分无颗粒细胞:长径(9.7±1.4)μm、短径(5.8±0.8)μm,占细胞总数的16.2%±1.8%;大颗粒细胞:长径(11.3±1.3)μm、短径(6.7±1.7)μm,占细胞总数的46.6%±3.2%;小颗粒细胞:长径(7.1±0.4)μm、短径(5.4±0.4)μm,占细胞总数的35.7%±4.5%.在16~18℃下,60 min的反应时间内,血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菌体细胞悬液(106~107个/ml)的吞噬率为67%±5%.长毛对虾血浆蛋白浓度为11.78 mg/ml,对3%的鸡血红细胞悬液的溶血相对活性为2.6,对5%的鸡血红细胞悬液的凝集效价为15~18.血浆平板抑菌实验表明,长毛对虾血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抗菌效果,抑菌圈大小为(10±1)mm,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大小为(6±2)mm.本工作为长毛对虾血浆中诸多活性多肽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选择性增菌液对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检出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杨峰  韩军  贾英民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2):1987-1991
为了了解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茵(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污染状况,比较不同选择性增茵方法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茵的检出效果,并进一步比较不同增茵方法在不同类食品中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茵的差异性,进而确定特定食品最合适的增茵方法,随机采集本市生鲜肉、水产品、果蔬及冷冻食品4类135份食品.采用国标LB二次增茵法、EB法、最新改良FDA法及Fraser肉汤增菌法进行增菌,采用PALCAM选择性平板进行分离,先用行标多重PCR法进行初步验证后再进行国标生化鉴定.4种方法共检出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茵23株,其中LB二次增菌法检出5株、Fraser肉汤增菌法检出6株、EB法检出5株、最新改良FDA法检出7株.结论是4种方法总的检出率没有较大的差异性,但对于不同类食品的检出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受体(urotensinⅡreceptor,UT)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不同低氧(高二氧化碳)时间(1周、2周、4周)大鼠,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检测肺动脉质膜UT结合位点,组织原位杂交测定各级肺小动脉UT及尾加压素Ⅱ(UⅡ)mRNA的表达。结果: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 S)的重量比:1周组(1HH)较对照组(NC)分别增高26.2%和21.6%、2周组(2HH)较1HH增高22.5%和14.1%、4HH组与2HH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②肺主动脉质膜UT最大结合位点(Bmax),1HH组比NC组高38.8%(P<0.01),2HH组比1HH组高23.2%(P<0.01),4HH组比2HH组高7.3%(P<0.05),随低氧时间延长有渐升的趋势;UⅡ受体亲和力(Kd值)各组间无差别。③三级肺小动脉UⅡmRNA相对含量的变化:2HH、4HH组明显高于NC组(P均<0.01);2HH组较1HH组分别高5.9%(P>0.05)、16.4%和9.1%(P均<0.01);4HH组与2HH组间无明显差异。④三级肺小动脉UT mRNA相对含量的变化: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均高于NC组(P均<0.01),以1HH组后2级肺小动脉的表达最强,而4HH组与2HH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⑤肺小动脉显微结构的变化:4HH组各级血管均有显著重构,1HH组无明显变化,2HH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UT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的动态变化与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改建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